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涵畫苑| 宋 · 马远作品欣赏(一)
✔为防失联,把“晓涵畫苑”设为星标“★”哦!
南宋 · 马远《踏歌图》
立轴 绢本 浅设色 193.5x111厘米
收藏:故宫博物院藏
《踏歌图》局部1
赏鉴跋: 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
赐王都提举。钤:庚辰、御书之宝。
《踏歌图》轴上端中间的地方,是南宋皇帝宁宗赵扩抄录北宋王安石的诗句:“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垄上踏歌行。”这首五绝诗点明了此画的主题,也是宋朝皇帝对丰收景象和太平盛世的企盼。在宁宗赵扩书法的衬托下,此画更显得笔墨雄劲有力,造型精练。
《踏歌图》局部2
马远出生于艺术世家,世代均以图画为业,先祖时号称“佛像马家”。曾祖父马贲在北宋元祐时期就已是著名的宫廷画家,父亲马世荣和伯父马公显皆为宋高宗时期画院待诏,其兄马逵以及子马麟也皆为优秀画家,故有“一门五代皆画手”的美称。马远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从小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和熏陶,使得他功底扎实,造诣精湛,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是一位技能全面的画家,在当时的宫廷画院中独步一时。
《踏歌图》局部3
“踏歌”是中国南方乡间一个非常古老的习俗,村民们辛苦耕耘一年,终于迎来了丰收,于是全村的男女老幼,踏着节拍,边歌边舞,欢庆收获并感谢大自然的恩赐,就好像过年过节一样快乐热闹。
《踏歌图》局部4
作者马远描绘了这几个成年人之后,觉得还不足以表达欢快纵情的气氛,特地在画幅的左下角安排了男女两名幼童,他们回过身来,瞪着惊异的眼睛,看着自己的长辈,平时家长的恃重和威严怎么都没有了?年龄稍大的女孩,还想要举手掩面,偷偷在发笑。这两组点景人物相互呼应、相互衬托,把“踏歌”欢愉快乐的情绪推向了极致。可是细看图中,作者只不过画了六个人,却能将气氛渲染得如此充分。从这六个村民身上,完全可以感受到整个村庄中传出来的歌声、踏地的节拍声和欢快的笑声。画家马远“以一当十”、“以小见大”的艺术表现手法,实在是太高妙了。
《踏歌图》局部5
从表面上看,《踏歌图》像是一幅表现自然山川风貌的山水画,而实际是一幅描绘人间生活的风俗画。作者马远在图中安排了不多的几个点景物,使画中的主题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画家并没有去描绘乡间踏歌盛况的貌,而是选取了几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乡民形象:一个中年村民,因为高兴多喝了几碗酒,步履蹒跚,摇摇晃晃,醉意十足,但是那个盛酒的葫芦却没有忘记,仍然好好地背在肩上;一个白胡子老汉,同样也喝了不少酒,一只手拄着拐杖,另一只手高高抬起,双脚离地,手舞足蹈,兴奋异常。他们的举止行为已与他们的年龄不相符合,所以显得特别滑稽可笑。
《踏歌图》局部6
《踏歌图》局部7
《踏歌图》局部8
马远所处的时代,正是院体画的辉煌时期,南宋院体画无论是技法还是意境,都将中国绘画推向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峰。无论是内容、题材还是形式,都更加完善,呈现了空前的繁荣。从技法上来看,院体画法度谨然、笔法纯熟,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正如史料中所记载的那样,赵孟頫曾经问钱选:如何是士夫画?而钱选的回答是:其实和宋朝的大师相比,现在咱们怎么画都只能是“票友”了,不可能再达到两宋的水平。
《踏歌图》局部9
|
|
END
晓涵畫苑
是集艺术创作及展览、艺术体验、艺术品定制收藏为一体的艺术体验圈,
欢迎你的加入!
让艺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