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仿苏麻离青的有趣特征

朋友,这篇博文仅是个人心得,千万别拿您的宝贝来对号入座哦!要知道咱们长得再像鬼谷子也进不了故宫,长得像木有用哦;倘若我的图片跟您的宝贝有相似之处,王刚的铁锤也进不了您的私宅,相似与等于不一样哦。

视觉冲击可以有,攻击不可以哦。

视觉冲击,让感觉像子弹飞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组图片,这组图片能否唤起你内心对元明青花认识中最深刻的东西!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现在,如果您的感觉还在像子弹飞,那么您一定是真正的元青花迷。飞一会儿,然后让我来告诉您,这些都是现代仿品。

是的,仿品也能做得如此苏麻离青!【图一】的晕散、【图二】的铁锈斑、【图三】、【图四】的下凹、【图五】的串珠状凝聚、【图六】的锡光,是如此的真实。现代高科技在极大地提高陶瓷制造的质量与能力的同时,也极大地拉高了仿品的逼真度。

当学者们还在为苏麻离青的出处争执不休的时候,当一篇又一篇探索性的学术论文公诸于众的时候,仿家也在学习与研究,如何把学者们发现的苏麻离青特征仿到位。今天你还在说黑斑、铁锈斑是苏麻离青的身份证,明天用重笔加厚青料来模仿黑斑特征的仿品已经出来了;后天当你欣喜若狂地指出重笔加厚的矫揉造作之处,大后天仿家便直接改用配比相同化学成分的青料,烧造出来的仿品苏青特征清晰可见,如假包换。

对于聪明的仿家来说,理解了苏麻离青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原理,便是掌握了仿制苏麻离青效果的葵花宝典。

主因:铁锈斑

青料中的高铁成分,在还原过程吸氧形成Fe3O4磁铁矿晶体

高铁:下凹

铁锈斑处,色料厚而釉薄,则出现下凹

高铁:锡光

铁锈斑处,氧化铁的结晶斑块在光的折射下形成

高铁:晕散

高温、青料中Fe2O3的助熔、钙碱釉中CaO的助熔

高温、青料中高铁、釉中高钙

串珠状凝聚

温度不够、青料研磨不细而使青料未完全溶于釉中,形成黑色的金属氧化物

低温、青料研磨不精

综上,青料中的高铁成分,是形成视觉上的苏麻离青身份特征的主因。

在上面的特征中,只有“串珠状凝聚”与高铁无关,而与青料研磨的精细度有关。科学实验证明:明中期前的景德镇青花色料中,铁钴比和锰钴比都较高,说明明中期前的青料都是未经精炼的钴土矿。这也是为什么从唐到明早期的青花瓷器中,都有串珠状凝聚的现象。

下面,再让我们来看一下苏麻离青的发色。

除了仿出上述的身份特征,青料的发色,是显而易见的重中之重。苏麻离青料经过烧造,发色呈碧蓝,浓艳而沉着。

那么,是哪些因素在影响青花的发色?

首先,对青花的色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是青料中的化学组成:青料中钴、铁、锰三种着色元素的共同作用,形成了青花的色调。其中钴的着色能力最强,只要引入0.1%,就能使釉着成蓝色,烧成气氛对它的影响较小。铁的着色能力中等,受气氛影响较大,容易与氧结合形成金属氧化物。锰的着色能力较弱,在还原气氛中被还原成Mn2+,在硅酸盐釉中基本无色,但在冷却过程中会受到二次氧化而成Mn3+或Mn4+,使青花的色调青中略带淡紫红色。

除此以外,下列一些工艺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1)青花料中釉灰的用量(青花料中必须要配入一定量的釉灰才能使用),釉灰用量的多少对釉色有较大影响;(2)青花料的细度——越细发色越好;(3)青花料的浓度——如果色料很浓,烧成后的青花呈深蓝色;如果色料很淡,则呈淡蓝色;(4)运笔速度与方式——作画时运笔慢,色料厚,釉色就深;反之釉色就淡。运笔停留处的色料特别厚,往往形成黑斑;(5)烧成温度和气氛——实验证明,在1250℃烧成时,青花呈蓝到深蓝色。如烧成温度提高到1350℃,则呈蓝黑色。气氛对青花本身和釉的色调都有一定影响。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通过在青料中加入高铁,即可仿出苏麻离青在视觉上表现出来的物理特征;通过将青料配比成与苏麻离青相同的化学组成,即可仿出苏青的主色调。

因此,擒贼擒王,配比与苏麻离青相同化学组成的青料,便是仿家手中的葵花宝典。这个葵花宝典包括青料中的主组成的比例,尤其重要的是铁钴比。而这对于现代科技来说,太容易做到了。

抓住主要因素,青花色调就不会太离谱,这一点足可以击中无数对元青花趋之若鹜又武功尚浅的收藏爱好者。

藏家手中的打狗棒

仿品,如洪水猛兽,现代科技似乎又“助纣为虐”。难道就没有办法识破迷津了吗?

