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绘画家名垂后世 中国年画画家却不配拥有姓名
日本浮世绘:
浮世众生与人间风景
美人绘
役者绘
名所绘
日本浮世绘小史
日本在文化艺术方面长期受到中国的影响。不过,在遣唐使被废止后,唐朝对日本的影响开始减弱,反映日本本土故事、风土人情为主题的绘画形式开始大量涌现,一般被称为“大和绘”。
到了17世纪的江户时代,武士阶层成为社会的主流。武士文化盛行,但仍归属于贵族的品味,表现在绘画方面,以水墨画为主;而占江户人口一半的町人、农民则构筑成庶民阶层的文化,一举推动了浮世绘的正式诞生。此后一直流行了两个世纪。这种风俗版画生动记录了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和游乐活动,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意识,具有普遍的人文价值和时代精神。
浮世绘在长达两个世纪的发展中涌现出了为数众多的优秀画师,铃木春信、鸟居清长、喜多川歌麿、东洲斋写乐、葛饰北斋、歌川广重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19世纪中期,欧美掀起了“日本主义”浪潮。在西方人所撰写的日本美术史中,浮世绘总是被浓墨重彩地称赞一番。而明治时代之后,日本积极推行 “文明开化”,在绘画上表现为积极学习西洋画为主,传统浮世绘的内容题材长期被排斥于日本主流美术之外。所以,浮世绘对于日本而言,是一次“逆向输入”。
中国清代年画:
渔樵耕读与无名画师
戏曲
农耕
人物
中国画家不配拥有姓名?
中国年画小史
中国年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原始宗教。年画中两个重要种类门神和灶神起于殷商时期人们朴素的生活信仰。至汉代,门神和灶神有了艺术的雏形“神荼”与“郁垒”。汉代王充《论衡》等书中均有记载。秦汉时期的寺观壁画与画像石也证明这一点。南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说明单幅纸或绢的门神画已出现。
隋唐佛教开始盛行,与儒教、道教互为影响。门神题材揉进了儒、道、释等宗教色彩,显示出世俗化的端倪,钟馗和财神登上年画的舞台。但直至五代,年画仍未能从民族传统绘画中脱颖而出,形成独立的画种。
宋代社会经济极大发展,促进了都市的繁荣,商业的兴盛,发达的印刷术为年画的普及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而风俗画大盛。尤其在北宋的汴梁地区,产生民间画工参与的行会组织,经过元明的演变,至清代已经遍布全国。
明清时代,民间木版画盛行,世俗文化普及为年画创作培养了大批人才。民间年画艺术家们通过年画表现出了社会大众的喜怒哀乐、理想愿望、道德风尚,满足大众的娱乐性追求,同时又能起到对精神信仰的教化功能。画工行会组织更趋完善。
清前期逐步恢复了社会的安定,经济得到了发展,作为反映人民大众思想愿望的年画也在此时形成了一定的规模。至清中期雍正和乾隆年间,表现社会生活范围逐渐扩大,涉及的题材越来越广,艺术性不断增强,从南至北,由东向西,都出现了印刷年画的作坊。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河南开封、山东潍县、山西临汾、陕西凤翔、甘肃天水、四川绵竹、江苏苏州、福建漳州先后成为各区域创作与生产年画的核心基地。
清代年画的繁盛与造纸、制笺、制墨等手工业的发达也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