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 唐诗解读——李白之《望鹦鹉洲怀祢衡》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

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

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

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

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

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平。

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

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

注:

魏帝:魏武帝曹操。

八极:八方极远的地方。

蚁观:视之若蚁。比喻轻视之极。

斗筲人:见识浅陋之人。

鸷鹗:凶狠的鱼鹰。

天刑:天上的法则。

解读:

昨天已经说过,鹦鹉洲因祢衡具有了使人缅怀的历史价值,李白这首诗是一首怀古咏史之作,人们在阅读时,除了感怀祢衡,同时亦感怀李白。在诗人反复咏唱、重重涂抹之下,鹦鹉洲亦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全诗分为两部分,前八句为第一部分,叙写了祢衡的遭遇,其中诗句中出现了三个人物——曹操、黄祖、祢衡,曹操、黄祖其实不是真心赏识祢衡,甚至还要加害于他,而祢衡则显示了他的不合作的独立精神,而这加剧他与曹、黄二人的冲突。究其实质而言,这是以军阀代表的“势”与士代表的“道”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李白的精神也深契了祢衡的这一点,因此诗中祢衡的身上隐然有李白的影子在内。

第二部分是诗人对祢衡事件的思考和感触。诗人谴责曹操用权谋借刀杀人,让黄祖背上杀名士祢衡的恶名,称赞祢衡的才华之高,对其不幸深表同情,他看似是在为祢衡之死寻找原因,实则是自己提醒自己,结尾处“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是用自然尚有情,连美好的兰蕙香草都哀怜祢衡之死,不忍生于芳洲之上,诗人这种侧笔表悲怀,实因悲情到达极点,无处可表,以芳草这一兴体收结,反境意味,也是诗人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

李白的这首怀古诗灌注了无限悲情,是因为他感觉自己与祢衡有着生命发出的古今相契之处,这就是他们都能够坚守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这一共情的体悟。且祢衡外在表现的放荡不羁、处世的孤傲不群与诗人经历相似,因此诗人从自己的感受出发,感动祢衡的感动,悲伤着祢衡的悲伤,透着一股生命的热忱,打动着后世的人们。所谓“此以正平自况,故极致悼惜,而沉痛语以骏快出之,自是太白本色。”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