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城市到底缺点什么
往期回顾
来孝义的朋友们都说孝义的城市不错,发展快,变化大,有现代气息。但转一圈后总觉得缺点什么,想来想去,这个城市没有雕塑,没有反映这个城市历史、发展的雕塑。中国的城市建设要避免千篇一律,似曾相识的通病,就必须有独特的精神、独特的文化、独特的魅力。而精神、文化、魅力岂是一句话或一篇文章能说清楚的。尤其对于平民百姓,生活在这个小城市真正希望是雅致、宁静、祥和。出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的人,几乎没有见过这块土地上的先人们是怎么过生活的。为什么不把这些逝去的岁月用雕塑的形式表现出来呢?
余秋雨先生在一篇关于欧洲的散文中提到一件事,大意如下:中欧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的某大街上,一个下水道检查井的井盖大开,井口露出一个工人的头,走近一看却是一尊雕塑。这就是欧洲,这就是欧洲人的幽默和调侃,这就是欧洲文化。回头审视我们的孝义,脑海中闪现出几幅记忆中的画面,可不可以做为我们的雕塑呢?
耕耘:农夫一手扶犁,一手挥鞭,耕牛卯足了劲在前拉犁。这种耕地方式存在了几千年,现在在孝义已经很难再见到了。
运输(马车或牛车):抽着老旱烟的赶车人坐在车上,马车俗称“皮车”,有辕马,有套马,比现在看到的一匹马拉的车大,改革开放初期还有,现在也看不到了。
打场:宽展的场院里堆着粮食,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人的笑脸上,小毛驴拉着碌碡在轧脱谷粒。人们的记忆中还有吗?
磨面:古老的石磨,农妇在忙碌着,蒙着眼睛的毛驴在永恒不变的磨道上走着,不慌不忙,悠然自得。此景已然绝迹。
矿工:孝义的富裕最初就是靠的他们。一群矿工头戴矿帽,身披霞光,说说笑笑走来。还记得他们吗?
军人:府前广场曾是解放军某部驻地。退役后的军人曾提到有几位外地老兵来此回访,看到原驻地已然旧貌换新颜,没有了一丝旧址痕迹,回想在孝义的经历,不免唏嘘不已。何不在此树立一组军人塑像,二来亦可作为孩子们爱国教育的场地。岂非特色广场。
抗战纪念塑像:在这块土地上最出名的抗战记载应该是马烽、西戎合著的《吕梁英雄传》了,书中的原型当然有我们的先辈,何不及早将这些抗战的无名英雄树立在我们的城市中,让下一代牢记国耻,珍惜和平来之不易。
可供选择的画面很多,再久远的诸如文侯称霸、三贤传学、尉迟守关、郑兴孝母、义虎救人等等,均可作为城市雕塑的素材。有人可能钟情于一些抽象的,现代的,用不锈钢做成的现代雕塑。也许我本人的悟性太差,对这些现代雕塑并不感兴趣,况且那些莫名其妙的不锈钢雕塑保存时间不长,随着岁月的流逝所表达的意境将逐步消失,倒是那些反映城市历史、文化的写实雕塑年代越久远,其价值越大。当前全市上下都在争创全国百强县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如何提升城市品位,重树城市形象尤显重要,我的这些想法大家同意吗?
原作发表于《孝义风采》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