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脉针灸如何精准指导针刺补泻?如何判断得气和疗效?

导读:本期精读文章摘自俞老早年著作《切脉针灸治癌》

01

切脉针灸指导针灸补泻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这是针灸之总则,其所说的盛虚乃是以人迎、寸口的脉象大小作为标准。《灵枢·终始》云:“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二泻一补…必切而验之,疏取之上…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二泻一补…脉口一盛,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二补一泻…脉口二盛,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二补一泻……脉口三盛,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二补一泻。”其提出了切脉决定针灸补泻的两个原则:一是人迎脉盛采取泻阳经补阴经,寸口脉盛采取泻阴经补阳经;二是根据脉盛的程度而补泻不同的经脉。《灵枢·终始》云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和之。”此处之阴阳即指脉口(寸口)和人迎脉,而虚实则指两处脉动程度的比较,亦即若寸口(阴)脉动大于人迎(阳)则说明阴(经)盛而阳虚,则先补疾病有关的阳经,再泻疾病有关之阴经。反之若寸口脉动小于人迎,说明阳经之气盛,阴经之气相对虚,则补疾病有关之阴经后,泻疾病有关之阳经,即先补弱的一方阴经或阳经,再泻其相表里之阳经或阴经,其指出了根据人迎、寸口脉之盛衰以决定针灸补泻的先后顺序。《素问·离合真邪论》还提出切脉还可以决定针刺补泻时机,其曰:“夫邪之入于脉也…经之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至寸口中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从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邪气侵入经脉后随脉流行各处,此时必须通过仔细诊察三部九候不同部位不同时间脉象大小变化,在脉象大而充实的时刻采用针刺泻法,此时泻邪效果显著而不伤及正气,是针刺泻法的最佳时机。

02

切脉针灸如何看待得气和判断针灸疗效

《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灵枢·终始》云:“凡刺之道,气调而止…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可见《黄帝内经》中所谓“得气”指的并非针下患者的酸麻重胀感,是针刺后患者的脉象趋于正常,即脉坚实之实证,治疗后脉象趋于缓和,否则即使针刺当时自觉轻快,病必不去,虚证亦然。切脉在针灸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不可忽视。正如《灵枢·终始》所言:“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终始者,经脉为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

得气亦称针感,是毫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的经气感应现象。得气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说:“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所言的是当针刺入腧穴后,通过施行一定的针刺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特殊的感觉和反应。《素问·宝命全形论》对得气感应有生动描述:“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从见其飞,不知其谁。”《标幽赋》也对得气现象作了细致描述:“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若气不朝,其针为轻滑,不知疼痛,如插豆腐者,莫与进之,必使之候。如神气既至,针自紧涩,可与依法察虚实而施之。”由此可知,医家传统认为的得气反应,包括他觉反应与自觉反应两种。所谓他觉反应,是指施针者感到和观察到的现象,如针下有沉紧的感觉,或观察到局部或经脉循行部位的肌肉震颤、跳动或针柄跳动,或皮肤色泽改变,或患者表情改变等。所谓自觉反应,是指患者在针刺过程中所出现的主观感觉和反应,感觉针下有酸、麻、胀、沉重、痒、舒松冷感、热感等,有时某种感觉可沿着一定的部位,向一定的方向扩散或传导,其感觉性质与机体反应、疾病性质和针刺的部位有关。一般来说,敏感者反应较强,迟钝者反应较弱,四肢末端多痛,四肢肌肉丰满处多酸、麻、胀、困、重感,易出现触电感、跳跃感、上下传导感、蚁行感、水波样针感、线条样针感,头面部位多有沉压感,腰背部多酸胀感,甚至气至某些脏腑器官所出现的某些功能改变,如气至肠胃可出现肠鸣或饥饿感等。《标幽赋》说:“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针灸大成》解释说:“言下针若得气来速,则病易痊,而效亦速也。气若来迟,则病难愈,而有不治之忧。”说明得气有利于疗效然而,临床上每每有不“得气”也能取效的案例,且不胜枚举,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笔者认为,得气于疗效是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得气与疗效重点体现在脉象上面,有些病人,针灸后病情好像没有减轻,但是脉象却趋于平缓,有些病人针灸后症状似乎减轻了,但是脉象却无变化或者变差了,可见得气与否不但看病人症状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看患者脉象的变化。《灵枢·终始》曰:“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虚者脉大如其故而不坚也,坚如其故者,适虽言故,病未去也。补则益实,实者脉大如其故而益坚也,夫如其故而不坚者,适虽言快,病未去也。故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必先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而后可得传于终始矣。故阴阳不相移,虚实不相倾,取之其经。”“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要了解病情的轻重和发展趋势,应该体会脉以胃气为本”,如果人迎冲阳脉越来越缓和,说明疾病在好转;如果人迎脉先急后变和缓,说明胃气渐升;如果人迎脉先缓后急,说明胃气渐降,因此,人迎脉在临床切脉中有重要价值。

此外,切脉可以克服针灸的盲目性,明显提高疗效,改变机关枪打麻雀的情况,做到针不虚发;解决针灸疲劳现象,达到次次有效,大大高治疗疑难杂症的疗效,最终攻克癌症、艾滋病等;针刺无痛,根据脉象变化得气,不强调酸麻胀痛,扩大了适应证,怕针的敏感型病人也受欢迎;加深对脏腑、经络、气血、三焦的体会,更深刻理解得气、整体观念等中医理论精髓;越疑难的疾病越能现出切脉针灸的优越性。中医的精髓在于辨证论治,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思想,切脉针灸的理论思想正体现了中医个体化治疗的传统特色和精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