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路上历史建筑

余庆路位于徐汇区北部,北起繁华淮海中路,南至浪漫的衡山路,全路段为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街道之一,路长768米,20世纪20年代初法公董局筑,以法国驻沪总领事名命名爱棠路。民国32年(1943年)以贵州余庆改今名。沿路为住宅。

上图:是左侧余庆路10号前后建筑,前面横着是繁华的淮海中路,跨过此路是幽静的兴国路。余庆路2-12号安邨新式里弄 1938年 砖木三层 6幢 916平方米余庆路4号汪伪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任援道寓址

余庆路3-5号

余庆路9号

与上图对称,右侧是爱棠新邨,现叫余庆新邨

余庆路17号上海有很多上了岁数的马路都不宽,不宽的马路因为岁月和曾经的故事变得越来越雅致,路两边断壁残垣的梧桐树奋力连成了荫,太阳光穿过叶片的缝隙在路上、墙上留下斑驳微颤的亮,就像微风拂过的蝴蝶花。树荫下高高的围墙、苍老的房子、还有极不起眼的烟纸店……那几乎是离人怀念上海的全部记忆。倘若他们某天回来,到这条余庆路上走走,眼前的场景必会引起内心深处的共鸣:这就是上海,原汁原味,没有浮光掠影的虚荣、没有歌舞升平的喧闹,有的只是层层叠叠的树影和各样风情的老建筑。

余庆路一侧国泰新村

爱棠新邨坐落于余庆路康平路附近,由于过去余庆路就叫爱棠路,新村因此而得名。这里环境优美,好多参天大树,气象不凡。从建筑格局上来看也比较大气。颇有现代气息的花园住宅。外观简洁,形体组织灵活,虽然是缓坡瓦屋面,但立面显得相当洗练。外墙面米色水泥砂浆粉刷拉毛,窗间墙、门框、顶层部分墙面由红色砖装饰,尤其是中部轻薄的出挑阳台板、轻巧的铁质栏杆以及醒目的转角窗,都是当时现代派风格采用的典型手法。地址 里弄 式样 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面积余庆路134—156弄余庆新邨新式里弄 1937年 砖木三层 24幢 9226平方米

余庆路146弄11号,该建筑原为大中华造币厂副经理寓所,几经易主,现为深圳市政府驻沪办事处所有。位于余庆新村(原爱棠新村),建于1940年。

原爱棠新村建于1940年,建筑采用的现代派风格典型手法,外观简洁。

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编号现名称/现使用单位地址XH-J-072-V爱棠新村余庆路146弄13号陶行知故居为一幢新式里弄花园住房。抗日战争胜利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回到上海,投入了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陶行知被列为黑名单上的第三名,他一面作好了“我等着第三枪”的牺牲准备,一面继续坚持斗争,视死如归,始终站在民主运动的最前列,并一直居住在13号楼三楼,终因“累过度,健康过亏,刺激过深”于1946年7月25日逝世在本楼。

