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沉︱阅读上海:外滩气象信号台
文/周民锋
上海新开设的中运量公交车的终点站,就在延安东路外滩。一下车,迎面便可看见江边的气象信号台。
这座信号台的资格,也许仅次于海关大楼。上海开埠,意味着国际间的海上贸易开启。海关收税,气象信号台则为进出港的轮船提供气象信息,保障它们的航行安全。它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外滩建筑群中的一座,也是上海外滩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据说,它还是上海仅剩的两处阿脱努婆式建筑之一。
请教建筑学方面的专家,阿脱努婆疑是art nouveau的音译。其中的nouveau是法文的“新”,即英文的new,英文art为艺术。所以,阿脱努婆是新艺术之意。在不列颠百科全书上,有新艺术即artnouveau条目,指1890年至1910年流行于欧美,大都表现在建筑、室内装饰、玻璃图案、首饰、招贴图案和插图艺术上的一种装饰艺术风格。
阿脱努婆式建筑外滩气象信号台
1872年8月,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在徐家汇建立观象台,并开始气象观察。1873年5月起,在报纸上发表隔日的气象消息,并在海关对面的布告栏每日公布中国和日本部分地区的天气情报,提供给离港的商船和军舰。
1879年7月31日,台风侵袭上海,造成重大损失。徐家汇观象台台长能恩斯提议在上海港建立气象警报信号台。1881年9月20日,上海西商总会通过决议,投资筹建为航海船舶提供气象信息的机构。与之同时,于1873年成立的中国轮船招商局已开辟前往日本、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美国等地的航线,为保障航行安全,于1882年12月求得两江总督左宗棠核准,沿徐家汇路架设电话线,联通徐家汇观象台和黄浦江码头。
法租界公董局闻讯,赶在12月21日在今延安东路外滩之地建立气象警报信号台。同时,要求法国驻沪领事向上海道台交涉,同样要取得徐家汇路上的架设电话线的权利。时值中法关系因法国侵越而紧张,上海道台拒绝,法国领事也不愿为租界公董局继续出面,法方的计划搁置。
1882年,丹麦商人在外滩建立电话局。徐家汇观象台开通了与各家洋行的气象服务电话。
1883年4月19日,徐家汇观象台台长能恩斯要求新一届法租界公董局重启原有建信号台的计划。他试图避开在架设电话线问题上的阻碍,准备采用人力奔走传送气象报告。
公董局于同年5月29日决定,出资3000两白银购买仪器,另每年出资300两白银作为维持经费,建设信号台。当然,有了丹麦人开的电话局,通信已不成问题。
1884年9月1日,外滩气象信号台正式对外服务。这是在中国领土上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信号台,也是亚洲太平洋地区最早建立的信号台之一。
外滩气象信号台历史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