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刊稿(8)必须加强教育科研中的实验意识
按语:这是20年前的一篇文章,当时我还在某中专学校任教。这篇会议参评文章有没有获奖?得了几等奖?都已经忘了。但清楚记得当时确实得罪了几个人,认定我这篇文章是搞人身攻击。幸好事情已经过去了,当时的那些中专学校也在高校合并大潮中销声匿迹了。
老照片
内容提要:本文采用蔡元培先生之意,“实验”一词除了固有的含义外,还专指科学研究中对材料的调查、统计、归纳等功夫。本文立意很简单:1.教研论文要建立在实验基础上;2.论文文本要尽可能体现实验的过程。本文分析了一组论文,可能会招致一些人反感,但这也是实验式论文难以避免的风险。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美学家蔡元培先生曾将美学研究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或称“演译法”,即哲学的研究方法;一种是“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或称“归纳法”,主要是指实验的方法。蔡元培先生特别欣赏后者,专门写有《美学的研究方法》一文,其中对实验研究的方法又具体分述为询问法、实验法、用具观察法、瞬间试验法、间断试验法等多种。
我国当代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也有同样的见解,他在《谈谈写论文》一文中说:“我们知道,逻辑上讲两种科学方法,一个是演绎,一个是归纳。所谓演绎,就是从一般到特殊;所谓归纳,就是从特殊到一般。我们搞科研,要先用归纳,再用演绎,不能反过来,一反就坏了。”
综合两位前辈的意见,可知科学研究中实验的或曰归纳的方法的重要,他们讲的虽然是美学与语言学,但实际上教育科学的研究也是同样,教育统计学、教育情报学、教育管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测验和评估等自不必说,即使教育哲学的研究和一般教研论文的写作,也必须以大量的实验归纳为前提。然而,笔者从这几年里参加历届中专语文学会的论文交流活动以及参加市中专职称考核工作中,接触到的中专教师的教研论文,感觉到存在着两多两少的问题:在总的论文中,演绎性的文章多,实验性的文章少;在具体一篇论文中,演绎的成分多,归纳的成分少,从而影响到论文的质量和价值。为了证明这一点,本文遵循“先用归纳,再用演绎”的路子,首先对今年我省中专语文学会年会上交流的论文作一简单分析。下面是这些论文的目录(注:以会上分发的为限,存目而未见文本的略而不论):
1.从悲剧人物形象看《史记》的悲剧美
2.杜甫的评画诗与白居易的品乐诗
3.坦直无拘,独立一时──从徐渭的咏雪诗看他的“本色”文学主张
4.貌拙实智,举重若轻──浅析刘姥姥的公关术
5.深沉之后的深沉──高中语文第三册鲁迅小说立意刍议
6.从现代叙述学看鲁迅小说中的“我”
7.祥林嫂的悲哀──祥林嫂形象浅析
8.值得深思的过失──评《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一文的错误
9.一枝美丽而苍凉的罂粟花──浅谈张爱玲文字中的比喻技巧
10.论花的审美寓涵和文化意蕴
11.典雅的纯诗──论三十年代现代诗派的诗美追求
12.字里生金,行间玉润──教材范贴褚体《倪宽赞》浅析
13.摆正角度、分清主次──新词刍议
14.浅议比喻中的相似联想
15.感知、领悟、鉴赏──关于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人文思考
16.文学性课文的鉴赏与教学初探
17.心有灵犀一点通──浅谈语感教育
18.掌握教学语言,提高教学效果
19.幼师口语的节奏分析和探索
20.搞好课堂教学之我见
21.试谈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性及其要求与运用
22.回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
23.讲析课文要抓住特点
24.应用写作与中学语文
25.战略性聚焦──应用写作教学调整改革之我见
26.演讲技能训练实施方案
27.(略)
28.春风化雨滋心田──谈中专说明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9.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30.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浅谈
31.初级阶段“师德”基本内容择要初探
32.教师的风度仪表美
33.浅析教学评估中的实证主义倾向
