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对联知识技巧
对联,又称楹联,是我国独特的艺术花朵,至今有着上千年的历史,形式多变,字数不多,却能反复斟酌出不同的意思和境界,一副有深度的对联,往往可比肩鸿篇巨著,对联讲究的是对偶,平仄,工整,因此,一副好的对联,可遇而不可求,令人回味无穷。
熟读明史的伙伴,对杨继盛相信都不会陌生,明朝有名的谏臣之一,杨继盛为人耿直,刚正不阿,看到不平事,一定会上奏朝廷,他曾上书弹劾严嵩“五奸十大罪”,因此受到了诬陷下狱,在狱中还受到了严刑拷打,且在嘉靖34年遭奸人所害,真是令人痛惜。
杨继盛出生在河北榕城,嘉靖年间的进士,生长在一个世代农民家庭,从小就放牛,由于家庭条件有限,无法送他去私塾读书,因此,每逢放完牛,杨继盛总会跑去村里的私塾学堂听课,后来,这杨继盛的父亲看到儿子这么醉心学习,心中很高兴,咬咬牙就让他到学堂去读书。
杨继盛自幼就很聪明,课本中的内容基本能做到过目不忘的本事,而且学习进步飞快,上学不久,就会吟诗作对了,深得老师的喜欢。
一天,这私塾学堂来了一个年纪比较大的学生,私塾先生很是看不起这新来的学生,因此,有意想戏弄一下这新来的学生,当即在课堂上出了一上联
吕尚,就是姜尚,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说的是姜太公八十岁才被周文王聘请为丞相,暗讽那个年纪大的学生,学堂上的学生个个你看我的,我看你的,都对不出下联来。
先生将目光投向了杨继盛,杨继盛沉思了片刻,心中便有了上联,随口吟了出来宰相小甘罗,历史上有名的神童,小小年纪已然位居九卿之首,令人佩服不已,先生一听,连声叫“妙”,上下联对仗工整,巧妙有深意,运用了历史上的朝代和名人,堪称千古绝对。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