1948年7月25日陶行知在余庆路146弄13号病逝。 2006年6月8日,徐汇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抗战胜利后,任宗德夫妇(是重庆有影响的青年实业家)来上海发展,买下爱棠新村13号作办公处。这一带属于法租界,先前有人种植棠花,环境幽静、安全。这是一栋三层楼的连体花园别墅,朝南有宽敞的花园,底楼是会客厅、餐厅,二楼为大孚出版公司办公处等。大孚是在周恩来亲自指导下成立的第三线出版社,作为生活书店一旦被国民党反动派封闭,可以出来接替工作,继续与敌人进行文化斗争的一个据点。在重庆时,由陶行知邀集沙千里、翦伯赞、周竹安、任宗德、周宗琼等一起筹办,郭沫若也参与此事并说人民要大声疾呼,建议叫“大呼”出版社。但周竹安从隐蔽斗争的角度考虑,遂取了“大呼”的谐音改为“大孚”。成立时,由任宗德、周宗琼为出资人,陶行知任总编辑、沙千里任总经理。日常工作则由周竹安负责,王敏任编辑。同年夏天,国共和谈破裂,内战爆发。国统区时局迅速恶化,陶行知被国民党特务列为黑名单第三名,生命受到威胁,他与任宗德商量后,来到爱棠新村13号暂住。在那关乎民族命运的紧急关头,白天他为民主运动奔走呼号,晚上为整理诗稿到深夜。7月25日晨,陶行知猛然觉得头痛欲裂,突患脑溢血昏厥倒地,任宗德发现后立即打电话给沈钧儒求救,沈又向周恩来报告。周恩来驱车匆匆赶到,飞奔上楼,但陶行知已溘然逝世了。当天,周恩来向党中央报告,称陶行知“是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随之,遵照周恩来的指示,大孚出资并参加了陶行知的葬礼活动,翦伯赞、任宗德和王敏参加在震旦大学举行的陶行知追悼大会。追悼会现场人山人海,特别是许多青年学生纷纷挂上挽联,悲情感人;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的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系陶行知挚友,他作的悼词将会场气氛推向高潮。陶行知,1891年生,原名文浚,后改知行,又改行知。安徽歙县人。毕业于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文学系。后留学美国,曾师从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处学习。回国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继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推动平民教育运动,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陶行知原籍浙江绍兴府会稽县陶家堰,后迁居安徽古溪地方,不久又移居古城徽州(歙县)城西黄潭源村。陶行知的父亲名位朝,字槐卿。接管了祖上的一片酱园,后因社会经济萧条而破产倒闭。母曹翠(Lè)。陶行知生活的年代,祖国的危难之际,多事之秋。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7年创办晓庄学校。1932年创办生活教育社及山海工学团。设想以教育为主要手段来改善人民的生活。一二·九运动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和影响下,积极宣传抗日,参加民主运动,进一步认识到教育应为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服务。1938年8月,倡导举办了“中华业余学校”,推动香港同胞们共赴国难。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创办育才学校,培养有特殊才能的儿童。1945年,陶行知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同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培养出不少革命人才。并曾帮助一些进步青年前往革命根据地。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著名口号,被毛泽东和宋庆龄等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万世师表”。1946年7月25日病逝于上海,享年55岁。

陶行知名言图片

余庆路80号邵式军住宅,受当时西欧各国的住宅设计影响,多注重功能,形式简洁,反对对称的平面形式和繁复的建筑装饰。设计平面布局自由,结构形式已发展到采用钢筋混凝土,这是一幢现代建筑风格的时尚住宅。1945年抗战胜利后,余庆路80号邵氏被国民党没收,1949年上海解放后,被接收,曾为部队招待所,现在是家餐厅。

四、徐汇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15处)90余庆路80号住宅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天平街道余庆路80号1号楼2009年11月24日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名编号现名称/现使用单位地址XH-J-075-V住宅余庆路80号

邵式军,1909年生,祖籍浙江余姚,世代官宦人家,父亲邵恒生有六子一女,大哥邵洵美是闻名上海滩的新潮诗人,母亲盛樨蕙是盛宣怀的四小姐,邵式军排行老五,是盛宣怀的外孙,邵式军本人复旦大学肄业,在大学读书时认识了老同盟会员蒋百器的女儿蒋冬荣,他们冲破种种阻力结婚成家。就是这桩婚事使邵式军一生在时事转换、社会圈子的进进出出中跌宕起伏,悲欢哀乐、阴差阳错,都和他的妻子关联在一起。邵式军与蒋冬荣婚后住在蒋家无所事事,经蒋冬荣的舅舅吴启鼎向孔祥熙推荐,到福建省任税务局稽查官。1937年抗战爆发后邵式军返回上海,正好他岳父蒋百器在日本读书时的要好同学松井石根(此人是南京大屠杀的元凶)到上海寻找帮手,得知邵曾作过福建省税务官,邀其帮忙,所以邵在其夫人蒋冬荣的支持下,做起了日伪苏、浙,皖税统局局长,成为地道的汉奸。期间大发横财,自己开办了银行、工厂、商行、当铺。就此在余庆路80号盖了这幢现代式的花园洋房。

