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田野杂记 | 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后记

上中学的时候,就知道了王国维先生描绘的治学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人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初并不明白这三个境界的深层含义,现在回首往事,深有感触。

从1993年进入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攻读汉语方言学方向的硕士学位开始,到2003年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文学博士学位,再到如今的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十几年来,方言学、语言学的无穷魅力深深吸引着我,尽管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很多,但是从读硕士开始就一直把汉语的持续标记问题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当初选持续标记这个内容做博士论文的时候,不少人为我担心,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论文、论著很多,我也知道自己的压力有多大,但我还是抑止不住内心追寻谜底的渴望,博士论文答辩时专家们肯定的话语、系学术委员会给我评定的优等成绩,都是对我莫大的鼓励。毕业后的近三年时间里,对论文中涉及的所有问题又进行了重新的思考,补充了新材料,还有不少的新想法,所以,不少章节差不多是重新写了一遍,整体感觉又好了许多。十年磨一剑,面对剪不断、理还乱的材料,在经历了多少朝思暮想、寝食难安、呕心沥血的日子,今天终于可以提交一份答卷了。

本书是在同名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成的。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和语音、词汇相比,方言语法研究比较薄弱,往往局限于单点或方言母语的描写研究,或者是有限的几个方言点之间的比较研究。读硕士的时候,看了梅祖麟先生的《汉语方言里虚词“著”字三种用法的来源》,很受启发,硕士毕业论文就是从方言母语襄樊话出发,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来分析襄樊的“倒”和“在”,博士毕业论文则打破了方言与方言之间的界限,从整体汉语的角度出发,“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通过充分利用汉语方言材料来考察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现状并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去寻找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探求几类持续标记和中古附着意义的“著”之间的同源关系。

研究的过程是辛苦的,也是快乐的,如今,十几年苦追寻的心路暂时要划上一个句号了,此时此刻,充满我内心的,不是轻松,而是无限感激之情:我要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给了我一个深造的机会。我要感谢我的博士生导师张振兴先生和硕士生导师汪平先生给我的指导和关心,谢谢两位恩师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书稿并给我写序。我要感谢所有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和朋友们,他们是(按姓名音序排):曹广顺、曹志耘、陈章太、程邦雄、侯精一、胡明扬、黄国营、黄雪贞、李小凡、钱乃荣、吴福祥、邢向东、熊正辉、杨永龙、周长楫、周磊……我要感谢方言调查中给予协助的人们,还要感谢所有我在书中引用过的论文、论著的作者们。我感谢华中科技大学中文系的老师们对我的理解。我特别要感谢中央民族大学语言文学学院的支持,感谢合作导师戴庆厦先生的鼓励,感谢博士后流动站给我提供了重新审视、最终完成书稿的时间并有幸获得学校“211工程”建设项目基金的出版资助!我还要感谢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和编辑们的努力。我感谢我的亲人们,是他们多年来默默无闻的奉献,才使我能够全力以赴地投入我所热爱的研究工作中去。最后,我还要感谢已故的李荣先生,我很幸运能聆听他的教诲并得到他的指点。我也想借这本书告慰我父亲、我兄长的在天之灵……

我感谢所有真正关心我的人,我愿把这本小书献给你们!

罗自群

2006年3月于民大青年公寓

(《现代汉语方言持续标记的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End

图文编辑 | 郑依滢

本期审读 | 邱煌明

责任编辑 | 甘于恩

(0)

相关推荐

  • 实例分享| 学位论文致谢

    译文 我也同样地感谢巴黎第八大学的哈珀恩(L. Halpern)教授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研究主管费勒布瓦(F. Feuillebois)先生,感谢他们评阅了我的博士论文并作为答辩委员会 ...

  • 历史上的今天 | 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逝世

    1938年7月1日,赵元任先生与四位助手在昆明.从左至右分别为吴宗济.杨时逢.董同龢.赵元任.丁声树 1982年2月25日,赵元任逝世于美国,享年90岁.赵元任是我国现代语言学先驱,被誉为" ...

