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随笔:文字的力量(下)
这四个人里最早的佛陀,肯定不会留下只言片语,因为他关于世界的理论,首先认为人对世界的认知是颠倒的,而颠倒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语言本身是有问题的。
孔子居然也是述而不作,所有的记载里,都没有提到过孔子写下过任何一个字,孔子倒是同样强调过,真理之不可言说。苏格拉底更是如此,他不仅不愿意写,他连活都不愿意活了。
唯一在有关记载中,写过字的,就是耶稣,但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写了什么——他是在救下了抹大拿的妓女玛利亚之后,在其面前的沙地上,用树枝写了几个字,但不知道他写了什么。
到佛陀时代,人类的文字已经接近成熟,而且繁育出了诸多早期典籍文献,也就是说,不可能是因为这四位大佬不会写字,或者说当时文字系统还不成熟。显然这四个大佬都是主动放弃了文字——他们应该是很早就意识到了文字对于人类认知上的障碍和问题,所以采用了上古时代一直流行的所谓口耳相传这种方式。
除了神圣经典,对世俗社会影响最大的文字类型可能就是小说,西方文学领域最绕不开的文字经典就是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我记得当初还是在小学期间开始读这部书,那时候只读了第一部,当然,多雷的插图实在是吸引人。这部书之所以出众,是因为它被誉为西方第一部现代小说,也就是说,在塞万提斯之前,还没有人像他这样写作,也没有那部之前的类小说能有这样庞大的故事架构。
塞万提斯的一生是悲惨的,当然,大部分源于其性格——没有定性,见异思迁,他做过买卖,当过士兵,打过仗,被海盗抓过,当过小官僚,然后又卷入经济案件入狱,靠写作谋生,死后连坟也找不到了。
然而,他生活在了那个文艺复兴年代,他确乎对文字有着天生的兴趣和感应,虽然混社会,但他从来没有停止过写作,尽管在《堂吉诃德》之前,他所有的诗歌和戏剧都是不成功的。在入狱之后,他开始创作《堂吉诃德》,毫无疑问,这是他把自己一生的遭遇和情感注入的结果。
这部小说之所以特立独行,就在于它居然破天荒地写了七百多个人物,不仅是堂吉诃德与桑丘这两个角色,在骄傲与愚蠢,自信与卑微,赞扬与讥讽,幽默与悲伤之间不断对比,而且还有故事套故事,人物跳出故事这类现代小说才有的写作技法。
他在其文笔中融入了诸多西班牙社会中流行的俚语、谚语和笑话,他可不是仅仅想象,既有对历史的分析,也有对现实的批判,还有对政治的露骨讽喻,让整部小说充满了机智的幽默,暗含着深深的悲凉情绪。
于是他吸引了所有人,其成功可谓惊人。按照塞万提斯的性格,写完了他就不会再去拿起来了,但由于太成功,以至于出现了大量盗版,还有冒充他来写作续集的。
于是他没办法,又提起笔,写了第二部。有趣的是,一般而言,名著的续集大多不成功,塞万提斯创作的堂吉诃德第二部,从技法和影响力上,却再次超越第一部。真是可怕。
这带来了欧洲社会小说的兴盛,文字通过小说这种形式,创造了一个柏拉图般的理念世界,这个世界与世俗世界平行,人们居然在很多时候是通过那个世界来看世俗世界的。
如果说圣经是经历了上千年的积累,才逐步发生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那么相比之下,有一部文献,就几乎是奇迹了,它不仅体量很小,才1万5千字不到,而且问世时间很短,到今天也不过一百五十多年,在其问世之后七十年,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就已经与圣经匹敌了——共产党宣言。
作者谈到,共产党宣言,其实是一个深入研究人类历史规律和资本主义危机的青年,与一个多年从事工厂管理熟知曼彻斯特工业现状的青年,一拍即合,将相互掌握知识结合的产物。
很有意思的是,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在文学的意义上,是创造了一种新的文体——宣言体,或者说公告体,在其之后,各类运动风起云涌,几乎都采用了这种新的文体——一个小小的组织或者群体,也可以借助印刷的力量,把自己的观点呈现给所有人。——更有趣的是,通过新闻和宣传而掀起革命运动建立起来的政权,却都无例外地管制了新闻和宣传。
