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县山七镇三线文化原江淮机械厂
国营九三三六厂(原江淮机械厂)位于安徽省舒城县山七镇三石村境内,为大别山余脉,山高岭大,林木葱茏,四面环山,景色优美。
(施申财摄)
国营九三三六厂是根据中共中央华东局计划委员会(65)华东孙字186号《关于江苏省负责包建安徽×××厂设计任务批复》。由江苏省常州市负责包建地方军工单位。常州市根据机办郁字(65)号第107号文,于1965年10月建立了该厂,厂址设在常州市西门留芳路珂庵弄15号,筹建660试制车间,决定由牵引电机厂、机床厂、无线电厂、常柴厂、客车厂等19家工厂联合试制生产56式7.62毫米冲锋枪。在常州进行产品试制成功,并初步形成了一批生产能力。1967年初,该厂逐步从常州向安徽搬迁,1968年,在安徽舒城县三石寺的工厂基本建成,1969年初,搬迁工作基本完成并告一段落,1970年3月正式移交安徽省管理,1970年9月,产品经国家鉴定合格。
山七镇三石村委(施申财摄)
国营九三三六厂系一中型企业,工厂占地面积为166140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积为61913平方米其中生产用建筑为31602平方米,工厂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277.7万元,净值750万元。共有设备总台数445台,其中金属切削设备367台,类型为车、铣、磨、镗插、滚。另有大吨位冲床,精密螺纹磨、曲线磨、坐标镗、精测仪器等。工厂原设计生产56式7.62毫米冲锋枪,1969年按主管部门要求,转产63式7.62毫米全自动步枪,1980年转产56式冲锋枪,1983年转产56-2式冲锋枪。建厂20年,累计完成成枪246371支。
原江淮机械厂88车间(施申财摄)
原江淮机械厂88车间(施申财摄)
工厂除军品生产外,1984年,9336厂开始还开发生产了民品,①微汽三种总成:转向机、横向拉杆、串联总泵;②出口机械产品AS轮锁螺母;③全自动电热开水器;④各种文件柜、折叠尼龙床、折叠小圆凳等多种外协产品以及大修设备、模具制造等。这些产品均通过技术鉴定并投产。后搬迁到滁州,与扬子冰箱厂合并。同年,工厂被撤销,国营9336厂的部分工人并入了滁州、合肥和舒城的地方企业。有一部分常州籍的工人回到常州,其中绝大多数都进了金狮自行车厂。
原江淮机械厂冲压车间外部(施申财摄)
原江淮机械厂冲压车间内部(施申财摄)
原江淮机械厂冲压车间(施申财摄)
一九七九年,工厂被第五机械工业部评为“大庆式企业”;一九八三年,工厂经国家验收获得“企业整顿合格证”;一九八四年,56式冲锋枪被评为安徽省国防科工办优质产品,并获得了“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国营9336工厂获得国家颁发的“二级计量合格证”。
原江淮机械厂冰棒厂(施申财摄)
原江淮机械厂电影院(施申财摄)
原江淮机械厂职工宿舍(施申财摄)
国营九三三六厂有十个车间,十五个科室,一所职工子弟学校,技工班、幼儿园、全厂户口在册人数1712人,其中职工1228人(国家正式职工1153人,大集体职工75人);职工主要来自江苏常州,安徽合肥、滁州,黑龙江等地;从1965年建厂开始至1985年止,国家对九三三六厂的投资总额933.57万元,1970年投产至1985年,工厂年年提前完成国家计划,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687万元,累计上缴利润和税金总额1195.77万元,相当于国家投资总额的1.35倍,其中1983年经济效益最高,上缴利润最多,工厂从未亏损,对国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原江淮机械厂(施申财摄)
1984年,工厂被撤销,国营9336厂的部分工人并入了滁州、合肥和舒城的地方企业。有一部分常州籍的工人回到常州,其中绝大多数都进了金狮自行车厂。原江淮机械厂在完成时代赋予其的使命后,均已退出历史舞台,曾经热闹得像小县城一样的车间厂房现已渐渐变成废墟。如今,仅剩的几幢车间房成为那段不可遗忘的历史。(施申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