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会来事”?怎么样成为会来事的人?

说到“会来事”,我‬说个人‬,让大家‬看看什么才叫真正的会来事,堪称“教科书”级别的!

我们村里有个小商店,自打我记事起就一直开着,到现在少说也得有30年了,之所以能开这么久,全“赖”这老板娘“会来事”,怎么个来事法?听我给您说说:

要说这商店吧,在村东头还有另一家,论装修,论货品,论地段都不如村东头那家,可论生意,东头那家经常被吊打,这是为何?原因很简单,经不住人家“会来事”啊!

  • 首先这老板娘态度热情,凡是有人来店里,她都一一热情招呼,跟来了亲戚一样,端茶倒水的,喊吃这个尝那个。门口常年摆放着几条长凳几张小桌子,小桌子上放一些瓜子花生。上店买东西的人,加上一些过路歇脚的人,一聚集,无形之中给小店营造出了一种人流旺盛、生意兴隆的氛围。然而她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估计也是深刻的领悟到了“人无笑脸莫开店”这句老话的精华所在吧。

  • 倘若大人有带小孩过来店,这老板娘总是满脸笑容来相迎顺手抓起一把糖果,很亲和地送到小孩手上和兜里:“来,小宝,奶奶给你吃糖”,小孩高兴了,可大人感觉欠了个大人情,下回买东西你还好意思去别家吗?

  • 再说到具体卖东西,这老板娘那更会来事了比如一瓶杨梅罐头,标价4.5,她会说:“我们关系那么好,本来我卖给别人是卖4块5的,卖给你只要4块,但你可千万别说出去啊”。按她的意思,她卖给你的东西永远都是低于原价卖给你,总是能让你感觉到占了便宜,得了优惠,让你在心理上更依赖和信任她。殊不知,她卖给其他人都是这个价。你瞧瞧,表面看是“会来事”,其实是很高明的营销技巧。

下面这一招我们至今都服,这思维堪比马云!

近年来由于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在村里的大部分是老头老太太,生意势必受到影响,不过对于此,她还是有招,你看她怎么做的:

  • 她索性建了一个V信群,想尽一切办法把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全部拉到群里,时不时的发个小红包活跃一下气氛,并满有诚意地告诉他们:“年轻人在外头不容易,如果家里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处理的尽管跟我说,不要跟我客气啊”。果真,谁家老头老太太有个头疼脑热帮着叫医生,帮着照看,谁家搬个重物,换个灯泡,提个水什么的都是安排儿子随叫随到。

  • 这些看似是小事,但积攒的是人情,更是恩情啊,慢慢的,这个群逐渐转变成了“线上购物群”时不时有人“帮我送一箱牛奶给我妈妈吧,钱一会转给你”,“帮我送一件水果过去吧,钱马上转你”,“帮我......”,就这样,一天下来的营业额也也不少,而且年轻人买东西基本都不讲价的,这样卖的利润会更高。

  • 更可观的要数年底了,尤其是快过年的那半个月,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回来都得办年货啊,去哪里办?很自然都是去这个老板娘那,毕竟平时有那么份交情和恩情在那。可以说除了小商店买不到的,比如鸡鱼肉什么的得去集市上其它的大件,烟花、鞭炮、水果、牛奶这些基本都是在她那办齐。

  • 所以每到年底,简直就是报复性消费,她们一家子根本忙不过来,不得已雇了两个人来帮忙打理。这场面看得东头那家直红眼珠子,也仅此而已,因为这其实也合情合理啊,这些都是她平时“会来事”积攒的回报。

结语

这就是“会来事”的人,通俗一点讲就是会说话、会办事,眼力见十足。这种人的情商往往都比较高,说话总能说到对方的心坎里,办事总能办到点子上。他们也往往善于察言观色,又深谙人情世故。

打个形象一点比喻:你不经意间打个哈欠,他能随即温暖地给你递个枕头;领导刚一掏烟,烟灰缸已经挪到了身前,打火机已经蹿出了火苗。如此等等看似为生活中,职场上一个个小小的细节,但是这种小小的细节往往能让人感到非常的温暖和贴心。

六哥原创,恳请朋友们多多点赞支持,谢谢!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