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诅咒与沟通

有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让一组人在限定的范围内选择一首非常简单的曲子,然后在桌面上敲击它的节奏,另一组来猜具体是哪一首,最终结果是只有 2.5% 的听众猜对了曲目,而敲击者在敲打节奏之前,预测这一概率至少是 50%。

击节者满以为每表演两首曲子就能让对方猜中一首;但实际上,他们在平均击打了40首歌后,听猜者才成功听懂了一首。原因何在?

击节者一边在击打节拍,脑中难免会随之响起歌曲的旋律。你不妨自己动手试试,把生日歌的节奏敲出来,耳边肯定会听到这首歌。而此时,听猜者不可能感知到旋律,他们只能听见一串不连贯的敲击声——类似摩斯电码(Morse Code)那样古怪的节奏。

在这项实验中,击节者个个都非常惊讶,听猜者为什么费那么大力气还辨别不出曲目:这调子难道还不够明显吗?当击节者看到听猜者把美国国歌猜成《祝你生日快乐》时,脸上的神色更是难以言喻:你怎么会这么蠢呢?

这就是“知识的诅咒”。我们一旦知道某事,就无法想象不知道这事的情况发生的原因;我们的知识“诅咒”了我们。陷入这样的状态会影响沟通和表达,仿佛就像受到诅咒一般。

想一想,这样的场景是不是随处可见?

产品经理对产品细节的了解就如脑海中的旋律,但面对客户时能在三分钟内让对方听明白吗?

术业有专攻是一种良好的合作方式,但面对你的上下游,“都说得这么清楚了,这么明显的问题他咋就是不明白呢?”

A:“各种问题,各种不配合,这件事没法进行了,说了也不管用。”

B:“有些问题不太清楚他的真实需求是什么”

事实上,每一组群体双方本该依赖持续不断的交流进行互动,但却像击节者和听猜者一样,他们都受困于信息的高度不平衡之中。

该如何解决呢?

周鸿祎有一个经典的言论,产品或设计人员需要在1分钟内变成小白;而张小龙,据传私下里说过“我可以在五分钟内变成小白,而马化腾立即就可以”这样的话。

这也就是说,我们始终要站在用户的角度上来考虑问题,而不仅仅是设计和开发的思维。

沟通和表达也是如此,如果你是硬件设计,要考虑嵌入式最后的实现,反过来程序开发需要深刻理解功能和开发接口让硬件设计到位;如果你是工艺或装调,你需要让结构明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反过来结构设计要有利于操作。

很多人在日常的工作沟通中,习惯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上下游没完全理解就开始焦躁,反复几次就容易造成误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