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在众多的文章中汲取营养。以我之见,通篇文章能够有一句话对自己有用,能够让自己记住就算是好的了。看此文用分秒,分享朋友圈只需3秒!
王宗岳宗师的《太极拳论》中,对形体的要求是“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匆隐勿现”。 陈氏太极拳拳法则要求应“虚领顶劲,含胸塌腰,分清虚实,沉肩坠肘,上下相随”。 其实归纳起来,对太极拳形体身法的总要求就是:立身中正、虚领顶劲、支撑八面。而关键之关键就是:立身中正,且贯穿太极拳之始终。 但是打拳运动必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不断变化、动态的。所以练拳中肯定会有手臂的伸缩、前进与后退、劲力的发放等,而导致身法有时会有歪斜、弯曲,而此时要保持立身中正,就必须做到“百会、中极、一气贯通”的法则,即所谓“中正之偏”。 其实太极拳之所以成为太极拳,就因为它无论在架式、技击法则,拳法拳理上处处体现着辩证的矛盾观。如:奇正、动静、虚实、刚柔、开合、屈伸、顺逆、收放、化打等等,无一不体现了辩证的矛盾观,而太极拳中各种矛盾关系的对立统一则构成了太极拳的阴阳与和谐。 那么如何解决矛盾,时时“立身中正”,刻刻“百会、中级、一气贯通”,尤其是太极劲力的发放时,如何还能保持立身中正原则,这就需要一个“对拉劲”。所谓“右前必有后、有上必有下,有左必有右”。达到力的平衡,方可“不偏不倚”,做到立身中正。
动作1、两裆两膝内扣,双手松腕走上弧向身体中线合,左手前右拳后,此时要做到右肘屈,右拳心向上,左掌立于左侧,两脚踏平,备好“身弓”,合、吸、蓄势。动作2、接上势,右脚用力蹬地,在重心前移的同时,右拳前冲击出,抖肩发力。右拳击出同时旋腰,拧胯、开裆、扣裆配合开、呼,即所谓“劲源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达于手指”。与此同步同时,左掌变半握拳随左肘尖一起向后发力,即“对拉劲”,也即“右前必有后”。 解释:如无左肘向后的对拉之力,必造成挺胸、前倾使身体歪斜。 这里需注意的是,打出对拉的整劲还需要:含胸塌腰、虚领顶劲、气蓄丹田、上下相随以腰裆劲和开合、呼吸等与手、眼、身法、步法多方面的配合,从而“劲贯脊中,力由脊发”,这样才能打出太极拳立体螺旋缠丝的整劲。 这里仅举例“左金鸡独立”。前动作略,这里只涉及左腿成独立步时段前后的动作。动作1、松左胯,身体螺旋下蹲,合、吸,右手大拇指领劲逆缠,掌心向前,指尖向上,屈肘于右耳前,同时左手下按至左胯外侧,目视前方。动作2、接上势,身体螺旋上升,开、呼,左腿变独立步略屈膝,继而右腿松垮、屈膝上顶。右脚悬于裆内,同时两手右上左下发力,劲达掌根……这“两手右上左下的同时发力”,也是太极对拉劲的“代表作”之一,所谓“有上必有下”。 解释:如只有“右上”无“左下”的发力,必导致上顶劲失衡而身体倾斜甚至摇动,而如只有“左下”而无“右上”的话,势必造成身体下榻的“丢”之弊端。 同理,独立步支撑的左腿与提膝上顶的右腿也形成一个小的“对拉劲”。做好这两个对拉劲需要:顶劲领起,尾闾中正,独立步的左腿缠丝屈膝坐实扎根,略收小腹,气沉丹田,合劲沉裆,劲贯足跟。继而右腿劲起足跟,逆气上行,合裆提膝上顶,同时转裆,腰脊发力,劲达膝盖顶端,一上一下,上下合一。(注意下裆劲和气沉丹田需一致)与此同步同时,双手右上左下同时发力,劲由腰间通于背脊,布于两膊,一上一下劲达两掌根。所谓“源动腰脊,劲贯四梢”。 实际上,太极拳中对拉劲还有许多,有的对拉劲很直观,如掩手肱拳、左右蹬一跟等中,而有的对拉劲则很微妙,如“金刚捣碓”和“六封四闭”中等,可说是不胜枚举。
内容仅作公益性分享、研讨、参考之用,不一定代表公众号意见,亦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客观思考,不盲从,不排斥。评论处大家可以补充文章解释不对或欠缺的部分,请勿谩骂。这样下一个看到的人会学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5)而有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枰(6)凖(7),活似车轮,偏沈(8)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