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和我讲什么宏观,你先过好眼前这一关
作者:Ray先森
图片来源:图片社丨無水印頭像女iPhone壁紙
前几天公司招聘一位产品经理,来了一位98年的小伙子面试,是的,你没有看错。
据说这位男生高中就辍学自己出来创业,因为对编程技术这一类的内容感兴趣,大学还没有上完又开始和朋友一起鼓捣开发了一款产品,主要通过二次元和漫画的形式向用户普及Java技术,2018年还去了一趟柬埔寨涉足虚拟货币区块链业务。
这听起来是不是非常炫酷拉风?
在面试的过程中,我也旁听了下,小伙子年纪轻轻说起话来却有着30岁以上中年男人的社会气,“产品迭代”“抱团赋能”“快速变现”“收割流量”张口就来,各种创业人物大佬的段子一套又一套,甚至偶尔还蹦出几个看起来非常唬人的专业名词。
讲真的,整场面试下来,给我的感觉就是这小伙子很能侃,至于他想做什么我完全不知道。
前段时间马云在浙商大会中讲:
“一个公司讲了几个故事就融了几十亿元,灾难就已经靠近了。”
现在早已不是那个讲个故事就能拿钱的年代了,然而依然还有一大波涉世未深又对财富成功极度渴望的年轻人钟情于斯,动不动就“风口蓝海”,要么就是“BAT如何怎样”,实则连一个项目的全部流程都没耐心执行好。
反正一顿功夫下来,吹了半天牛,啥事也没成。
最遗憾的是,一般公司的老板都很反感这种人。
1
不要在该踏实做事的年纪
过度迷恋高大空的游戏
前几年刚刚去深圳的时候,在一家互联网营销公司做新媒体运营业务,因为公司平台已经非常成熟了,所以业务开展起来非常顺利,新媒体公号数据做起来也非常漂亮。
一时之间,让我误以为这是自己的功劳,于是乎不知不觉的膨胀起来,每天只知道看一些行业趋势之类的新闻,开口腾讯闭口百度,要么就是一套又一套唬人的“行业前景”“市场趋势”“宏观调控”专业名词,总觉得自己的言论观点才是公司发展的命脉和主旨。
实际上,后来我才发现,自己才是那个最无知的一拨人。
在一次会议上,领导让大家分享下最近的工作心得,再针对性分析下有哪些解决方案,轮到我发言的时候,无一例外的是我又犯起了爱“讲宏观”的老毛病,结果被领导很生硬的打断了:
“能不能说点我不知道的事?目前的阅读量如何提升?哪些选题粉丝最喜欢看?怎么调整排版转化率最高?封面现在还需要怎么调整?
这些问题都没想好,你还做什么事?别和我成天讲什么宏观,你先过好眼前这一关。”
当时领导一顿骂问的我哑口无言,顺着他的问题我也确实发现自己这个“爱谈宏观”的毛病。爱谈宏观没有错,但是确实并不适合我们这种目前连小事都没做好的职业新人。那些行业巨鳄或是职场大佬之所以有资格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因为别人侃侃而谈的背后是强大的实力支撑和证明。
你学人家马云坐而论道舌灿莲花,他背后有一群能成事干活的铁军,你再想想你有什么?
说白了,开口闭口谈宏观,那不是你该玩的游戏,
况且你也玩不起。
我并不是反对大家谈宏观,而是不要在该踏实做事的年纪,过度迷恋高大空的游戏。真正愿意做事的人,通常都是习惯“眼睛往内”看,这样自己才会有能力渡过难关。
“因为只有自己强了,再大的洪水、风浪都能度得过。否则你天天坐山上看风浪,你就会成为风浪中的一部分。”
或许很多年轻人崇拜的马云说的这句话,恰好能治治他们爱讲宏观爱谈趋势的毛病。
2
言出必行行胜于言
才是老板喜欢的靠谱
以前听过一个华为的故事,
任正非说,谁要是一进公司就来跟我谈战略,我就把他开掉,或者让他去医院治病。
说实话,大概没有太多的领导喜欢一上来就坐而论道指东说西的员工,你眼界再高格局再远恐怕比起公司创始人也未必是在同一个量级,再说了一个公司花了几年甚至是数十年总结下来的经验,难道还不如你那一套纸上谈兵的功夫?那么你又凭什么让人家听你的?