邵式军充当汉奸,引起了中国百姓的愤恨,曾两次险遭暗杀。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英、法对日宣战,日伪营垒风雨飘摇,圈内人物纷纷寻求后路。此时,正好有一位蒋家远亲来到了邵家,他就是中共地下党员冯少白同志。冯少白1937年在延安参加革命,1939年调新四军,“皖南事变”中队伍被打散,只身来到上海寻找组织,当他得知自已的义兄蒋大炜时任伪税务署副署长,蒋定一任邵式军的侍卫队长,便来寻找他们。当邵氏夫妇得知冯少白来自苏区,也想通过他给自己日后留条后路,表示了归顺中共的意愿。为表示诚意,邵氏交给冯少白三万法币,并派蒋大炜护送冯出关,使冯少白顺利回到苏北根据地。这以后邵式军就经常为新四军办理、购置药品、文化用品、被服装备等事宜。1941年底,冯少白受刘少奇、陈毅的指派再次到上海开展策反工作。陈毅亲笔书函表示感谢邵式军对解放区财政经济的支持,同时希望他继续支持革命,在冯少白的帮助教育后,邵氏夫妇决心投靠中央,多次帮助新四军在上海采购药品,邵家也成了新四军在上海秘密采购供应站。这事后被蒋介石有所察觉,邵决定去解放区。1945年9月邵式军与冯少白一同驾车经青浦至宝庆,于10月初到达淮阴新四军总部,同车带去黄金数百条。现炒10多亿元,还有大批新式武器和枪支弹药,受到饶漱石、张云逸、曾山等领导同志的接见,并被安排在陈国栋、宋日昌手下工作。从此邵式军进入了革命营垒,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解放后,邵式军始任职苏北行营财政处,后调任山东省政府顾问、秘书,财政厅、省税务局科长等职。1958年因涉嫌潘汉年事件在山东被捕,1964年冤死在劳改农场。1980年,中央肯定了邵式军“接受党的教育、弃暗投明、资助抗日,走上了革命道路”,邵式军得到了平反昭雪。

有连续3幢4层西式住宅楼

余庆路101号-103号--105号

余庆路101号-103号--105号

余庆路109号

余庆路132号新修复的洋房。

余庆路132号仿原爱棠新村式样建筑

余庆路170号独栋花园洋房.

余庆路180号

余庆路181号

余庆路181号

余庆路182号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参谋长王良仲寓址

余庆路189号是一幢公寓式大楼,伫立在周围的花园洋房中,外表并不引人注目,但它是中国第一所外汇公寓,被称为“爱国大楼”,在1959年开始建造时,创造了当时众多的第一。三代居住在这里的董元瑜和她的先生,向早报记者讲述了这幢华侨公寓的故事。

上世纪50年代末,国务院通过审批,由华侨投资公司在上海余庆路建造一幢华侨公寓,中国银行华侨服务部鸿祖耀先生负责筹建。“当时,国家外汇紧缺,而要购买华侨公寓必须使用外汇,为引进外汇帮助祖国建设,华侨公寓就应运而生。”董元瑜说。为了吸引更多华侨、归侨、侨眷前来购买,华侨公寓的建造标准也是高规格的。董元瑜说,余庆路这幢华侨公寓的地板,都是专程从国外进口的,而当时新建楼房大都只铺设水泥地。此外,在当时7层高的公寓住宅楼中,华侨公寓是唯一安装有电梯的公寓,并且一幢楼里就安装了两部。董元瑜的先生补充说,刚建好的华侨公寓家家都装有暖气片,“只是现在,随着空调的普及,这些当年颇为奢侈的暖气片早已被拆除。”直到现在,经过了近50年的使用后,余庆路华侨公寓的楼梯等公用设施,仍旧相当完好。爱国心:华侨积极买房“华侨的爱国心非常积极。”董元瑜回忆说,华侨公寓1959年开始建造,到1960年3月8日,她陪母亲前往中国银行华侨服务部购买时,全部35套房子只剩下三四套没有卖出,“正因为这样,华侨公寓一度被称为'爱国公寓’,华侨们借买房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董元瑜的父亲在世时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常务董事,他和家人在余庆路华侨公寓一共购买了两套公寓。此后,从搬进来到现在,他的后人再也没有搬离过这里。目前,华侨公寓里的住户绝大多数仍是当年的华侨、归侨、侨眷或他们的后代。-----来源:东方早报

