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处保留了4000年前地震灾害的遗址——喇家遗址

  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部,有一个面积约60平方公里的三角形盆地,黄河从中穿流而过,它就是官亭盆地,盆地内海拔在1800米左右,是青海省地势最低的地区之一,也是全省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之一。历代官府在此设立驿站,故名之“官亭”。在古代,官亭是从中原进入青海的第一站,就在黄河河沿至今还保留有“临津渡”遗址,这可是自古以来名气很大的一个渡口,是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当年隋炀帝西征吐谷浑便从此渡口进入青海。另外在盆地里发现的胡李家等遗址,属于仰韶文化。也就是说早在6000年前,古代先民便入住官亭盆地,就新石器时代而言,这是进入青海的最早的居民。因为官亭雄踞交通要冲,是青海名副其实的“东大门”,自古以来,地位非常重要,又加上盆地内文物古迹众多,民风民俗独特,所以官亭真可谓是人文荟萃底蕴厚重之地。

  在官亭众多的文物古迹中,现如今名气最大的当属喇家遗址。喇家遗址位于官亭镇喇家村,因此得名。喇家遗址是个既古老,又年轻的遗址。说它古老,它有4000年的年龄,说它年轻,是因为人们真正科学认识它仅仅短短的七年,考古学上把4000年左右活动在甘肃、青海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称为“齐家文化”。喇家村齐家文化遗址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不要小看这个面积,我们足可以和中国文明腹心地带伊洛河地区的遗址做个对比,这里因发现了二里头等文化而享誉中外,并被科学家认为是中国早期国家——夏朝活动的核心地带。在4000年前,伊洛河地区古文化是龙山文化,这儿面积最大的遗址也就是20万平方米。而遗址面积的大小是反映文化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当今,许多学者认为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与冶金技术的发展,并称为文明产生的三大标志。因此,我们认为4000年前的喇家遗址所代表的齐家文化与中原的龙山文化是并驾齐驱的。考古学家王仁湘、叶茂林等先后在喇家遗址发现了中国第一大磬——黄河磬王、中国第一玉刀,足可反映这里王权的产生、技术的先进。因此,考古学家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这是齐家文化时期地区的权力中心。其地位可以和当时中国大地上的任一文化相媲美。

  定格的史前灾难瞬间

  喇家遗址位于官亭镇喇家村,今天的喇家村是个有500多人口的土族村庄,在村庄之下就是喇家遗址,遗址的面积实际上比今天的村庄规模还要大。6年来,考古学家叶茂林带领他的队伍一直在进行发掘研究工作,而他们发掘研究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村庄的边缘地带,而这里多是村民的耕地,发掘时负面效应较少。根据喇家村现有的人口和喇家遗址的规模,你可以想像,喇家遗址的人口肯定在500人以上,这可不是个小数目,要知道,在4000年前,根据科学家们的推算,许多遗址只有不到100人的规模。喇家遗址坐落于黄河之缘,这绝非偶然。黄河造就中华民族浩浩的历史,实际上黄河也塑造了我们赖以生息的大地。在黄河上游,由于河流的切流和地质构造的共同作用,在河流所经之地,形成河流和峡谷相互交替的一种非常奇特的地貌现象,有人称它为“串珠状盆地”,比方说龙羊峡——贵德盆地——李家峡——循化盆地——积石峡——官亭盆地。这种地形特点,一旦到了特大洪水,就可能发生流水不畅的问题,加重洪水的危害。当然就现今而言,青海段的黄河谷地发生洪水的概率是小之又小;同时在黄河两岸形成一些高低不等的平缓台地,这就是河流阶地,就官亭盆地而言可以辨认的河流阶地有三级,而喇家遗址和现今绝大部分的村庄都坐落在河流阶地二级阶地上,而二级阶地是盆地内最发育的阶地。在这个阶地上人们有大片的良田,比较近的水源。就在这么一个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沛和光热充足的喇家村,得益于优厚的地理环境,在4000年前,形成了一个西北地区规模少有的大型聚落遗址——喇家遗址。现今的喇家村位于黄河的二级阶地上,高出河床20多米,距离黄河足有1里路,静静的黄河,如今令人联想到的更多的是赋予,黄河赋予盆地内千千万万的土族儿女灌溉之利,谁都不能否认黄河是母亲河,但在公元2000年喇家遗址的考古发现,向人们展示了另一幅画面,黄河的泛滥,曾经冲没了盆地内灿烂的文明。

