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那河只一声喊——巜水浒传》里为何并存着两个梁山泊(之二)

上回,我们说了《水浒传》小说中所写的那个巨泽大湖的梁山泊。那么,梁山泊的水面到底有多宽呢?

对梁山泊水面的宽度问题,小说其实是有交待的。

小说第五十五回,呼延灼为破梁山天险,就向高俅请求炮手凌振前来助阵。

呼延灼的理由很充分,因为梁山四面环水,无路可进,所以,只有凌振那射程在十四五里远近的火炮,才能轰破梁山的贼巢。

那凌振果然不同凡响,一到梁山边就选了地方架起了炮架,对着梁山先轰了三炮。

这三炮的威力十分巨大,虽然有两炮打在了水里,但还有一炮竟然直接打到了鸭嘴滩边的小寨上。

这个小寨,是宋江曾经住过的地方。

所以,凌振炮轰鸭嘴滩的消息传来,宋江心中是徒升忧闷。而众头领听了,则是尽皆失色。

凌振一炮就打到了鸭嘴滩的小寨,由此可见,这梁山泊水面的宽度,至少应该是在十四五里左右。

凌振

下面,我们再来说说那个狭江小河的梁山泊。

小说第十一回,林冲在柴进的引荐下,前来投奔梁山。

可是,心胸狭窄的王伦怕林冲会威胁到他寨主的位子,所以,就为难林冲,限林冲必须在三天之内缴纳投名状。否则,就只能另投高明了。

林冲没有办法,只得每天起个大早,跟着个小喽罗下山过渡,去路边设下埋伏,想杀个投名状来交差。

一直等到第三天,林冲才碰到了杨志。

于是,林冲就与杨志两个挺着朴刀打了起来,四十多个回合却难分胜败。

这时,只听得山上有人叫道:“两位好汉不要斗了!”

林冲、杨志两个闻讯,便收住了手中的朴刀,转头看那山顶时,却是王伦和杜迁、宋万三人,在一群小喽罗的簇拥下正站在山顶上观战。

王伦言毕,就与杜迁、宋万他们走下山来,用船渡过了河,对林冲、杨志说道:“两位好汉,端的好两口朴刀,神出鬼没!这个是俺的兄弟豹子头林冲。青面汉,你却是谁?愿通姓名。”

王伦

有的看官看到这里可能要说了,什么?什么?这王伦用船渡过的,竟然是条河?是不是俺老眼昏花,看错了?

这位看官没有看错,这小说的原话就是这样写的:“却是白衣秀士王伦和杜迁、宋万,并许多小喽罗,走下山来,将船渡过了河。”

所以,从小说的这段描写来看,这梁山泊分明就是条小河沟。否则,王伦在河对岸的山顶上这么一叫唤,林冲他们怎么会听得如此的分明呢?

小说第十二回,王伦为了能与林冲抗衡,就想请杨志上山入伙。但是,杨志一心想去东京谋个制使的前程,所以,就断然拒绝了王伦的邀请。

王伦没有办法,只得在第二天置酒与杨志送行。

小说写道:“吃了早饭,众头领叫一个小喽罗,把昨夜担儿挑了,一齐都送山下来,到路口与杨志作别。叫小喽罗渡河,送出大路。众人相别了,自回山寨。”

各位看官请看,杨志离开梁山时,仍然是渡河而走的。想当初林冲上梁山时,这梁山泊是“山排巨浪,水接遥天”。可仅仅过了四天,这杨志离开梁山时,却是渡河而走的。

在小说中,也只有杨志上梁山时,那梁山泊才被写成了狭江小河。在其他章节里,这梁山泊始终都是一个浩瀚无际的雄壮存在。

这杨志与林冲上梁山的待遇,咋就变得这样大呢?

杨志

《水浒传》小说是深受元人水浒戏影响的。那么,在元人水浒戏里,又是怎样描写梁山泊的呢?

元人高文秀《黑旋风双献功杂剧》第一折,宋江是这样说的:“某聚三十六大伙,七十二小伙,半垓来小喽罗,威镇梁山。寨名水浒,泊号梁山。纵横河港一千条,四下方圆八百里。”

显然,在元人水浒戏里,这梁山泊就是一个巨泽大湖。“纵横河港一千条,四下方圆八百里”,这《水浒传》小说里的梁山泊,几乎就是高文秀杂剧的翻版。

那么,《水浒传》小说里为什么会存在截然不同的两个梁山泊呢?且听下回分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