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删削的一段史料,或揭开周武王真面目,颠覆了传统认知
关于武王伐纣的传奇,如今人们早已耳熟能详,今天我们探讨一下周武王“残暴”的一面。
武王伐纣之后,周人大军如何处理殷人,主流史书记载可以用“秋毫无犯”四个字来形容,三千年前的军队果真如此军纪严明,周武王真的仁义无双只诛纣王一人吗?孔子删削的材料或解开谜团,记载的内容颠覆传统认知,严重影响周武王形象。
牧野之战后,纣王逃入城中,登上鹿台,将宝玉都穿戴在身上,自焚而死。由于商国已经分崩离析,周武王、姜子牙率军轻松进入朝歌。
《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至商国,商国百姓咸待於郊。於是武王使群臣告语商百姓曰:“上天降休!”商人皆再拜稽首,武王亦答拜。”商朝时期,诸侯一般都被称为方国,根据关系远近名称略有不同,比如像“鬼方”之类肯定是商朝敌人,周国原是商朝附属方国,即“文王事殷”,周文王后来称王,在政治地位上与纣王平起平坐,因此武王伐纣时商周是两个平等国家,不是商朝国内叛乱,准确的说是侵略战争。儒家将武王伐纣描述成国内势力起兵推翻不仁统治,其实存在一定误解。
周武王进入朝歌之后,商国百姓竟然在城郊迎接,周武王对商国百姓说“上天将赐福给大家!”商人一齐拜手稽首共两次,姬发也还礼拜谢。似乎,商国百姓非常欢迎武王取代商朝。
当然,这里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政治作秀,比如周人强行驱赶一部分百姓出来迎接武王,或者一批商国投降派主动出来站台。但从史书记载来看,周武王仁义与商纣王残暴形象被烘托了出来。
到底该如何处理商国百姓呢?周武王、姜子牙、周召公、周公旦有过一次讨论,姜子牙建议是全部杀掉,周召公建议是“把有罪的杀掉,无罪的让他活着”,周武王全部否决,最终采纳了周公旦的建议。
西汉刘向《说苑·武王克殷》记载了周武王询问“殷之士众,奈何处之?”: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无变旧新,惟仁是亲。贵族有过,在纣一人。”大致意思是,周公旦说让他们该干什么干什么,不要因为朝代更迭而有所改变,百姓与贵族有过错的,责任也只在纣王一人身上。
“只杀纣王,不伤百姓一人”的处置策略,在很多典册中都有记载,比如《尚书·泰誓》记载“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朕必往”,孟子指出“曾闻武王诛独夫纣,未闻弑君者也”。
于是,周武王成功安抚商国百姓,甚至还封了纣王之子武庚继续管理殷国,胸怀之宽广古今罕见。
如果这就是历史真相,那么周武王必然仁义无双,圣人典范,但孔子删削掉的一份材料却显示周武王没那么仁义。
关于周朝的历史,有一本叫《逸周书》的古书,主要记载从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成王,康王,穆王,厉王到景王年间的时事。汉朝刘向、班固,唐朝刘知几等都认为《逸周书》是孔子删削《尚书》之后剩下的材料。现代学者认为,《逸周书》可能是战国人所编,或者与《竹书纪年》一样出自汲郡古墓。尽管《逸周书》来历争议颇大,但书中记载的内容却更接近历史真相。
周武王如何对待朝歌百姓,除了抓住恶臣百余人等祭献之外,《逸周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对待朝歌周围殷人百姓就不那么仁义了。
《逸周书·世俘》记载:“太公望命御方来,丁卯,望至,告以馘(音guó,割掉敌人左耳计数献功)俘。戊辰,王遂御循追祀文王。时日,王立政。吕他命伐越、戏、方。壬申,荒新至,告以馘俘。侯来命伐靡集于陈。辛巳,至,告以馘俘。甲申,百弇以虎贲誓命伐卫,告以馘俘。”简单的说,就是姜子牙、吕他、荒新等人受命征讨不服殷人,然后回来报告阵斩和俘虏人数。
由于这场征讨商国残余力量的战争二个月就结束,因此大致可以确定战争范围主要就在朝歌周围,或者说商朝核心地带,因此与其说是方国,不如说是一些被封国的殷人贵族。因为只有最亲近的本族之人,才可能被封在朝歌周围。
这一场围剿战非常残酷,周人大军一共征服652国,阵斩一亿零十万七千七百七十九人,俘虏三亿万零二百三十人。
《逸周书·世俘》记载:“武王遂征四方,凡憝(duì)国九十有九国,馘魔亿有十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亿万有二百三十。凡服国六百五十有二。”数字肯定夸张了,但也可见斩杀与俘虏人数之多,令人惊骇。箕子是纣王叔叔,为何逃到朝鲜半岛建立箕子朝鲜政权?或许周人大军追杀商朝遗民非常凶残,于是箕子不得不远遁朝鲜半岛。
与此同时,周武王还在纣王皇家园林中打猎,斩获数量惊人,《逸周书·世俘》中有“武王狩,禽虎二十有二,猫二,糜五千二百三十五,犀十有二,氂七百二十有一,熊百五十有一,罴百一十有八,豕三百五十有二,貉十有八,麈十有六,麝五十,糜三十,鹿三千五百有八”,学者李俊认为得到如此之多的猎物说明这是周武王在搜刮战利品,连园林中的猎物都不放过,对殷都皇宫财产的处理可想而知。
另外,周武王遵循二王三恪制,将纣王之子武庚册封在殷,此时“殷国”成了周天子的一个诸侯国。但要注意的是,周武王并不放心殷国,将三个兄弟册封在殷国周围监视武庚。周武王去世之后,周公旦辅政,三监不满周公辅政,便与武庚一起发动叛乱,史称“三监之乱”。随后,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将殷国等杀了个血流成河,最终微子启成为殷人遗民首领,建国为宋。
班师回朝之后,在周原祭献上天仪式上,周武王废掉纣之恶臣百人的肢体,杀了右厥甲小子鼎大师,又杀了四十个氏族首领的鼎师,还有若干俘虏与左耳参与整个仪式。按照当时习俗,俘虏应该也是牺牲品之一。
可见,在征服商国过程之中,周武王的“贵族有过,在纣一人;百姓有过,在纣一人”之说,只是一种政治宣传与政治作秀罢了,实际是一个血淋淋的征服过程。
之所以流传周武王“仁义无双”,可能与儒家信念有关,将武王克殷包装成一场仁义战争,即仁义可以轻松推翻暴政,以此希望春秋战国君王不要战争,而要“以仁服人”。但或许《逸周书》内容严重影响周武王仁义形象,所以孔子就将之删削不用。
参考资料:《逸周书》、《史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