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这块巴掌大的地方,有效治疗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减少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目前临床上的疗效尚不满意。笔者在长期针灸实践中,采用姜灸八髎和腰阳关治疗血小板减少症25例,近、远期疗效较好。现分享如下,仅供参考~

临床资料

25例患者中,年龄在11~50岁之间,病程1年以下10例,1~5年12例,5年以上3例。

主要表现:身倦头晕,食欲欠佳,不同程度的牙龈出血、皮肤紫癜、血小板计数减少。

治疗方法

取穴:八髎、腰阳关

操作:家人帮助隔姜灸命门穴7壮;八髎穴左右各7壮,八髎穴左右各放一炷,在八髎穴上移动着灸,即可。

如果没有家人帮助隔姜灸,那么用方形四孔竹盒,在命门穴和八髎穴之间,移动着艾灸30分钟。

结果

治疗后较治疗前血小板增加7万以上为显效;

血小板增加3万以上为有效;

灸后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好转仍低于5万者为无效。

25例近期观察: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0%

15例远期疗效: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1例,其总效率为93%

案例

例一:邹×,女,25岁。病程4年,经多种方法治疗未愈。灸前患者自述有明显的乏力、纳差、头晕、头痛。查:面色苍白,精神萎靡,血小板计数为6.3万/立方毫米。经灸10次后,复査血小板为19万/立方毫米,临床表现基本消失。一年后追访,未见复发,复査血小板计数为18.6万/立方毫米。

例二:蔡××,女,38岁,职工。1977年12月始觉月经增多,身现紫斑,失眠多梦,全身疼痛,当时血小板计数为7.4万/立方毫米,1978年4月18日来我科灸前,临床症状加剧:全身紫癜增多,尤以下肢为甚,查血小板4.5万/立方毫米。艾灸10次后血小板增至14.2万立方毫米。后追访,血小板为10.4万/立方毫米,症状消失。

小结

  • 八髎乃膀胱经之穴,其络于足少阴肾经而通表里。

  • 腰阳关穴是督脉上的穴位,“督为阳脉之纲”,故取腰阳关既可温通一身之阳,加强经脉的运行统摄而潏养四肢百骇,又可潜镇昔日阴血之亏所致之亢阳而使血循常道,因而县有双重调节之涵义。

艾绒有温经通脉之功,鲜姜有温脾暖肾之效,故艾绒隔姜灸八髎和腰阳关穴,既可振奋命阳,促进气血生化和脾之摄血;又可通行脊里,生精益髓,使精髓化血,使血小板能增加而血自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