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自己
鲁迅的母亲说鲁迅“实在是气极了才骂人的”。我不知道鲁迅骂完人之后会不会后悔。也许不会。他临死前仍是坚称“一个都不宽恕”。而我骂完人之后经常很后悔。
前几天写了一篇骂余秋雨的文章,现在看来觉得真是无聊。我为什么要骂他呢?是因为晚饭后犯懒,没出去散步,而是靠在沙发上看电视,结果就看到了他,就想起要骂一骂他。
这种文章能有什么好效果吗?没有。只能反映出我的无聊,反映出我没能克服惰性,自取其辱(我经常提醒自己,看电视完全是“自取其辱”的行为)。
骂余秋雨,我实在是人微言轻。
我也怀疑这些骂的价值。你们觉得余秋雨不好,别看就是了,但是你们看得似乎比谁都多、都透彻。
根据“试金石”理论,一部作品如果没有经过50年的时间检验,我们根本不必去看它。所以,所有骂余秋雨的人,至少他们的阅读趣味值得怀疑。
我下定决心,从此不再去骂余秋雨了,若有时间,安安静静读几本名著,才是正道。
由此我联想到,骂别人、怨别人,现在似乎已成了一种社会风气。
许霆从取款机多取了钱,被抓了起来,他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贪心,而是怨取款机有问题。
电视节目太滥,我们不是去关掉电视,多陪陪家人,而是一边骂一边还要看。
垃圾短信泛滥,我们不肯狠下心来扔掉手机,让自己的耳根清净,而是骂电信、骂广告商。
从积极的角度看,这也是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维权意识强了,懂得理直气壮地争取个人的权益了。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会发现我们正在兴高采烈地成为现代文明的奴隶。
哲学家陈嘉映对眼下这个时代得出如下结论:“它就像一列越来越快停不下来的火车,而前面正是悬崖,我们的全部努力,也就是要使它能慢一点点算一点点。”
“慢一点点”,我的理解是要经过反省,选择一种比较简单、素朴、合理的生活方式。要懂得怨自己。俗话说得好,“生气不如争气”。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