无是一切有的结局——《道德经》第一章之正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
——人所认识的世界,只是世界的一部分;人们所认识的世界存在与生灭规律,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名可名,非常名。”
——人所认识的自然万物,只是万物的一部分;人们所认识的自然万物存在及其生灭规律,也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人本身是一个有限的存在。人的认识不能穷尽世界及其自然万物,所以,人做不到无所不能。
人也是万物之一种,与自然万物相比,人是后来者,不知道来之前发生过什么,怎样发生的。人只能立足于现实的存在——由现在走向未来,并立足于现实探索未来的种种可能。
“无,名天地之始。”
——天地,即宇宙。观宇宙,人不知道宇宙是怎样诞生的,只能说“无中生有”。“无,名天地之始”,即天地,乃“无中生有”。
“有,名万物之母。”
——万物,即存在。观万物,万物诞生于天地之间,自有存在及其生灭规律,眼见的事实,就是“有生于有”。“有,名万物之母”,即万物,乃“有生于有”。比如葵花籽,是葵花的果实。
万物在有无之间,叫存在,存在一直改头换面。万物的生灭规律——有诞生于有,无复归于无。人类是万物存在的一种方式,物的一种存在形态,遵循万物有无生灭同一律。
每个人都是父母生养的,有生于有;世本无我,终有一死,无归于无。来到世上,我只经历一次生死;我是只有一个一次的存在,人活在生死之间。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万物存在特性及其生灭规律,看不见,但认识并把握它,却是利用万物的根本。
“常有,欲以观其徼。”
——每个人都活在眼见的事实中。世界丰富多采,万物千姿百态、千差万别,需要细致观察而分门别类地加以利用。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有,乃人眼见的具体万物,为现象;无,乃看不见的万物存在及其生灭规律,为本质。本质和现象,虽范畴不同,却万有同源、万物一体。着眼现象,立足本质,是认识并利用万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