  • 赵元任:作曲并演唱《教我如何不想她》英译

    1936年,赵元任亲自献唱,在"百代"唱片公司灌录了这首<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唱片. 教我如何不想她 词:刘半农 曲:赵元任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 ...

  • [新书推介]刘晓亮:《高步瀛历代文举要研究》

    序 徐国荣 学行继程朱之后,文章介韩欧之间,此方侍郎之蕲向也.其功或有不逮,然其志甚可感佩.刘海峰继之而起,姚惜抱光而大之,义法雅洁,神理气味,其论腾嚣,门徒遍于海内.当是时也,"天下文章, ...

  • 与张万有先生的交往(三)

     作者简介 王锋,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人,1959年10月3日生.1980年毕业于昭乌达蒙族师专中文系,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先后从事中师.高中语文教学和校园文化宣传工作.工作之余,勤于笔耕,曾参编和主编了 ...

  • 行走田野杂记 | 林伦伦:重返溪西【转发】

    五年前的一个夏天,我和太太.溪西小学校友阿红等一起回去了一趟溪西,想看看1974年9月-1975年7月间在那里代课的溪西小学,看看那个还来不及留下深刻印象的乡村现在到底是什么模样. 我在那里代课的时候 ...

  • 【行走在乾县】乾县方言与民俗探究(二)“你吃筵席怕也得拿个帕帕”

    (二)"你吃筵席怕也得拿个帕帕" 这句话是说一些人办事不靠谱,什么也不准备,什么也不摊.我上学的时候有很多学生上课的时候桌子上没书.没笔.没本子,什么也没有,老师就经常说" ...

  • 【行走在乾县】乾县方言与民俗探究

    乾县方言与民俗探究 乾州蕞娃 乾县的很多方言非常有意思,非常生动形象,对于上年龄的人而言是耳目能详的,但是对于年轻的第一代,他们也许慢慢的就会忘记这些词语,因此,我觉得将这样的一些词语以及其背后的人生 ...

  • 【行走在乾县】乾县方言——引言

    12.乾县方言的研究: 我们不是乾县研究方言的第一人,在此之前,著名戏剧作家.学者范紫东老先生(乾县灵源镇西营寨人),据传因为"上世纪三十年代有所谓学者(戴季陶)来西安发表演讲,却胡说西北人 ...

  • 【行走在乾县】乾县方言及民谣——民谣

    民 谣 民间歌谣是一个地方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的集中反映,具有浓厚的地域性.时代性.教育性以及娱乐性.一般是由长辈或者儿时伙伴间的口传心授而来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很多歌谣都已经销声匿迹了. 最近 ...

  • 【行走在乾县】乾县方言及民谣

    乾县方言及民谣 (一)乾 县 方 言 乾县人有很多方言,外地人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是很难明白的.例如: 在服饰方面:把裤子叫做"服儿"(fu er),把上衣叫做"袄& ...

  • 《一条老街的记忆》之四:生不逢时罗厚群

    图片来源于网络 罗海珊的老家在原黄林桥公社高峰大队六小队.现为卸甲坪土家族乡天星堰村,是个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的好地方. 罗海珊的父亲罗传家,经过多年含辛茹苦.打拼经营,在天星堰建起一座豪宅大院,大院气气 ...

  • 百川奔涌【诗歌文学网专栏】:陈冉、田野、罗明、雷林波|南粤诗刊-20年总34期

    南粤诗刊 鲸落(外一首) 文/陈冉(安徽) 大海一点一点从身体里流逝 海平面上方那枚暖阳 一滴一滴下滑  归隐黑暗 翻转的弧线闪耀光芒 世界开始混沌中失落 不要打扰 让脚步停下 歧途中寻找最后的归宿 ...

  • 罗立群:《中国武侠小说史》新修版

    <中国武侠小说史>新修版,罗立群著,中山大学出版社2021年7月版.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研究中国武侠小说发展演变的学术专著.全书共分为十章:第一章绪论,论述侠的起源.定义.历史源流.文化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