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秀典雅,爽劲大气——萧朗 百幅牡丹芍药分享
萧朗(1917—2010),中国杰出的美术教育家、中国画家。萧朗自三十年代末拜著名画家王雪涛为师,随王雪涛研习书画达十余年,同时得到齐白石、王梦白、陈半丁等人的教益;他的花鸟画多属于小写意画法,艺术语言洗练自然,形象简括生动,风格秀润清雅,色泽丰富多变,淡而不薄,洁净明艳。
1-牡丹小鸡 1959
2-双色芍药彩蝶图 1961
3-牡丹水仙 1961
4-牡丹草虫 1961
5-芍药 1961
6-双色芍药蜂蝶图 1962
7-芍药草虫 1962
8-牡丹草虫 1973
9-牡丹公鸡图 1973
10-二乔 1977
11-牡丹草虫 1977
12-墨牡丹 1977
13-春韵 1977
14-临风 1978
15-牡丹蝴蝶图 1979
16-余香滴露 1980
17-牡丹草虫 1981
18-雨后牡丹 1981
19-双色牡丹 1981
20-牡丹草虫 1981
21-国色 1982
22-二乔 1982
23-一朵倾城醉未苏 1982
24-花丛 1983
25-牡丹草虫 1983
26-一朵倾城醉未苏 1983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27-牡丹 1984(1)
28-芍药 1984
29-牡丹 1984(2)
30-国色 1984
31-牡丹 1985(1)
32-牡丹 1985(2)
33-牡丹 1985(3)
34-牡丹 1985(4)
35-牡丹 1985(5)
36-牡丹 1985(6)
37-开残芍药更无花 1985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38-牡丹 1986(1)
39-牡丹 1986(2)
40-牡丹 1986(3)
41-牡丹 1986(4)
42-牡丹 1986(5)
43-牡丹 1986(6)
44-牡丹 1986(7)
45-国色 1987
46-牡丹 1987
47-富贵 1987
48-天香 1987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49-蜂飞蝶舞 1988
50-牡丹草虫 1988(1)
51-牡丹草虫 1988(2)
52-芍药草虫 1988
53-红芍绽香苞 1989
54-牡丹草虫 1989
55-芍药 1989
56-蜂飞蝶舞 1989
57-富贵白头 1990
58-牡丹草虫 1990
59-酣醉 1990
60-牡丹草虫 1991
61-牡丹草虫 1994
62-牡丹 1995
63-芍药 1995
64-花神 1995
65-牡丹草虫 1996(1)
66-牡丹草虫 1996(2)
67-瑞云红 1996
68-一瓶芍药当荷花 1996
69-花神 1997
70-天香 1998
71-牡丹草虫 1998(1)
72-牡丹草虫 1998(2)
73-牡丹草虫 1998(3)
74-牡丹草虫 1998(4)
75-牡丹草虫 1998(5)
76-牡丹草虫 1998(6)
77-牡丹草虫 1998(7)
78-牡丹草虫 1998(8)
79-牡丹草虫 1998(9)
80-牡丹草虫 1998(10)
81-牡丹草虫 1998(11)
82-牡丹草虫 1998(12)
83-红芍绽香苞 1998
84-芍药草虫 1998(1)
85-芍药草虫 1998(2)
86-芍药草虫 1998(3)
87-芍药草虫 1998(4)
88-芍药草虫 1998(5)
89-芍药草虫 1998(6)
90-芍药草虫 1998(7)
91-芍药草虫 1998(8)
92-芍药草虫 1998(9)
93-素香 1999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94-牡丹草虫 2000
95-牡丹香散一帘风 2000
96-花神 2001
97-红芍绽香苞 2001
98-比翼双飞 2003
99-牡丹草虫 2007
100-国花牡丹 2008 (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藏)
附:
萧朗:怎样学习写意花鸟画
在我们从事中国画教学的人当中,总是有一些人在有关的绘画技法上对学习者高谈阔论,将技法神秘化到了高不可攀的地步,总是让学习的人听不懂,摸不着,起不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而我们的先人却不同,他们写的技法简单明了,稍有文化的人都可能从中了解到一些东西。如芥子园,高松竹谱,近人胡佩衡的山水入门等等都成为学画者的老师。为什么现在的人反倒讲得神乎其神,我总觉得是故弄玄虚,为的是显示自己有多大学问,不如此不能唬人。因此我认为,教学生应让学生听懂,而不能把学生搞蒙。