这些论文除第27篇涉及本校教师不作评论外,其余的大致上可以分为这么几类:第一类,1-12篇,主要是对一些文学类课文的研究,这在大学文科中,通常归入“作家作品研究”。这类题目在大学文科经过多年的热门炒作,大多数是大前提已经确定,老调子已经唱完,后起者回旋余地已经非常小,多数只能是从固有的前提出发,再演绎一番而已,难免是赏析的成分多,科研的成分少。作为中专教师,在资料占有上,在写作条件上,都不如大学,自然更难出新意。当然上述论文也做了不少材料工作,比如对杜甫评画诗和白居易品乐诗的统计归纳,还有《论花的审美寓涵和文化意蕴》一篇,也搜集了不少材料,但是如何做到象王力先生所说的“先用归纳,再用演绎”,而不是先有主题后找材料,检验的标准便在于文章的观点是否新颖独特,否则,即使只是暗合前人,也会影响论文的科学价值。
13-14两篇为第二类,属语言学研究,实验性研究的方法最适于这一领域,王力先生上述演绎归纳的议论,就主要是讲语言学研究。但是这两篇论文同样缺乏这样的研究。其中《摆正角度,分清主次──新词刍议》一篇,已经到了归纳研究的边缘,它从语言学的、语言的、共时的角度分析时下流行的一些新词语,比如“大款”“打的”“走穴”“疲软”“调控”“宰客”等等,这些“新词”为什么是“语言学的”而不是“美学的”,是“语言的”而不是“言语的”,是“共时的”而不是“历时的”?本来很可以做些统计的功夫,但终于与实验研究擦肩而过。而语言研究假如离开了概率的统计,那是很危险的,因为语汇是极大量的,泛泛的例子举得再多,也总不过占了很小的比例,不足以得出普遍性结论,而且别人同样可以举出反面的例子来证明“新词”倒是美学的、言语的、历时的。当然作为一个中专教师,搞全面的语言统计,不很现实,但起码可以利用别人已经提供的数据材料。笔者曾经写过一篇类似文章,就借用了当时报纸上公开的一些统计材料,诸如“当前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汉字”、“大学校园十大流行语”、“日本人最喜爱的十大汉字”之类,借梯上楼,弥补了笔者个人在统计方面的不足。
15-26为第三类,属语文教学研究,这类论文主要不在于提供某种理论体系,而在于交流实践经验。然而经验要想不流于“经验主义”,就必须建立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作定性尤其是定量的分析,统计其成功的概率,提供可复现的证据,从而上升到理性高度。因此,这类论文不应满足于经验介绍,而是应该充分展示这种统计、分析、归纳的过程。然而能做到这一点的不多,包括笔者拙作《应用写作与中学语文》。这篇文章写作时是作了归纳式研究的,即对比研究了中学12册语文教材和中专《应用写作》教材,试图发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一种“中学-中专”语文教学中连续学习的思路。但是限于论文字数不能超过 3000字的规定,这种归纳研究过程未能在正稿中充分体现出来,由此想到其他老师的论文或许也正有这样情况,不可一概妄加批评。
28-32为第四类,是论德育和师德的,这类文章确实以演绎为多,因为它们是属于“哲学的”。通常流行的操作方式,一般是先从某种现行政治范畴出发,然后推论出我们的行为规范。但是多年来这样的“德育”事实上收效甚微,因此笔者以为不妨也引进实验研究的方法,认真统计一下这种教育的有效率,也许对于提高我们的德育水平不无益处。举一实例,最近报载某些书店设“德育”专柜,其中不乏好书,然至者寥寥,笔者也多次实地观察,确如所言。由此想到,假如能搞些实地调查与统计,看看这些书按类陈列(如中国文学、外国文学、美学、文化等)和专柜陈列(德育专柜),读者翻阅购买的数据有何不同,再配合个例采访,比较分析,或许能得出明白的结论,从而摆脱那种面目过于岸然的“德育”,步入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但是又想到,也许书店并非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的每日里的盘存实际上就是一种统计,设置专柜无非是炫人耳目,邀功上司罢了,假如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存此种心理,那就真的可悲。
最后一类即第33篇《浅析教学评估中的实证主义倾向》最为独特,正面触及到“实证主义”问题。“实证”而至“主义”,以为实证以外无真理,确是一种有害的思潮。但是在当前教育科研普遍缺乏实验意识的时候,批判实证主义要防止牵连实验科学,将教育科研中的实验归纳手段也一并否定。当然这篇论文没有这样,而且平心而论,这篇论文应该是本届年会提交的论文中质量最高的一篇。该文的可贵之处在于高悬教育评估的至上标准,但同时也应该承认,初级阶段也是教育领域一个不可逾越的现实。该文说教育是“高度复杂的心智行为”,但我们知道以这种“高度复杂的心智行为”为研究对象的教育统计学、教育情报学、教育心理学等等,都正是建立在大量的实证(或曰实验归纳)研究的基础上的。因此该文最后一节提出“纠正教学评估中实证主义倾向的对策”,实际上是理想主义的成分多,实际操作的可能性小。当然,笔者并无意为实证主义翻案,但它只是西方整个实验科学中趋向极端的一支,在整个科学进程中,实验科学是功不可没的,尤其是当其与哲学研究与科学预测结合起来,发展成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以后,实验科学终将对社会科学(包括教育科学)产生深远影响。
