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须口传身授的笔法没失传!书论和墨迹中便有书法的九阴真经

书法传承了几千年,到我们这个时代,却逐渐没有良师指导,真正的用笔法去哪里学?古人书论和墨迹就是教科书生疏了。关于书法有很多的疑问没有标准的答案,毛笔为什么要做成圆的?既然做成圆的了,书写又那么讲究藏锋,退笔不是更适合书写吗?为什么还要有个尖?

传说中的王系书法,有没有相当于武林《九阴真经》的书法绝学?得到这种书法真经是不是就可以独霸书坛,写成王羲之第二?

王羲之远宦帖

其实所有问题都是围绕着用笔产生的,悟到了用笔的真谛,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可惜的是,几千年的传承,没有了系统的、标准的法度。致使书坛乱象丛生,把文字用各种另类的艺术表现形式呈现出来,还美其名曰创新。结果是弄成邯郸学步,形同四不像。

书法是有法的,这毋庸置疑。并且这种用笔之法是千古不变的,赵文敏曾经说过:“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相传”。用笔的基本原理是统一的,不同的只是对表现形式。

赵孟頫与鲜于枢尺牍残本

比如说,书法中“肌肤之丽”的原则下,就注定了行笔要用中锋。中锋行笔,便可以骨含肉中。如果不能中锋藏锋,犹如伤肌断骨,不能成立。董其昌言“提得笔起”,便是用笔之锋,构字之筋骨。

所以才有王羲之所说“欲书先构筋力,然后装束”,才有徐浩说:“初学之际,宜先筋骨”。他们都是最好的老师,说的都是学习书法的秘笈。凡有古代书法先贤留下来的书法理论,都是我们的教科书。

颜真卿自书告身书局部

有了筋骨,象颜真卿那样多一点肌肉,反而显出敦厚迟重;象柳公权那样少一点肌肉,反而透出矫健凌厉。或者如赵文敏美肤书生,或如欧阳询佩剑侠客。

骨肉得所,才可勉强成立,会用中锋,才算书法入门。其他的各种不同,都通过“疾、涩”二字来装束。八法、五势、九用都是在中锋用笔的前提下,或趋于疾,或趋于涩,衍生出来的手部、笔头动作。

卫氏和南帖

也因为如此,大小楷书,装束笔法不尽相同。篆、隶、楷、行、草用笔,也略有差异。面壁而书与平放桌面而书用笔也各有千秋。如此变化多端,却跟一篇散文诗一样有一个统一的纲领,这就是千古不易的用笔原则。

装束之法是形成各家风格的用笔方法,这便是那些只可以“口传身授”的《九阴真经》。蔡邕叫它《九势》,卫夫人叫它《笔阵图》,王羲之叫它《笔势论十二章》,欧阳询叫它《八诀》,李世民叫它《笔法决》,张怀瓘叫它《用笔法》。

蔡邕熹平石经 局部

这些书学宝典,虽然文字表述各不相同,但是根据、原则却都是一样的。最可喜的是越接近现代,越容易理解。说不定,后来的每一篇都是对于前代文章的解释。中国的文字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逐渐发生着变化。这就需要及时解释、总结,以便于当代的理解运用,以及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只写过碑帖的人,可能体会不到什么是笔法。在他们的眼里,用笔把字写得如同出于同一个模具,便是极大的功夫。他们掌握的只是当今流行的“画字”,因为碑帖里没有笔法,只有刀法。只有透过刀法体会用笔之法,当然,这些都是“装束”之法。

欧阳询 行书 千字文

但是能够透过刀锋看笔锋的人,也一定是掌握了用笔原则的人。因为碑帖中没有用笔法,其实不适合初学者学习,更适合掌握了用笔法的人用来结构字形。笔法只在墨迹本法帖中,所以清初诗人冯班说:“贫人不能学书,家无古迹也。然真迹只须数行,便可悟用笔,间架规模只看石刻亦可。”

目前的事实是,既没有墨迹真迹,又没有良师指导。有个书友在评论区留言,“道理都懂,但是去哪里学用笔?没有真正的书法家指点,只能自己瞎琢磨!”也告诉他,也告诉所有真正想学书法的所有朋友,首先可以去古书论中找,其次可以去墨迹本法帖中找。

柳公权 集字心经 局部

读古人论著需要古文功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按说,如果想研究书法,就一定要过这一关,这也是增加自己儒学修养的途径。墨迹本虽没有原帖真迹,可是如今有的是高清印刷本,虽不是真迹,也算下真迹一等,能表现真迹的细微之处了

(0)

相关推荐

  • 临帖要首学王羲之

    每个人的审美偏好.学书经历会有很大的不同,但临帖从王羲之开始,回到王羲之.再出发.再回到王羲之以至无穷,这样的一个临帖的路径.方法,是多数学书人都要走的 历史上的书法家,通过临学王羲之字帖,得之大益的 ...