对于初学花鸟画的学生,我会不厌其详地教他们,一遍不行,再教一遍,两遍不行,再教几遍,直到教会为止。每期学生都送给他们画稿、范画,以备他们日后练画之用。但对那些功成名就的老学生们,意思就不同了。我鼓励他们的努力,但对他们的缺点和创作不足,也直言不讳,但说过三次仍不改正者,就不好再说什么了。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学习方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值得重视和研究。一旦确定了学习目标,方法就成为成败的重要因素。孙(其峰)老师总结出的:“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方法是非常科学的。我也常给学生讲“要抢占制高点”。艺术技巧是触类旁通的。你在一个点上把它弄精了,就达到了一个高度。可以带动其它的点,而后就是整个面的提高。这样学习起来效率才会高。学习周期才会缩短。
你拜过许多高师,这很好。我认为一位画家的成功之路,除自己勤奋外,还必须转益多师。拜师学艺是中国传统的学习方法,前人讲究“师傅带徒弟,把手教习,口耳相授”,所谓“登堂入室,因材施教”,这样教出来的“入室弟子”大多得到真传实教,是谓“嫡传门人”。教育效果虽佳,惜人数太少,甚至是“一门单传”。稍有保守,即成绝学。民国后的学堂教育,一位先生教几十人的大课,人数多了,但容易只讲些常识性的东西,先生叽里呱啦地讲了一大套,没讲多少真格的东西,学生听得云山雾罩,却不知入门蹊径,实在受益无多。因此,我主张学堂要上,高师要拜。
当代名家要学,高师要拜。古代名家名作更要认真学习。一个朝代几百年,就传下十几位或几十位名家,个个都不简单,幅幅名作都有非凡之处,千万不要看轻。画花鸟画,尤其需要常年不倦地学习古代名家,常学常新,一边学习,一边创作。
写意花鸟画的学习,最好途径是临摹,可十遍或几十遍的临,以临像或乱真为准,其目的是提高画面水平。
画画好纸次纸都要用,不能择纸,不能总像有人对着灯光或阳光检查纸的品质。王雪涛先生说过:笔单来了,人家送一卷纸给你,纸不好就不画了?各种纸都要适应。《阿肥》我就是用广西产的一种沙皮纸画的,那种纸原本是用来包装东西的,居然能出不错的作品。
学习写意花鸟画最好从写意入手,不要从工笔入手。其中间可以插学工笔画,其目的是了解自然结构,以解决写意的“所以然”。田世光就很高明,他叫田镛先和王雪涛先生学习写意花鸟画,而后再从事工笔画事业。
经常有学生问我,“我什么时候才算画出来呢?”我说:“只要会苔点了,你就算画出来了”,这画中的苔点别看简单,应用起来的确很难。因为它是东西,又不是东西,点在画里是别有意味的。点得好,可以使你的画意境深远。点得不好,它什么也不是,还会使你的画崴泥呢。
有学生问我:“画画时应怎样握笔?是站着画好,还是坐着画好?应该先画哪些,后画哪些?”我认为只要把笔握住了,别脱手就可以了。画画时,你自己觉得什么姿势舒服,就是什么姿势好。你觉得什么最好画,就先画什么。
(写意花鸟画中)花学会了,叶子难画;叶会画了,枝干难画;枝学会了,草难画。最难的是草,如果会画草了就“毕业”了。
学画要放平心态,先别着急画那些活物,可从花卉画起。画花宜从单瓣花的茶花入手,茶花系中型花中的五瓣花,简明大方,容易掌握,可按我教材上标出的笔顺练习,练笔练墨练色,久而久之,就会画单瓣花了,进而学画复瓣花,这样各种花卉的画法就迎刃而解了。
初学花鸟画,不管你学的是哪家哪派,都要先从临摹画起。先要临摹好老师的作品,一般从临摹老师的画稿做起。要做到学谁像谁,包括形象、笔墨、构图、设色等各方面都要像,这当然是非一日之功,需要一段努力学习的过程。在掌握了老师画法的基础上,在进一步就是找姥姥家了。何为姥姥家?就是学自己老师的老师,以及老师的老师的老师,这样逐节登攀上去,可能登攀到民国、清、明、元、宋等时代先贤大师那里,就可以追源溯流,深入体悟了,这就是我们日常讲的继承与发展的过程。要学习,需要继承老师和先贤的优秀传统。学通了,学好了,才有可能画出有质量的好作品。找姥姥家,是为了给姥姥家增光添色,是为了画好自己的花鸟画。
画写意鸟类,自然要抒写意趣,但意趣神态是依附于形体特征的,所以初学者要掌握鸟的外形特征。凡鸟类都是卵生,其身躯可视为大小不同的卵形。各种鸟因其身上羽毛色彩不同而有所区别。如果将禽鸟身上的羽毛统统拔掉,就很难分辨哪个是哪种了。各种鸟因其生活环境与习性之不同,其头、咀、颈、腿、尾等部位的大小长短,颇有差异。这些差异就是特征。掌握了这些特征,下笔时就心中有数了,进而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乃至以一当十了。(摘自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萧朗谈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