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人数高达2.45亿,治疗现状并不乐观,控制率仅为16.8%。此外,尽管传统的降压药物种类繁多,但多是通过抑制升压系统[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交感神经系统等]来控制血压,且降压通道单一。6月1日,首个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类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诺欣妥)的高血压适应证已在我国正式获批! 至此,临床迎来了首个全新降压机制、多靶点调节血压、全面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的新型降压药。沙库巴曲缬沙坦是由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和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缬沙坦按1:1摩尔比组成的新型单一共晶体,是心血管领域首个双活性物质的共晶体。共晶结构可使沙库巴曲与缬沙坦的吸收与消除速率相近,保障两者药效发挥同步,而且较复方制剂具有药物成分构成比恒定、贮存稳定性好、可显著提高药物溶解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等多重优势(图1)。
图1:沙库巴曲缬沙坦独特的共晶体结构
在降压机制方面,沙库巴曲缬沙坦可同时增强利钠肽作用、抑制RAAS活性,能够发挥全面降压效应。1)肾性机制:利钠肽可以排钠利尿,降低血容量,通过管球反馈抑制RAAS,提高肾小球滤过率(GFR)。2)血管机制:利钠肽可促进血管平滑肌舒张、抵抗血管收缩,并作用于心肌细胞,抑制心脏重构。3)神经内分泌机制:利钠肽可同时抑制RAAS和交感神经系统。而缬沙坦可阻断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抑制醛固酮的释放,调节肾脏对钠的重吸收作用,同时对交感活性、加压素分泌和血管收缩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图2)。
图2:沙库巴曲缬沙坦的双通道降压机制
因此,与传统的五大类降压药物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降压机制更为先进,可全面作用于血管扩张、排钠利尿、RAAS抑制及交感神经抑制等多个靶点,在抑制升压系统的同时,还能增强降压系统,发挥1+1>2的降压效应和更强的靶器官保护作用。作为新一类的降压药物,沙库巴曲缬沙坦具有降幅大、起效快、24小时控压三大强效降压特点。
传统单药(标准剂量)治疗血压降幅有限,平均为9.1/5.5mmHg。而欧美人群随机对照研究(RCT)显示沙库巴曲缬沙坦较缬沙坦更强效降压,200mg平均坐位收缩压(msSBP)降幅>10mmHg。
同样的,亚洲人群RCT也证实沙库巴曲缬沙坦较奥美沙坦更强效降压,msSBP最大可降低21mmHg(图3)。
图3:亚洲人群RCT:沙库巴曲缬沙坦较奥美沙坦降压幅度更大,msSBP最大降幅可达21mmHg
传统降压药物用药1周仅可获得最大降压幅度的50%,2周约75%。与之相对的是,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1周即可获得最大降压幅度的80%,治疗2周则高达91%。而且研究表明任何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1周均可快速降压(图4)。
图4:任何剂量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1周均可快速降压
24小时长效血压控制是我国指南规定的降压药应用基本原则之一。临床研究表明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12周,显著降低24小时血压,优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夜间血压降低更明显(图5)。最新荟萃分析也证实沙库巴曲缬沙坦能够显著降低患者24小时血压,效果优于ARB。此外,亚洲人群RCT发现,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8周,显著降低患者的24小时动态血压。因此,《亚洲动态血压监测专家共识2019》以及《中国动态血压监测指南2020》都明确指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降低夜间血压。
图5:PARAMETER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24小时持续控压,且夜间降幅更大
除全面降压作用外,沙库巴曲缬沙坦还具有卓越的心脏、肾脏、血管等靶器官保护作用。
EVALUATE-HF和PROVE-HF研究证实,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HFrEF)患者3个月,快速改善心脏重构;治疗1年,持续逆转心脏重构(图6)。
图6:EVALUATE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较依那普利可快速改善心脏结构
UK-HARP III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慢性肾病(CKD)人群,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1年可降低血压18/9mmHg,可显著降低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达52%(图7)。在PARADIGM-HF研究和PARAGON-HF研究的CKD亚组分析中,与RAAS抑制剂相比,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显著降低肾脏复合终点的风险,延缓GFR下降。
图7:UK HARP III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有效降低患者收缩压(SBP)和蛋白尿,保护肾脏
PARAMETER研究结果显示,与奥美沙坦组相比,治疗12周时沙库巴曲缬沙坦组中心主动脉SBP下降3.5mmHg、中心主动脉脉压差下降3.5mmHg,脉搏波传导速度亦有降低的趋势。可以说,沙库巴曲缬沙坦由始至终打破了高血压、肾脏损伤、心脏肥厚和重构、心肌梗死及心衰心血管全程事件链!沙库巴曲缬沙坦是全球第一个上市的ARNI类药物,是具备双靶点效应的共晶体。此全新类型降压药物在增强利钠肽活性的同时还能抑制RAAS活性,降压作用显著,并具有靶器官保护作用,相关循证证据充分。沙库巴曲缬沙坦此次获批高血压适应证,给高血压管理提供了“欣”降压之选、“欣”靶器官保护之选。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沙库巴曲缬沙坦在高血压治疗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势必助力我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拐点的早日到来!
霍勇教授
霍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世界华人心血管医师协会会长、亚洲心脏协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
作为我国心血管疾病领域的领军人物,霍勇积极推动中国心血管病介入诊疗技术的普及、规范和发展,取得了业界公认的成就和声誉。同时,在国家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尤其是创新型的H型高血压和脑卒中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体系和胸痛中心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居国际领先地位。并主持全国心血管病症质量控制和专科医师培训和认证体系建设,牵头制定多项国家疾病诊疗标准和心血管专业的指南和共识(20余项)。
霍勇教授先后主持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等多项国家级课题,在《JAMA》等顶级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文章152篇,主编学术专著68部,先后获得六项发明专利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012年、2016年)、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6年)、第十三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2012年)、吴阶平创新奖(201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后一等奖(2012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3年)等多个奖项。
孙宁玲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原心脏中心副主任,高血压科主任,博士生导师。现:人民医院高血压领域首席专家、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促进会高血压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高血压防治协会副会长,欧洲心脏病学会fellow (FESC),国际高血压学会fellow(FISH),《欧洲心脏病杂志》高血压专刊中文版主编,《中华高血压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及《中国前沿杂志》副主编,中国高血压指南1999、2005、2010、2018年版的撰写专家。
此文仅用于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平台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