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定义行为是家长认识孩子的第一步

在教学中老师们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家长的提问:

“老师,这孩子在家老不听话了,你说该怎么办?”

“老师,这孩子在姥姥面前就各种耍赖,我们都管不了了,让干啥都叫不动。”

“老师,你说他什么时候能好起来呀?”

家长们确实在向老师询问问题,希望提供解决方法,可是这样的问题似乎无从答起。因为问题中关于儿童行为的表述既不明确,也不具体,在缺乏准确信息的背景下,老师们不能擅自给出答案,因为凭空想象出来的答案未必真正适合改善孩子当下的行为。

所以为了使大家沟通方便,帮助家长更清晰地确定目标行为或者向专业人员提问,让不同的人对我们当下谈论的行为有清晰一致的认识并出谋划策,所以需要我们做第一件事情,那就是义行为

准确定义行为是家长认识孩子的第一步,只有准确地定义了行为,我们才能对行为进行准确的观察,制定合理的干预计划。

定义行为

在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定义时,一定要具体,具体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提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就只能想到这一个动作画面,一个行为的发生必然包含一个动作的发生,所以需要确定一个动作,避免使用抽象的模棱两可的词语,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能用“孩子躺在地上”就不用“耍赖”这个词眼,孩子躺在地上让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画面感,而“耍赖”这个词眼就包含了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叽叽歪歪、撒娇等。除了具体之外,这个行为还必须是可观察、可记录、可测量的,比如当孩子身体躯干与地面完全接触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孩子“躺”的这个动作,我们还可以量化孩子躺了多少次,躺了多长时间,躺完了第一次隔多久会躺第二次这些数据。而如果将孩子的行为定义为“耍赖”,则每个观察者观察和记录的结果可能都不一样,因为缺乏一个共性的标准。

当我们在定义孩子的行为时,这个行为一定是具体的,可观察、可记录、可量化的,是大家看到这个行为定义之后都能产生同一个画面感,都能产生共识的。

当我们在给孩子定义行为时,家长心里一定要牢记,我想解决的这个问题或者这个行为,一定是经过我描述之后,家庭成员、老师和其他专业人员都能形成统一共识的,这样大家聚焦的目标行为才会更准确更一致,而且每个人都能对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每个人都能提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行为的分类

孩子每天都做出这么多的行为,我们时时刻刻、每分每秒都要关注吗?当然不是的,如果这样肯定得把大家忙坏了。在孩子的行为表现中,有一些是受大家欢迎的行为,是大家期待看见的行为,是我们希望增加的行为,而还有一些是我们俗话中“不好的行为”、“不当的行为”、“问题行为”,是我们希望减少的行为

在儿童早期干预中,行为大体可分为希望增加的好的行为和希望减少的不恰当的行为。

希望增加的行为比较好理解,比如提高儿童与妈妈对话的次数,塑造儿童独立刷牙的行为,增加儿童与小朋友玩分享游戏的行为,更通俗一点的意思就是帮助孩子增长技能,提高孩子的生活和社会适应性。通常发展性障碍的小朋友在很多能力的发展上都会存在不足的现象,但是希望增加的行为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能力不足就可以简单概括的,还需要我们多花些心思,更细致地分析孩子的能力不足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以“系扣子”为例,行为不足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01

技能完全缺失

这类行为是由于儿童技能缺乏所导致的,但是也会依据程度有所区分。

比如,对有些孩子来说,因为精细能力不足,手指灵活性不够,系扣子难度实在太大了,压根儿一点都不会,还没有形成该技能,孩子还不会系扣子。

有些孩子会在大人的辅助下成功系上扣子,但是还不能够达到独立。

也有一些孩子能够独立系扣子,但是不会主动系扣子,手指操作没有问题,但是没有任何主动完成的意识,只能被动地去操作,这类孩子可能并不清楚为什么要系上扣子。

02

能力有限

孩子可以系扣子,只是系得没有那么好,可能还会留出一点边边角角在扣子眼里,行为娴熟度不够;