找回藏家手中的打狗棒,让我们还是从现代科技手段入手。

今天的科技在陶瓷烧造工艺中改进了什么,那么这些革新与改进,必然会带来相应的特征,捕捉这些特征,便是发现仿品痕迹的有效方法。

众所周知,现代陶瓷制作技术在下面两个方面,做了很大的革新:一是原料的精炼和提纯技术,二是烧造工艺的革新。

首先,新科技极大地提高了青料的精炼与提纯技术。早在清末,欧洲人发明的工业提纯的化学氧化钴便传入了中国,景德镇的工匠将化学氧化钴用于调色。这种精炼与提纯手段,与传统的青料淘洗研磨工艺不同,它可以使青花色料非常的细,因而无法做出如串珠状凝聚的自然效果,而这种因青料研磨不精出现的“串珠状凝聚”的黑色斑点,恰恰是明中期前青花瓷器的年代特征。

我们可以观察下图【图七】和【图八】,来自伊朗国家博物馆的两件元青花,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带着浓烈的时代特征的黑色斑点,注意观察红色框内区域的黑色斑点特征,它们是顺着运笔方向、呈点状分布的的。这符合研磨不细的小颗粒被工匠的画笔带着,顺着运笔的方向留下分布的痕迹。我们知道这些黑色斑点的成因是粗颗粒不溶于釉中,而留下的原金属氧化物。

【图七】

【图八】

我们再观察下图【图九】、【图十】,仍然注意观察红色框内的深色分布,有没有发现它们是呈茎脉状分布的?也就是会与运笔方向交叉甚至垂直。

【图九】

【图十】

这是为什么呢?这便是工业革命对原料的精炼与提纯技术带来的时代痕迹。由于色料非常精细,颗粒分布均匀,高温下溶于釉中,这些深颜色是铁离子还在原过程中吸收氧气而氧化形成的氧化铁,因此可以不顺着运笔的方向分布,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如茎脉状、和运笔方向交叉甚至垂直的分布。

下面我们再来谈谈烧造工艺的革新。

我们都知道,景德镇从传统的柴窑、人工控制温度,到煤窑、气窑、电控温度,烧造工艺获得了极大的革新。如今的气窑,成本低、烧造时间短、窑温可控而稳定,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陶瓷烧造的质量。

然而,就是为了降低成本,一般柴窑烧造需要26小时,气窑烧造却只要10个小时,这缩短了的时间留下了什么痕迹?我们知道,只有温度足够、和时间足够的条件下,才能保证青料中三氧化二铁的充分氧化,才能使釉面熔融更加完全。而如果时间不够,青料与釉熔融过程中一定会留下仓促的痕迹,这个痕迹就是【图九】、【图十】红色框中表现出来的如茎脉状、和运笔方向交叉甚至垂直的分布的深色纹理。这些茎脉状纹理,就是两种物质熔融不充分的表现。

看过甄嬛传吗?皇上在和六阿哥滴血验亲的那场戏,当温太医的血和六阿哥的血刚滴入水中,即表现出来红色的茎脉纹理,如果时间足够长,茎脉纹理就会消失。

试过在清汤中加入香油吗?香油滴入汤水中的初始状态,是呈一滴一滴聚集分布状,这是由于油和水的比重不同,两种物质是不相溶的。

这就是为什么【图七】、【图八】的黑色斑点呈点状分布,因为这些黑色斑点是青料研磨不精细的颗粒,没有溶于釉中;而【图九】、【图十】的茎脉状分布的纹理,是由于高温下青料没有足够的时间完全与釉相溶,呈现在溶入的一个不完全状态。

因此,我大胆推断,这种茎脉状纹理便是现代烧造技术的时代痕迹。

然而,从下面【图十一】、【图十二】的红色框中,我们并没有发现上面段落所说的茎脉状纹理,但它们仍然是现代仿品。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它们是采用纯传统工艺烧造出来的吗?

【图十一】

【图十二】

回答是否定的。现代科技可以添加一些助溶剂,使色料与釉在相对短的时间和相对低的温度条件下完全熔融,这样就可以不出现这种茎脉状纹理。

但是,让我们来观察一下色彩对比度和色料的厚薄度,从钴蓝色背景和黑色斑点或斑块的色彩对比度看,【图七】、【图八】清晰而反差强烈,钴蓝艳而稳定安静,黑色或深蓝色斑点和斑块与背景钴蓝相比层次分明、反差强烈;另一方面,色料的厚薄也对比分明,黑色铁锈斑块说明烧造时间充分,在还原时间段铁离子有充分的时间富集并还原成氧化铁,深色斑点说明色料的粗颗粒未溶于釉中;而【图十一】、【图十二】背景蓝与深蓝色或黑色斑块色彩对比度不太明显,层次不分明,色料的厚薄看不出较大差异,说明烧造时间不充分,不足以让铁离子富集,就直接还原成氧化铁,也没有色料粗颗粒散落分布。

因此,我的又一个大胆推断是:这种深色或黑色斑点、斑块与青花蓝色背景层次不分明、对比度不明显、色料厚薄不清晰的现象,也是现代烧造工艺留下的时代特征。

后记 道高亦或魔高

仿品层出不穷,在这里我们不太可能罗列全。本文中只挑选了一些用配比相同主成分的青料的方法来仿制苏麻离青效果的例子,其特点是主色调大致相符、苏麻离青主要特征明显。但无论如何,仿品皆为现代制造,必然留下现代工艺的痕迹。

只要抓住哪些是不可还原的,哪些是现代技术必然留下的痕迹,古陶瓷鉴定似乎又是魔高一尺而道高一尺了。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收藏界的立场,也不代表收藏界的价值判断。

(温馨说明: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具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见谅!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同类微信公众号转载本刊发布文章,敬请注明出处。谢谢合作!)