上述分析,似乎是将本届年会的论文全盘否定,如果真的这样,当然是绝对错误的。所以必须声明,本文意在证明我们论文研究中实验(或实证、归纳、统计等等)意识的缺乏,而不是说演绎式研究一概要不得。年会上交流的三十多篇论文,单独看,都有某种可取之处,但合起来看,则未免有些比例失调之感,假如其中能有十几篇实验型的,那么这次学术交流活动或许显得结构更加合理些。至于那些演绎性的论文,假如能按王力先生说的那样,先归纳,后演绎,从大量研究材料的归纳中得出演绎推理的前提,或者那些事实上是这样做的论文,能将这一过程在文本中明确表现出来,那么,论文的立论一定能更严谨些,质量一定会更提高些。
由此又想到教研活动中的“指挥棒”问题。不仅学生的学习有一个高考指挥棒问题,教师在论文写作中其实心里也是悬着“指挥棒”的,这就是论文的考核评选。笔者多次看到这样的情况,一篇演绎性的论文,有时显然是一两个晚上突击出来的,但只要引用了什么“诺夫”什么“斯基”的理论,再加上几个例子,最后引出自己的一些感想,这样的论文总是比较容易通过或获奖,相反,化了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搞一个调查,或建立一个数据库,评选时大家就往往会以为缺乏“学术性”。这是一种学术误导。邓小平同志曾经批评“有相当一部分理论工作者,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提出的种种重大的理论问题缺乏兴趣,不愿意对现实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表示要同现实保持距离,免得犯错误,或者认为没有学术价值。”(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上述论文的问题当然不属政治性质,但在“学术价值”的理解上,我觉得邓小平同志的这段话还是很发人深省的。
最后想附带谈谈调查报告问题。最近几年,在一些学术活动以及学生毕业论文中,都允许可以采用调查报告的形式,我觉得这是对学术研究的一种有益的引导。但是对此也存在一些误解,以为这是因为目前教师或学生撰写论文的能力不强而作的降格要求。这当然是一种误解。在科研活动中,调查报告绝不是一种较“低级”的门类,毛泽东同志早就强调过调查对于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并且亲自动手作出了光辉的典范。调查研究更是目前世界科技发展中一种重要趋势,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格尔哈特·E·伦斯基说:“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各门社会学科经历了许多变化。最重要的是,它们变得十分注重调查式研究。”调查报告的兴起,还可以说是和市场经济的崛起紧密相关的。在计划经济下,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固定的模式出发,以某种“经典”的思想为无须论证的前提,进行演绎式思维活动,表现在语言上,就是特别爱用“众所周知”、“不言而喻”之类词语。这种倾向在“文化革命”中达到顶点,即所谓“政治挂帅”、“主题先行”。现在,市场经济大潮彻底冲决了这种思维方式的存在基础,于是市场调查、人口普查、民意测验等活动空前活跃,统计报告、数据库等成为决策的重要依据,信息产业成为最具前途的“朝阳”产业。市场经济浪潮也必然波及教育和教研的领域,对此我们绝不应该仅仅看到教授卖茶叶蛋之类的消极面,而应该意识到市场经济对教育教研提出的崭新课题,这在教育是“素质教育”,在教研我以为就是要大力加强实验性课题研究和课题研究中的实验性。所以,写调查报告绝不是教研科学的降格,而是为论文写作开辟出一个新的领域,提出一种更高的要求。笔者今年参加市教委中专职称中评委活动,到淳安考察一个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这位教师提交的论文是一篇关于山区县中小学校长培训情况的调查报告,这是他历经三年时间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后写成的,光是调查问卷就装订了好几册,从而使报告得出的结论能够建立在科学的数据统计、典例分析上的,这样的文章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决策依据,谁又能说不是一篇好论文呢?希望在我们的教育科研活动中,能多见到一些这样的论文。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