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永城夏氏总谱
距今5000年左右,我国进入神农氏时代(炎帝时代),神农氏为有熊国君少典之后,炎帝历经500多年,然后有熊氏部落进入黄帝时代。
黄帝:生少昊(玄器)、昌意、禺阳、青阳、夷鼓、苍林等25子。
昌意:生颛顼(乾荒)、安、悃等子。
颛顼:生鲧、穷蝉、重黎、八恺、季禺、魍魉等24子。
鲧:生禹。
大禹,名文命,字高密,公元前2125——2061,享年64岁
《史记》里面关于三皇五帝的记载,陆续得到了我国考古文化的佐证。现在,网上及坊间流传夏氏世辈从夏禹王排序到现代148世,均是牵强附会,无据之叙,万不可信。
2019年10月22日,央视新闻报道,据河南省洛阳偃师二里头文化考古证明,夏朝从公元前2070年夏禹即位,至前1600年桀亡,共14世17王,凡471年。
夏朝建立后,姒姓帝王夏朝的王孙贵族便以国名夏为姓氏,夏姓人奉大禹为夏姓始祖。
夏禹王,夏朝第一王,前2070年建立夏朝,前1600年,夏桀王(履癸)失国,后代作为前朝贵族被商汤分封于杞(河南开封市杞县)。
前1045年,周武王重封夏辏(东楼公)于杞,为杞国诸侯后裔世袭。前445年春秋年间,楚灭杞后,夏春(杞简公)之子夏米其和其弟夏佗等族人奔鲁(山东藤县邹县一带),鲁悼公“给予采地为侯”。其后夏米其后人一支又辗转迁徙至山东莱州,莱州府夏氏繁衍生息至汉朝。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二年(公元26年),夏氏先人从山东莱州府迁居山西平阳府一带,安居乐业至明初。山西平阳府夏氏夏良胜生五子,在明朝初年的移民潮中,夏良胜于大明洪武二年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居亳州东观塘刘集大夏楼和永城县西酂城。据夏氏族谱资料记载,同时迁居中原的夏氏有十祖,“分支布居四方”。
根据《永城夏氏明·清康熙乾隆道光族谱》残本考证,亳州、永城、商丘、宿州等夏氏总谱源头世系如下:
元朝(1279——1368, 89年)
元朝末年,太始公夏良胜出生。
明朝(1368——1644, 276年)
夏良胜生五子,于大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8月,己酉年,夏良胜由山西平阳府聚结洪洞县,奉朝廷征调,迁徙至凤阳府亳州东40里观塘刘集大夏庄及开封府永城县西45里酂县城(也写作邞城)南街路西。
太始公夏良胜配两房夫人,太始公与二夫人及三子三公占籍亳州刘集夏庙村大夏庄,太始公夏良胜墓在亳州观塘刘集大夏楼(现夏庙村)南夏林,有碑记。长夫人与长子通公、五子旺公居永城县酂县城,旺公墓址在永城县酂城镇西南夏竹园(现夏庄村)东南浍河北岸的南肖庄电管站附近的夏林堂,已平坟,碑记文革期间损毁。据亳州老人说,通公、福公葬在亳州大夏楼,四子福公占籍不详。
《永城夏氏明﹒清康熙乾隆道光族谱》残本有“自太始公生始公”“始祖公讳旺”的记载,充分证明夏良胜为太始公,通公、二公、三公、福公、旺公为一世祖。据太始公墓前碑记记载,亳州、永城、宿州、商丘、邳州、颍上、夏邑等地夏氏族人,共尊夏良胜为太始公。
亳州永城夏氏世系如下:
太始公:夏良胜。
一世祖
长子通公,占籍永城,居酂县城,后裔生国玺、京璧二子。
次子二公,疑居西乡商丘李口夏楼。
三子三公,居亳州观塘刘集夏庙村大夏庄,生文、武二子。(太始公墓地在此,三公墓在太始公墓左首,已平坟)。
四子福公,占籍不详。
五子旺公,字其昌,配何氏,居永城西酂县城西夏竹园,生元忠、从忠、允忠、治忠、君忠五子。
君忠名讳失传,按家谱编修常规,名讳失传的始祖以“君”字代替。
二世祖
亳州:文,生诗。
武,生征。
永城:元忠,生长子宗寅、次子××,居会亭南至夏桥里一带。
从忠、有叙。
治忠,有叙。
君忠,失叙。
宿州:允忠,生范、典,允忠外迁,占籍宿州东北柳沟集。
三世祖
亳州:诗,生祥云、祥瑞。
永城:宗寅,生温、良、恭、俭、让。
宿州:范,生荣昌、荣立。
四世祖
亳州:祥瑞,生汤宝、汤怀。
永城:温,生顺、魁,居会亭南。其后裔居住在夏邑县会亭南夏楼至永城市裴桥镇夏桥一代,温公墓在马牧镇夏庙村夏堂林庄西,已平坟,原有碑记,1975年被拆走修桥。
良,配石氏,生××,居棠林。
恭,迁萧县,生招,居萧县锦川桥。
俭,生景哲,居柳涧集黑楼。
让,生文海、清、祥、兴、贵,居夏竹园。
宿州:荣昌,生景祥、景泰,居宿州柳沟集。
商丘:权,迁西乡商丘顺河集,旺公之后,疑四世。
五世祖
亳州:汤宝,生同。
永城:顺,生仲成、雄、林,居北庙棠林。
××,配王氏,生绶、润,居棠林。
景哲,生爵,居黑楼。
文海,生震,居三官庙。
宿州:景泰,生清本,居宿州柳沟集。
注:本谱夏氏历史溯源以永城21世夏浚钟根据《永城夏氏族谱明·清康熙乾隆道光》两部残本原始记载的内容为准,其他与本谱有冲突者皆为谬误。
撰文考证:
永城夏氏21世夏浚钟
宿州夏氏22世夏忠联
2021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