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尊重老师
编者按:本文写于2014年4月12日,那时我还是个学生。
所有的的职业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贵贱之分,只是在不同的社会评价之下,主要是钱多钱少权大权小的问题。曾经有个笑话,领导都出车祸了没关系,但是突然有个清洁工生病了,整个单位的人都着急。
当学生这么多年,见过很多老师,包括大学的教授,还有很多学师范的同学。从小到大,我应当如何和老师相处?这样的疑惑,断断续续的逼着我去思考。这里我首先要声明一下,我非常尊重老师,至少没有作出不敬的行为,如有冒犯,接受批评。
刚入学的时候,妈妈就教育说到学校要听老师话,这个信条估计我会传给我的下一代。尊师重教是我们很古老的传统,天地君亲师,地位是够高了。为什么会有老师这个群体,我猜可以用社会分工来解释,就算有文化的人也不能一步一步的去教育子女,更不用说那些没有文化的人了。而在中国古代,读书和做官是分不开的,倒不是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博取功名,而是即使优秀的人也要通过这个途径才有机会去展示聪明才智和实现理想,学而优则仕我不赞成,但在那个年代,这就是上行的规则。在这种背景之下,老师被尊敬也是应该的,毕竟老师也是读书之人,甚至可能将来也是为官之人。总之,即使是穷酸书生,也难说不会暮登天子堂。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我们的学习过程当中,老师承担了巨大的责任,从刚开始的手把手、无数的重复开始,一步一步的带着学生学的知识。小学的老师更多的是把基础的知识传授给我们,从汉字、算术到小学生作文、应用题。最近就有好多同学去小学实习,未来的老师们,辛苦了!我妹妹现在也是小学生,假如让我给老师提建议,那么我肯定想说,不要给我妹妹布置太多作业,假如妹妹考试成绩不好也不要责难她,我要我妹妹开开心心的成长,我不赞成给小学生太多的压力,无忧无虑的成长,不要想的太多。我妈妈常说小孩子是最自在的,自在,是心灵未受过多的扭曲。
当我们走远的时候,不要忘记,曾经受过的恩德。经常想起那些忘记名字的老师,不是你们,学生走不到今天。
在中学,美好的回忆大过痛苦的破事,破事不想多提。记忆中,对初中班主任朱老师和高中班主任王老师充满感激,这两位班主任都是教语文的,非常的受教。朱老师非常的帅气,当年真真是人到四十一枝花,如果小学知识懵懂的背书包上课,那初中的课堂,朱老师教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不能说是正确,但是这是在中国,很多都是别无选择中的选择。朱老师教的很多知识可能已经忘了或者化为其他知识的基础,但是这份底色他替我打上了,教育在这个意义上,真的是影响深远。二十几岁看的书可以用上一辈子,十几岁时候接受的人生信条,这辈子可能也难忘,也算是骨子里的东西了。也是从高中开始,老师的个人魅力非常影响我学习的兴趣,这不是矫情,而是我自己的缺点。
帅气的朱老师,当然王老师也不错啦,初中的语文课,听的是响水普通话,高中的语文课,听的是普通的普通话了。王老师语言功力很深,讲课的时候,就像在表演,抑扬顿挫,声音非常好听。谈到高中,还想感谢孟老师,我还记得孟老师说话过,她最不喜欢学生叫她化学老师,听的烦死了,叫老孟、小孟都行,就是不喜欢听化学老师这四个字。这里要自我批评一下,高中的我真的太懒了,太懒了,连曹老师都看不下去了。高中的时候,父母老师都非常看重成绩,现在想想,我是心存愧疚的,不够优秀,辜负了期望。
无须扬鞭自奋蹄,这在小学到高中是很难做到的,老师们苦口婆心的劝着管着,大学就不一样了,想学学,不想学不学,老师也只是点到为止,很少找学生谈话,几乎不会让学生难堪,考试除外。
教学相长是我对大学课堂的认识,学问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老师和学生在知识上不再是绝对的高低多少,就我认识的好多朋友,在许多方面可以与老师平等对话,甚至居于上风。据说在北大开讲座是要有勇气的,讲的不好,是会被赶下来的,浪费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我在大学的课堂上,偶尔会质疑老师,这绝不是不尊重老师,而是相长,大家也不愿意学到错的知识,而且有的是老师的无心之失,我指出来也是帮助,但是我也很小心翼翼的指出,毕竟我还是学生,如果没有很大的把握,我也不敢,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大学的知识,我认为绝不是靠老师教出来的,大一时杨建老师说过学习法律,老师要带着学生到殿堂门前,进不进得去,靠自己。老师把为学的方法教给我了我们,能否成学,老师也管不了那么多。
在大学听讲座的时候,更为许多老师感动,好多上了年纪的老教授站着讲课,一讲2个小时,还热情的为学生们答疑,其实也就是一面之缘,但是竭尽全力。有的教授在讲座开始还深深鞠躬,这份学人精神,深深敬佩。在老师的群体中,默默无闻的居多,但这默默无闻实则为教育奉献了一生的精力,可能桃李天下的时候,已经老去或者离世,但文化的传承是不朽的,百年树人,老师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老师们也都是普通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记得邓正来先生在南师作讲座的时候,边讲边抽烟,这是他的习惯,做学生的,只能尊重,求学之人,以尊师重道为先。
最后想说一句,老师们辛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