余庆路(旧时爱棠路)190号住宅,建于1936年,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市级建筑保护单位)。原上海市市长陈毅曾在此居住过。如今由上海市机关幼儿园使用。这是一幢现代建筑风格的花园住宅。它位于余庆路南端。余庆路路长不过几百公尺,北连通衢商道淮海中路,与宋庆龄故居毗邻,南接浪漫之路衡山路,与新辟的徐家汇公园相通,路两侧均是花园里弄、新村,又与衡山公园相近,是一条闹中取静,静中更幽,开门见绿,出路方便的林荫小路。

现代建筑风格的花园住宅,该建筑分主楼和附楼,主楼三层,附楼原二层。主楼入口处采用柱子架空,形成入口门廊。建筑形体简洁,外立面无过多装饰,基本呈现现代建筑风格。但柱身的几何装饰图案及室内楼梯铸铁几何花式栏杆则体现了装饰艺术派的影响。

原上海市市长陈毅和柯庆施都曾在此居住过,现由市机关幼儿园使用。

余庆路190号幼儿园

小窗台

彩绘玻璃上楼时可见到嵌入墙内的三列大型的彩绘玻璃画。特别珍贵的是,在玻璃画下部刻有“上海徐家汇土山湾孤儿院出品”字样,这是当年孤儿们亲手绘制的货真价实的作品。

新中国上海第一任市长陈毅

新中国上海市第二任市长柯庆施

余庆路与康平路口的爱棠大院为中共上海市委所在地,

康平路与余庆路口的爱棠大院为中共上海市委所在地,

这里称爱棠大院,曾经听说“康办”(康平路市委办公厅),又称上海“中南海”。

余庆路南至衡山路结束。我的更多文章:五原路258号自由公寓

(2013-09-20 20:27:54)五原路228弄柳林村

(2013-09-20 18:08:18)天平路40号西班牙风格建筑

(2013-09-19 19:27:52)康平路205号巴洛克建筑风格的花园住宅

(2013-09-18 16:57:48)康平路1号“第一大案”

(2013-09-17 18:46:19)康平路上历史建筑

(2013-09-16 18:14:56)宛平路上历史建筑

(2013-09-15 18:41:24)余庆路上历史建筑

(2013-09-14 18:51:59)吴兴路96号原挪威领事馆

(2013-09-13 18:25:39)吴兴路87号丽波花园

(2013-09-12 18:17:03)

(0)

相关推荐

  • (35)长乐路962弄燃焜公寓

    燃焜公寓位于乌鲁木齐中路的长乐路962弄,原三层后加至四层,南北平行二幢,建于1935年的现代式公寓.混合型结构,带有流线型装饰风格建筑,平屋顶,外墙为水泥粉刷.立面在阳台,层间有连续水平装饰带,强调 ...

  • 不一样的余庆路

    出上海交大地铁站,东行半里地,来到一个五叉路口.这在任何一座城市都很难见到的叉路口,五条道在这里交汇,看来这应该是租界抢夺地皮.无序建设的结果吧.在淮海中路与武康路口,一块锐三角地块,一栋大楼犹如战舰 ...

  • 建筑资料08:老图纸中的公寓楼——衡山宾馆的前身毕卡第公寓

    毕卡第公寓(Picardie Apartment) 1936年建成,法商营造公司(Messrs. Minutti & Co.,)设计,原为高级公寓,现地址为衡山路534号,衡山宾馆. 主楼建筑 ...

  • 上海一路一景一世界(二)~衡山路

    上海一路一景[微笑]衡山路幽静复古,路两旁高大梧桐树,绿荫掩映斜阳若影,文诚者静心听教, 在上海衡山路上的上世纪廿十年代的历史保护建筑很多,别墅小洋楼公寓小酒吧.老外也是这里的常客. 一路一景一世界. ...