孩子可以系扣子,但是系得太慢了,行为流畅性不够。

孩子可以系扣子,但是自己系的数量有限,通常只系一两颗,剩下的就不管了,这是行为频率还不够。

03

动机不足

明明可以很快很好地独立系上扣子,可是孩子没有动机,偏偏就不自己系。

04

泛化能力不足

能做,但只会在特定的环境下完成,比如只会系一种扣子,换成其他材料和大小的扣子就系不上了,或者只会在家里系扣子,换个场景就不会了,这是技能泛化的问题。

05

无法区辨情境

比如在进入卫生间洗澡时,孩子一定要系上扣子,不肯解开。这是刺激控制的问题,孩子不能区分什么时候该系扣子,什么时候该解开。

刚刚我们对希望孩子增加的行为进行了分析,那么大家以后看待孩子能力发展或行为发展时,可以从刚才的5个方面进行判断,孩子没有展现出应具备的能力,到底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需要我们区别性地提供支持和教育。

当孩子的技能还没有发展起来时,孩子还缺失某种能力时,相对应的,问题行为就会接踵而至。比如当孩子还没有功能性的语言时,他还不会通过说“不”或者摆手、摇头等方式来表达拒绝,那孩子会怎么办?他可能会哭喊,会尖叫,甚至可能会有自伤行为和攻击行为,这类行为是很多家长眼中的问题行为或挑战性行为,或者叫过度的行为。所以希望增加的行为和希望减少的行为是此消彼长的关系,需要我们双管齐下进行干预。

没有哪个孩子愿意用这样的行为来对外沟通,这类问题行为其实是孩子对外沟通,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这就需要家长更好地解读这些内容,那怎么解读呢?这就是分析行为形式背后的功能!

在这里我们要区别两个概念,行为的形式和行为的功能。

行为的形式

我们见到认识的同事时,通常会说“你好”、“早上好”,有时也会招招手或挥挥手,有时我们还会和对方笑一笑,我们做出了这么多不同的行为,这就是行为形式。

行为的功能

我们做上述行为是为了和人打招呼,表示我们的友好和礼貌,这就是行为的功能。

这时,大家可能就会想起来,原来孩子在哭闹、尖叫、打人、撞头、躺地、撕纸时,他们可能只是在用一种不恰当的方式来向我们传达他们的意愿和想法。

针对问题行为功能的研究有很多,问题行为功能不外乎有这么几种

01

获取关注

比如妈妈正在打扫卫生,孩子在哇哇哇哭,妈妈放下手中的活,走近孩子安抚,孩子不哭了,而妈妈离开时,孩子又开始哭了,如此循环往复,那孩子哭的功能是什么呢?是为了获取妈妈的关注。

这个大家应该都深有体会,很多家长告诉我:“老师,你看,我躲在门缝里看他一个人坐在房间没有哭,等发现我们在看他时,立马就大声地哭起来,像是哭给我们看的。”这类行为功能其实就是为了获取他人的关注,只是孩子没有找到更合适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被关注的需求,比如说“妈妈,你别走,陪我玩一会”。

02

获取某种物品/活动机会

这个在教育和生活中也屡见不鲜,最常见的是胡搅蛮缠要糖吃的例子。比如逛超市时,孩子看见了糖,一定要买糖,此时妈妈不同意,孩子开始倒地,甚至打妈妈。孩子倒地和打妈妈的行为功能是为了获得某种物品。当妈妈拒绝孩子时,孩子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来表达他对这个物品的强烈意愿,或者孩子还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来达到自控少吃糖。

03

逃避要求/任务/厌恶刺激

这个功能大家也并不陌生,比如很多孩子一到写作业或者上课的时间就频繁地说“我要上厕所”、“我要喝水”,这类的行为发生在教学环境下,可是去了厕所发现孩子并不想大小便,出了教室就不喝水了。这类行为的功能是逃避要求或任务,所以行为方式只是表现,很多不同的行为表现其实都在传达一种行为功能。

04

自我刺激/感知觉需要

还有一些行为,不能为上面3种功能所解释,也是我们经常会遇到,而且比较难干预的行为功能,比如孩子晃手、斜眼看东西、喜欢跳着走等,这类行为的功能是为了满足孩子自己的感知觉需要。孩子做这些行为时,他觉得很舒服。比如斜眼看东西,虽然大家很难理解,但是孩子可能确实有这种需求,这种斜眼看的感官刺激让他觉得很舒服很兴奋。

明天我们将会为家长们分享如何用ABC记录和分析行为,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分析和改善孩子的问题行为。

-完-


加入家长交流群,

特教老师免费为您答疑,

并有累计近100场微课答疑等你来听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