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力量-一日一经典-《论语》之“愿闻子之志”
【原文】5.26 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 有一天,颜渊、子路在夫子身边。夫子说:“何不说说你们的志向?”子路首先说:“愿把我的车马、衣服皮袍和朋友们共享,即使破旧了也没有遗憾。”颜渊说:“愿做了善事不宣扬,有了功劳不表白。”子路说:“想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夫子说:“愿老年人都能安心,朋友之间都有信用,孩子们都能得到关怀。”(伐:夸耀;劳:功劳,如"劳而不伐")
评: 《论语》中孔子和弟子们谈论的事情很多,谈论志向的只有两次,除了这次,另一次是在先进第十一篇最后一段同子路、曾晰、冉有和公西华的对话。在这两次,孔子都表明了自己的志向,且两次的志向基本相同。孔子所崇尚的是老有所养、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和谐大同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人各安其分,政治清明,百姓富足,伦理和谐,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如同沐浴在初春的春风里,荡漾在泗水的清波中,哼唱着小曲踏上回家的路,是多么惬意,令人向往!
子路的志向充满了侠义之气,象征物质层面的的富足。颜回则重视精神层面的修养,超然于物外。孔子则两者兼备,着眼于天下国家,显示出圣人的格局。
———————————————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