  • 爱棠新村13号|走近陶行知

    爱满天下 是陶行知的教育真谛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是陶行知一生的写照 2021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 130 周年 让我们走近陶行知 共同纪念和缅怀先生 TAOXINGZHI 陶行知先生故居--爱 ...

  • 张振勇:国宝荫家堂——邵商文化的瑰宝/邵东作协荐稿

    顾问钟石山  主编何俊良13517392853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邵商文化的瑰宝 张振勇 在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中,勤劳智慧的湖南人创造了深厚的湖湘文化.邵商文化作为湖湘文化的 ...

  • 【兰溪祠堂】 邵坞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邵坞村祠堂与人文历史     邵坞余庆堂位于兰溪市黄店镇邵坞行政村邵坞村中部,清中期建筑.坐东朝西,三开间两进一明堂,占地面积206.86平方米,硬山顶,设望砖. 邵坞余庆堂前进明间中缝梁架为五架月梁 ...

  • 走街串巷,他给上海百年建筑拍肖像

    作为一名建筑师和摄影师,林山在上海生活了将近8年时间.从2017年起,他开始系统地拍摄上海的老城区和老建筑. 建筑师身份给他的拍摄带来了独特视角.拍摄前,林山会去了解建筑本身的历史.在观察建筑的功能. ...

  • 田余庆: 元以后中国再无分裂可能,却留下一个隐患

    本文原标题为<中国古代史上的国家统一问题>,节选自<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史鉴卷>(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0年版). 这里要探讨的问题看似普通,但是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和现在国 ...

  • 余庆记忆:玉猫笔业

    20多年前,我在村小工作.对于钢笔,我有一种异乎寻常的感情.作为一个教书的,每一天都要备课.批改作业.我那时还有写日记的习惯,每一天都要写一篇,喜怒哀乐尽诉诸笔端,所以我把钢笔比作是武器.是战友.是朋 ...

  • 余庆记忆:儿童游乐场

    什么人的钱最好挣?估计很多人都会说女人的钱最好挣,因为大街上到处都是卖女装的.其实,孩子的钱才最好挣,不信你到儿童游乐场看一看,哪里不是被孩子包围了的?晚饭过后我和妻子带着小儿子出去玩,原计划我们去城 ...

  • (35)温州路27号~33弄余庆里

    温州路南起北京西路,北至新闸路.长337米,19世纪末填浜筑路,以浙江温州命名.沿路为住宅.温州路27号~33弄余庆里. 地址  里弄  式样  建造年份  结构  房屋  建筑面积  温州路33弄 ...

  • (35)永福路上历史建筑

    永福路北起五原路,南至湖南路.长495米,民国19年(1930年)筑,以法国传教士名命名古神父路(RoutePereHuc).民国32年以广西永福改今名.沿路为住宅,领事馆,图书馆. 永福路列为上海市 ...

  • (35)安亭路上历史建筑

    安亭路位于徐汇区东北部.北起永嘉路,南至建国西路.长314米,民国19年(1930年)左右筑,名国富门路(Route Kaufmann).曾名亚田南路(Rue de Adina).民国32年改名安亭街 ...

  • (35)天平路上历史建筑

    天平路北起淮海中路,南至肇嘉浜路.长1090米,宽13.0-20.0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筑,以法国旅华耶稣会主教命名姚主教路.1943年以广西天平改今名.沿路为住宅,有南洋模范中学. 天平 ...

  • (35)广元路上历史建筑

    广元路位于徐汇区北部.东起衡山路,西至华山路.长603米,宽15.0-16.2米,车行道宽9.0-9.3米.民国7-10年(1918-1921年)筑,以任中国邮政总办法国人名命名台斯德郎路(Route ...

  • (34)五原路上历史建筑

    五原路位于徐汇区北部.东起常熟路,西至武康路.长820米,宽15.0-17.0米,车行道宽8.0米.民国14年(1925年)前筑,以旅华法国传教士玛勒斯卡(RouteMgr.Maresca)命名赵主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