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渠道日薄西山?
近期,在走访市场与化妆品同仁交流的过程中,发现有些人持有这样一种悲观论调:CS渠道已是夕阳渠道,日薄西山。
今不如昔,他们感叹;生意难做,他们抱怨。
毫无疑问,CS渠道是中国化妆品的根基渠道,如今的本土一线品牌,无一不是诞生于CS,发轫于CS,发展于CS,壮大于CS,以CS为基地,攻城拔寨,与外资品牌同台竞技,与CS渠道相互成就市场主流地位,与百货、超市等渠道三分天下有其一。
近些年来,电商、社交电商等新兴渠道的冲击,以及主流消费群体的迭代,CS渠道红利日渐消退,市场份额有所下滑,陷入滞涨迷途。
但是,CS渠道真的就日薄西山了吗?
如今的CS渠道,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生死疲劳。
四川多个CS店反馈,今年开年以来特别感受到客流下降非常严重,特别是三八、五一档期,客流陡然下降20%以上,太恐怖了。
知名营销专家吴志刚这样判断,化妆品店迎来了近15年来最艰难的时刻。
而在笔者走访市场的过程中,2019年可能是CS渠道生意最难做的一年,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CS渠道今天“生死疲劳”的境地?
首当其冲的是,客流分流,四面楚歌。
在以前,CS渠道是很多本土品牌的唯一渠道,是本土品牌成长和发展的沃土和摇篮。那个时候,品牌和渠道双方是同一条战壕里的“盟友”。
而现在,品牌流行做全渠道,鸡蛋不再放在CS渠道这一个篮子里。品牌全渠道战略,特别是CS渠道主营品牌全渠道战略,如果没有平衡好渠道之间的利益,便会导致一条街上往往有N个商家在卖某个品牌的货,更致命的是,这些货品的价格和销售力度不一,这样便成了变相的窜货。
CS渠道的客流被线上电商、社交电商各平台和线下各竞争商家一点点截流,濒临枯竭,釜底抽薪。
其次是,CS渠道价格体系的坍塌。
为了吸引客流,各品牌间,各门店间的价格战变得越来越激烈,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大力度的暴力促销已成常态,透支了消费者的消费潜力,CS渠道的利润空间所剩无几,以致陷入卖不好不赚钱,卖得好也不赚钱的尴尬境地。
更有甚者,不少品牌在线上渠道玩起了史无前例的超级大促,价格见底,有的甚至比CS渠道的进货价还低,CS渠道为了争夺流量,不得不降价换量,以致恶性循环。
再次是,货不对板,被主流消费群体,特别是年轻消费群体抛弃,而失年轻人者失天下。
如今,主流消费群体迭代,在货品方面,CS门店是什么货赚钱就卖什么货,是店老板或店员想卖什么就卖什么,而不是消费者想要什么就卖什么,以致门店货品与消费者需求脱节,把主流消费者“驱逐”店外。
而未来,CS渠道中的产品区隔只会越来越难,运营成本只会越来越高,消费需求只会越来越具个性化。
对于CS渠道而言,搞清楚我的真正的用户是谁,高价值用户是谁,我的用户究竟在哪里,我能为我的用户提供怎样的产品和服务等这些问题,生死攸关。
CS门店要做的,是找准自身定位,打造差异化,清楚自己真正的用户是谁,为消费者提供区别于其他渠道的独特价值。
那么,品牌商怎么做?
一是,摒弃“割韭菜思维”。
各渠道之间的利益必须要取得一个动态的平衡,价值对等。把CS渠道当作“韭菜”来割的,到头来终究会被CS渠道抛弃。
二是,品牌驱动。
与CS渠道一样,品牌商也要思考,我的用户是谁,我的用户究竟在哪里,我能为我的用户提供怎样的产品和服务,如何提供等问题。渠道驱动的时代已经远去,品牌和产品驱动的时代已经到来。渠道驱动只是一时,品牌驱动才更为长远。
三是,与CS渠道结成命运共同体。
品牌商与CS渠道实现销售,获得回报的利益完全一致。品牌商和渠道之间不是你我算计的对手,不是你赢我输,你赚多我赚少的零和游戏,而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命运共同体。
CS渠道已是夕阳渠道了吗?
主流品牌,特别是本土主流品牌在CS渠道的市场份额还占据着大半壁江山,主流渠道孕育主流品牌,反之,主流品牌成就主流渠道。
而据笔者所知,大多数本土品牌在CS渠道仍取得了不错的增长,成绩斐然,之于他们而言,CS渠道仍然是赖以生存、发展和壮大的战略渠道。他们专注于CS,深耕于CS渠道,CS渠道也给予了他们丰厚的回报,例如北极泉、伊贝诗等等。
CS渠道在周期探底,这一波,市场份额在下降;下一波,可能就会反弹上升。
在悲观者眼中,CS是夕阳;在乐观者眼中,CS是朝阳。
在守旧者眼中,CS是夕阳;在进取者眼中,CS是朝阳。
在失势者眼中,CS是夕阳;在取势者眼中,CS是朝阳。
没有夕阳的渠道,只有夕阳的品牌。
愿CS渠道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