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大学毕业生如何应对院校歧视
大学生就业歧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伴生物,就业歧视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中的院校歧视主要是指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所毕业院校的“等级”、“声誉”等不同,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受到用人单位的差别对待。最典型的是认为毕业于重点院校(主要指“双一流”院校)的学生素质要高于普通院校的学生,因此用人单位拒绝录用普通院校的学生,这反而被看成一种“合理的甄选”和“理性行为”。据此本文浅析了院校背景歧视的来源,然后为大学毕业生(“双非”学校)理性看待院校歧视提供了几点建议。
一、院校歧视的来源
首先,院校歧视源自教育机会的优劣。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来源于高考制度, 而高考制度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存在着阶层差异、地区差异及城乡差异。就阶层差异而言,社会优势阶层从幼儿园就开始占有优势资源,如先进的教学理念、好的教师、更多的信息,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而普通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的子女这样的机会是匮乏的。教育机会的优劣自然会带来教育结果的优劣,并通过高考分数呈现出来。高考低分者进入“双非”高校,在院校等级中处于被歧视地位。
其次,院校歧视源自院校层次类型的差异。我国高校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层次的院校,按办学层次可分为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等。这些划分主要依靠行政干预,结果不仅使教育资源出现不平等,而且高校之间类型和层次的差异被进一步深化,成了社会和用人单位判断院校好坏的主要依据。那些高职高专层次、应用型的高校,就成为院校等级中受歧视的“底层”。
最后,院校歧视源自社会资源配置的非均衡性。我国劳动力市场也不是完全竞争的,存在着制度性分割、城乡分割、户籍分割、区域分割、产业分割、行业分割等分割形式,不同的市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公共设施、工资水平、社会保障、社会声望、职业生涯路径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分割体现在就业中就会出现隐形的院校歧视。
二、院校歧视的理性应对
由于现实的复杂性,“平等就业”制度的完善需要很长的过程。因此,毕业生在应聘的过程中遭遇到“院校歧视”也是可能的,尤其是“双非”学校毕业生。故毕业生唯有理性看待招聘单位的院校歧视,才能在就业浪潮中顺势而上。
首先是期待政策完善。大学毕业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追求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并身体力行地推动就业领域的公平性进展。对于政府的“反歧视”性政策法规,要保持合理期待,并积极献言献策。
其次是理解歧视的合理成分。大学毕业生应理性看待就业单位的行为,院校的知名度确实能反映出学校的育人质量,体现出该校毕业生受欢迎的程度。作为普通人,都会看好名校学生,而且这种肯定是源于内心的、骨子里的评价。毕业生需要尽力理解招聘单位的行为,发现其中包含的合理成分,比如评价标准很难精准,所以会偏向于“贴标签”;比如招聘时自行评价耗时耗力,所以想沿用前期基于高考分数的权威性评价。
再次是注重心理和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积极应对竞争。大学毕业生在正视现实的前提下,一方面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调整心态、放低姿态、完善自我。要做好一定的思想准备。另一方面毕业生应潜心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让自己变得更加有实力。为减少在就业过程中不必要的挫败,毕业生首先要用理性的眼光正确评估自己,明白自己的优势,争取在应聘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优势。同时,要清楚自己的不足,想办法修复完善。切忌进行错误归因,挫伤就业积极性和自信心。
最后是积极争取社会支持。毕业生可以合理合法地利用社会资源,如有条件,毕业生可以借助社会关系推荐或者积极自荐,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就业机会。
总之,建立公平的就业环境不可能一蹴而就,是各方长期博弈的过程。任何高校的毕业生在应聘过程中都不可能顺风顺水,不要轻言放弃,在一次次的应聘过程中不断总结教训、查漏补缺、累积应聘经验,为下次应聘做好充足的准备。始终相信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