此时最好的方法,当然是勤修内功,学会做事。
哲学家以赛亚柏林说:
“刺猬知道一件大事,狐狸知道许多小事。”
这刺猬和狐狸象征,其实就是象征着两种人。
知道一件大事的刺猬,说的是类似于刺猬这种人,他心里眼里看的都是非常宏大的事情。
而狐狸不一样,它是现实主义者,它知道许多件小事,它心里没有什么宏大叙事,也不急于找到根本答案,走一步看一步。
可以看到的是,在企业当中甚至是领导者眼里,可能更青睐于狐狸这样现实主义者的务实风格。他们可能不会什么花拳绣腿,甚至连嘴皮子都不怎么厉害,但是这种人总能在悄无声息中把活给干了。
有时候,会吹牛不算是本事,能把自己吹过的牛全部落实到位才是真正的厉害。
记得以前公司有个哥们,特别喜欢和别人分析问题,而且一说就是一两个钟头的那种,分析了一大堆又不给任何解决方法,最后不仅浪费大家时间而且耽误工作效率。后来每次一开会看到这个哥们在场,大家有一半人能当场走出办公室,
没别的,就因为这哥们除了说废话,其他全不会。
有一次在一个部门会议上,一个项目经理实在听不下去了,当着一屋子人的面,他直接将一支马克笔递给对方说,
“来,别说这么多了,你就告诉我你需要怎么做?”
一下子这哥们就像哑炮熄火了一样一声不吭,很多职场人非常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一开会口若悬河,但最后基本没有任何落地或实操。
要么想法非常华丽,要么言论非常牛逼,
反正从不兑现,更不要谈什么落地。
企业是讲求产出价值的地方,一旦你没有为企业带来核心价值或是溢出价值的时候,而你还在自我沉迷的环境里侃侃而谈,那你说的再好听没有落实到实处,在你惨淡的业绩面前恐怕也只能和领导说再见。
3
吹牛的方法有一万种
但是前提是你先把事做成了
回武汉的这段时间,同样也遇到过很多这样喜欢谈“宏观”“趋势”的年轻人,记得公司有一个男生特别喜欢吹嘘自己如何厉害:
不是认识这个行业的大佬,就是和那个公司部门经理是哥们,就好像只要一句话,拿下几百万的项目全不在话下。
有时候,看他吹牛吹多了,我自己都不好意思和他做同事了。
以前有一位职场前辈和我说:
“没事别在公司瞎吹牛,真正的牛人从不靠吹牛证明自己,而没用的人怎么吹都没用。”
后来,在职场上遇到的人多了,发现还真是这个理,那些实力超强又低调的不像样子的人,要么身居高位要么把持重要业务,倒是牛气哄哄的小喽啰一天到晚在工位上咋咋呼呼不干事。
周鸿祎曾经在《极致产品》一书中谈及他所理解的创业精神:
不装、不端,有点“二”。
“不装”,指的是实事求是、坦荡、不说假话。“不装”也意味着在沟通交流的时候,要坦诚,要讲诚信,要做实事,不能言而无信。
当年超级课程表创始人余佳文放话要拿出一个亿分给员工,结果没做到坦言自己认怂怎么了,在周鸿祎看来,一位创业者或者产品经理,并不是有激情和专业技能就能成功,更不可能靠“玩玩”和吹牛一步登天。
过度迷恋一种不切实际的活法,迟早会让自己陷入一种虚幻的成功式陷阱之中。
与此非常巧合的是,还有一种吹牛叫做“干不过会做PPT的”,最近新东方年会视频相信你也看了吧,
六名新东方北京学校的员工通过改编网红歌曲《沙漠骆驼》,在年会上狠狠吐槽了新东方内部管理问题,可以说是非常的《释放自我》了。
其中一句“干活的累死累活,有成果那又如何?到头来干不过写PPT的”可以说是非常扎心又到位了。
很多人都知道职场上会做优秀的PPT有多重要,但是光靠PPT一顿讲就能升职加薪的白日梦我劝你还是少做点,我就看过很多写PPT的人从来没在一线干过活儿,也没接听过客服电话,开会全靠PPT。
“要问他业绩如何,他从来都不直说,掏出那PPT一顿胡扯。”
最后只要老板一满意,这PPT的寿命也就到头束之高阁了,至于怎么落实、谁来落实、落实到哪个地步了、最后收效如何,全部和他没有关系了。
这样形式主义的表现和态度,在今天的职场还少吗?
一点不少。
多年以后,我的脑海里还是会时时浮现当年老领导对我的批评:
“别和我成天讲什么宏观,你先过好眼前这一关。”
这句话我至今时刻放在心头,我知道我是没有资本和能力谈宏观的,既然如此,那就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
仅此而已。
(完)
好看的你记得点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