  • 欧楷真迹

    甘肃出土一件欧楷真迹,只剩200个字,原来欧阳询是这么写字的! 阿雅学长关注今天00:35大图模式对于没有学过艺术的朋友对于书法的审美往往是不够全面的,这种不全面主要体现在只能欣赏一些"平直 ...

  • 全世界仅存的“颜体”真迹,现藏于日本,曾在圆明园中被联军抢走!

    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有一段话 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 意思是说如果一件书法,在笔画上写法一致,没有变化,千篇一律,并且每个字排列得极为规 ...

  • 神品 | 超清单字完整版:最得王羲之笔法真谛者惟有此人此卷(三)

    <书法课程> 见诸笔墨|达于心灵 不可一日无此君 文化核心|中国书法|最高艺术 神品 | 超清单字完整版 最得王羲之笔法真谛者惟有此人此卷(三) --陆柬之<文赋>   [简介 ...

  • 需要口传身授的笔法不是没了,古人书论和墨迹中有书法的九阴真经

    书法传承了几千年,到我们这个时代,却逐渐没有良师指导,真正的用笔法去哪里学?古人书论和墨迹就是教科书生疏了.关于书法有很多的疑问没有标准的答案,毛笔为什么要做成圆的?既然做成圆的了,书写又那么讲究藏锋 ...

  • 口传身授是非遗传承之特点,良好的师徒关系是其根本

    武术属典型的口传身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师徒关系在武术发展的任何时期.任何门派的传承中都起到了根本作用.师徒间情感融洽.相互关爱.相互珍惜以及细致入微的日常爱护.技能引导,才能进行武术最主要.最本质的行 ...

  • 陈氏太极拳小架名家陈伯祥先生给弟子讲解太极拳的阴阳开合,口传身授!

    武术人 46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名家简介]陈伯祥,男,汉族,1944年3月出生,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十八世.陈氏太极拳第十代传人,陈伯祥先生受家族历代尚武练拳之风熏陶,自幼就随陈鑫之入门弟子陈克忠系统 ...

  • 传习录‖44.练推手必须“口传身授”

    口传身授 --节选自<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马长勋口述,王子鹏整理 刘老师(刘晚苍)过去经常讲:文,要口传心授:武,要口传身授.为什么呢?理论讲的再好,你不和老师一起推手,不能真正了解太极 ...

  • 练功习武,口传身授和网络教学哪个效果更好?

    白猿新新 搜索 : tongbeiketang 微信.快手.抖音同号 白猿新新 大家好,我是大家的朋友白猿新新.欢迎来到"白猿武道"公众号,做为传统武术的拥趸,您可曾有过以下几个问 ...

  • 他被誉为书法神童,字体老辣俊丽,笔法古朴丰润,功力比肩中书协

    前言: 毛笔书法中讲究中锋行笔,"用笔如调生马驹",钢笔书法同样重视运笔的正确性,如果握笔过紧,僵硬,转折或运笔时笔尖一侧着纸,就容易挂纸,难 写流畅.正确的握笔方法是松紧适度,使 ...

  • 重新认识书法 (提要)之口传手授3

    ---读古代书论揭示书法的笔法 唐代以后笔法失传 晋唐时期是书法笔法形成.发展.传授期.这一时期虽然有着一定的因时因地因人的局部调整和改善,但整体上用笔的核心理念和技法应该没有太大的变动,只是不断完善 ...

  • 重新认识书法 (提要)之口传手授2

    ---读古代书论揭示书法的笔法 笔法的传承谱系 中国古代没有现代的学校制度,很多技艺的传承都是以师徒口口相传来传承,自然是各秘其技,而且很多都是在亲属之间相传,如所谓的传男不传女之类.中国古代书法传授 ...

  • 重新认识书法 (提要)之口传手授1

    秘不外传的笔法有没有 我们研究书法,离不开研究古代文献,再结合当下的技术,来解读古人,这也就要求我们要理解古代的文化,理解古人的思维模式,我们前面大概论述了一些古代的文化常识,这对我们理解古代书论非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