  2000年,考古学家王仁湘来到了喇家遗址,在遗址东北角的高地上,发掘出4座齐家文化房址,令人吃惊的是在3座房址内发现了人骨遗骸,更让人震惊的是在4号房址里发现了14具人骨,屋内一角5个拳头大的小人头拥在一起,一位成人挡在前面,双臂护着惊恐的小孩;而在相对的方向,一位母亲,依偎在墙壁上,全身缩成一团,怀里紧紧抱着一名婴儿。此情此景让人震撼,什么原因夺取了这些喇家先民的生命?王仁湘请来了北京大学的夏正楷教授,夏教授是一位环境考古专家,他发现在这些房址的地层里,都有一层棕红色黏土,棕红色黏土中夹杂着波状沙质条带,棕红色黏土和沙质沉积物说明它们是黄河洪水的产物,因为沉积物中悬浮总体占90%左右,只有黄河的漫洪沉积才能带来这套沉积物,因此夏教授确定黄河的异常洪水事件是造成喇家遗址毁灭的主要原因。夏教授在官亭盆地的河流二级阶地上发现棕红色黏土和沙质沉积物广有分布,而且在距今4000年到2750年间,盆地内黄河洪水曾经泛滥了数十次,这段时间是洪水多发期,而喇家遗址早在洪水初期即被淹没。

  夏教授进一步在遗址地层发现了地裂缝数十处,它们宽4—5厘米,埋在地下0.5—2米,裂缝断面呈楔状,上宽下窄,向下逐渐闭合,其上被棕红色漫洪堆积或灰白色山洪堆积所掩埋。夏教授敏锐地感觉到这是一次大地震所留下的遗迹,根据地裂缝中充斥了大量的细沙,以及齐家文化的陶片等遗物,推断地震发生在洪水之前,而且地震和洪水不会间隔太长时间。至此,喇家先民死于非命之谜终于真相大白。喇家遗址以保留了中国惟一的4000年前罕见的地震、洪水等灾害遗址而蜚声中外。2001年6月喇家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而夏正楷教授和叶茂林研究员的研究结果《青海喇家遗址史前灾难事件》2003年6月也发表在中国顶级的学术刊物《科学通报》上;而发掘的喇家遗址的灾难现场也被有效地保护起来,2005年在灾难现场建起了博物馆。

  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

  从1999年以来,每年秋季喇家村民忙着秋收时,也正是考古学家积极开展工作的时间。六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学家叶茂林一直辛勤耕耘在喇家遗址,天道酬勤,上天也会偏爱耕耘不辍的人,喇家遗址的重要研究结果接踵而至,其中许多结果走向了国际,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

  2002年11月22日,考古学家们在喇家遗址东部平台上进行挖掘工作,这个平台非常特别,在它的齐家文化地层里发现了硬土面,这意味着这里曾经有很多人集体踩踏,是一个广场。在这个平台的北部,曾经发现有聚落祭祀遗址的痕迹。22日的工作就在平台的北部。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蔡林海发掘出了一个橘红色陶碗,这种陶碗在喇家遗址随处可见,很是普通,不平凡的是,倒去碗中的土,竟发现是白色面条状的遗物,已经风化,只留有薄薄的表皮,但面条状的形态依旧,有几十厘米长。经验丰富的叶茂林研究员迅速将面条状遗物放回碗中,将土原封不动盖好,做些简单的处理,带回北京后,叶茂林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吕厚远研究员做了古植物学鉴定,吕厚远研究员利用一种叫植物硅酸体的技术识别出这团面条状遗物,的确是食物面条,但并不是用今天我们所用的小麦面粉做出的面条,而是用粟与少量的黍制成的,形象地说,它是一碗杂面面条。所谓的植物硅酸体技术,就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根系吸收了硅,它们以水合硅的形式积淀在植物的组织细胞中,并聚合成各种形态的蛋白石矿物,这就是植物硅酸体;它一般在原地沉积,可以长时间保存,不同的植物类型有不同的植物硅酸体,因此利用植物硅酸体就可以区分植物的科、属甚至种。

  专家们估计,这碗面条可能是用来祭祀的,放在广场祭祀处,地震发生了,陶碗倒扣泥土之中,使陶碗密封起来,隔绝了空气,故而面条被很好地保存下来。真是幸运呀!梦魇般的地震摧毁了一切,却为我们保留下了一碗珍贵的面条,这可是一碗4000年前的面条!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英国《自然》杂志在2005年10月,刊发了叶茂林和吕厚远的研究结果。这是对他们数年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喇家遗址价值的展示。

  谈起自己的工作,叶茂林却很谦虚,他是这样说的:“这些年来,喇家遗址差不多每年的发掘都有一些新的发现和新的进展,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喇家遗址重要,它的特殊埋藏现象和特殊保存环境,它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宝贵的遗存,只要一动土,就有可能出现特别的新发现。我们的工作只是顺应了实际情况而已。”

  2005年秋,叶茂林和他的同事们又来到了喇家遗址,开展研究工作。这次他们在喇家遗址东北侧,发现了喇家遗址齐家文化的后续文化——辛店文化,据此来看,4000年前的那场可怕的大地震和随后致命的连续的大洪水,并没有完全消灭喇家先民们,其中相当一部分人活了下来,并在随后同更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顽强的搏斗。但可怕的灾难对官亭盆地的史前文化影响是巨大的,在大约4000年前,盆地内的齐家文化达到鼎盛,但经过地震和一系列洪水之后,文化聚落规模和密度变小,文化面貌走向下坡路。古代的教训在今天同样有效,我们要认真面对环境变化,如果我们掉以轻心,喇家遗址就是我们活生生的样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