(0)

相关推荐

  • 宣德青花霁蓝釉笔洗!苏麻离青进口料青料、...

    宣德青花霁蓝釉笔洗!苏麻离青进口料青料.霁蓝釉达到了宝石蓝釉的色泽:麻仓土的胎骨.宝光笼罩着-官窑瓷器之美.只有真正的玩家才能读懂-宣德精品官窑瓷器鉴赏!#官窑# #瓷器# #收藏#

  • 为何成千上万的人都想要收藏一件王步瓷板画?

    王步以青花见长,这自然也成为王恩怀陶瓷艺术的一个领域,只是王恩怀并未成为王步第 二,而是在青花斗彩领域树立了自己的位置.青花斗彩是景德镇传统陶瓷装饰工艺的一种,先在泥坯上绘制青花,并且为后面的彩色留白 ...

  • 康熙五彩瓷器工艺和装饰特色

    五彩瓷器,基本色调以红 .黄.绿.蓝.紫等五色彩料为主,按照花纹图案的需要施于瓷器釉上,再二次入炉经过700--800摄氏度的高温二次锫烧而成,其特点是创造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料相结合的装饰方法.彩绘瓷 ...

  • 浅谈翡翠油青种和干青种

    油青种 油青种翡翠颜色青暗,掺有灰-蓝之感,亦有浅青.深青.油青种翡翠是指翡翠绿色较暗的一种,颜色不是纯的绿色,质地有油浸的感觉,透明度较高,质地细腻,肉眼很难辨认出其矿物组分颗粒,敲击其材料有金属般 ...

  • 你真的会看天珠真假?浅谈高仿天珠

    视频来源:<观鉴时刻> 身为万珠之王的天珠,在近几年大力度的宣传和炒作之下,进入了越来越多人的视野,其价格也早已绝尘而去,为大多数人所不能接受,六位数甚至也只能买到入门级别的珠子.在这巨大 ...

  • 浅谈不锈钢仿竹栏杆 仿竹管与水泥仿竹栏杆的优劣势 适用新农村建设

    竹子自古以来就被诗词文人赋予多种含义.竹是君子的化身,象征着正直.奋进.虚怀若谷.质朴卓尔等特性.竹子又被称为岁寒三友,越冬不凋而常青.因此竹子被广泛应用,如竹篱笆.竹围栏.竹栅栏等.但真竹虽好看,失 ...

  • 浅谈如何通过瓷器的器型形态特征鉴别其年代?

    器型鉴定是瓷器鉴定的一个重要部分.在瓷器鉴定实践中,了解器型的知识是很必要的,比如一种类型器型创烧的年代,器型的演变等等.对于藏家来说,收藏瓷器,需要了解瓷器各个部位的称呼及表现形式,意义不凡. 器型 ...

  • 浅谈苏麻离青的“吃胎”标志与微观痕迹

    明中期以前,高档青花绘画大多用的是昂贵的苏麻离青料,所以能准确识别苏料的真假,就等于掌握了鉴定此类青花器的金钥匙.苏麻离青的独特标记,是"吃胎",所谓"吃胎"是 ...

  • 浅谈明成化,弘治,正德青花瓷青料特征

    明成化 青花草花纹罐 明成化 青花黄彩石榴花果纹盘 明成化 青花缠枝花纹瓜棱瓶 明成化 青花九龙闹海纹碗 明成化 青花缠枝莲纹葫芦瓶 明成化 青花缠枝莲八宝纹三足炉 明成化 青花麒麟纹盘 明成化 青花 ...

  • 浅谈元青花不可仿的四点

    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1952年后,美国人波普博士确定了元青花瓷的存在,才导致国内上海进行了这方面的微弱宣传,到七十年代才有上海极少量人的论文发表.至八十年代中后期景德镇开始仿制元青花大盘,后又陆 ...

  • 浅谈古诗写作中的用典、化用、借句、仿写和改写的区别

    文:清溪先生 近来和诗友探讨了一些古诗中常用到一些写作手法,其中也有朋友对用典.化用.借句.仿写的区别不是很清楚.因此,想写一个小文章探讨一下. 一.什么是用典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 ...

  • 浅谈青金石,博大精深几人能懂?

    <清会典图考>载:"皇帝朝珠杂饰,唯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琥珀,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绿松石;皇帝朝带,其饰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黄玉,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白玉". 在古埃及和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