谁都没注意到的,共产党宣言诞生之后,催生的第一个运动,其实是在艺术领域的达达主义运动,其实在西方,艺术领域的改革和突进,一直是沿着共产主义的路径行进的。
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这是宣言的起始,马克思的意思其实是想把一直以来以黑帮和地下活动为主的工人运动,推向台前,不要搞黑暗活动地下活动。但这个比喻,对于西方社会而言,确实有着一种不祥的预兆。
宣言诞生后的三十余年,影响力还没有凸显出来,一直到一战期间,一个叫弗拉基米尔·乌里扬诺夫的人看到了宣言,通过阅读和思考,逐步形成了通过理论宣传,党的坚强组织来推动革命运动的想法,几乎是天才般地把理论置换为行动纲领,宣言的力量才借助共产主义运动向全世界拓展开来。其后的读者,如斯大林、毛泽东、卡斯特罗、胡志明,让这场运动澎湃发展,绵延至今。
文字造就了世界,造就了特定的社会模式,同样,又是文字来改变一种社会模式,塑造一种新的模式。
这方面,作者举例的,就是前苏联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与索尔仁尼琴。这是两个在高度集权和严密监控下,力图从事自由文字创作的例子。
特别让人感觉无奈的,即便是在此种严密控制之下,俄罗斯人仍然可以拿出诸如静静的顿河这样的名著出来,人民内务委员会的委员们最关注的,也都是诗歌。这就是俄罗斯人的文学素养。
阿赫玛托娃是斯大林很喜欢的诗人,但她也不够听话,在四围监控的情况下,仍然从事自由创作,她在创作《安魂曲》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家庭,并且限制了自由。
但她依然通过一种奇特的方式写作——不写到纸上,而是创作出来之后,教家里人、朋友、佣人背诵,这个人帮忙背诵一段,她就把这个人编号1,那个人背诵一段,她就把那个人编号2,这样用几年时间完成了《安魂曲》的创作。
这是一种反讽,还是一种奇迹,我不知道。共产党宣言是在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诞生的,宣言也号召无产者争取自由,而宣言创造出来的帝国,却再次让人们因为恐惧,而回复到了口耳相传的上古时代。
就像当代,即便有了无数种便捷的文字输入方式,网络表达方式,我们对文字的控制,也同样更加精确。就像波兹曼说的,新闻管制的一个暗含假设,就是受众中充满了坏人和傻子。
阿赫玛托娃的坚韧影响了索尔仁尼琴,这也是一个傲然挺立的文字创作者,他坚持把和平年代集中营的故事用文字记载了下来。就此打住。
1858年时的艾克曼,那时候刚有了照相机
1823年,一个出身贫农家庭的青年艾克曼,把他对当时世界级的诗人兼博物学家歌德的看法,写成了一个小册子《论诗特别以歌德为证》,亲自拿去见了歌德本人。
歌德在看了这本小册子之后,即聘用艾克曼成为自己晚年的助手,帮助整理自己的思想,由此艾克曼得以能够以《歌德谈话录》方式,把这个独一无二的完人全面展示给世人。(敝号于2020年随笔推介过这本《歌德谈话录》)
在艾克曼和歌德持续不断的谈话和探讨中,歌德提出了一种新的文学观念,这个观念对后世文学之影响,也不亚于后来苏联的高压——世界文学。歌德阅历之广泛,在那个时代是独一无二的,他居然还读过很多本当时中国的小说,也正是对中国小说的感受,使得他第一个走出了欧洲文化中心论调,号召文学圈的人把眼光看向全世界其它文明。
既然文字是文学的基础,那么不同的文字就塑造出了不同的文学结构,用全球的眼光来审视这些文学结构,是一种透视人类文明形成过程的重要视角。
世界文学观念下发掘出来的最知名的异国文本,就是山鲁佐德的《一千零一夜》。它之所以能成为珍宝,不仅在于它记录的另一种文明,还在于它揭示了还存在过一种欧洲人未见过的结构——类型文学,有点类似现在的类型电影一样,有一种类似的情节架构,装入不同的人物和技法内容。
其实,我感觉伊索寓言也有些类似,也许这些不知道作者的民间文学就是这样一种流传的方式,正类似诗经中的诗歌,节奏与格律多以重复为特征一样。
这种文体的衍生品,就是当代的科幻、玄幻文学,其知名的当然就是《哈利·波特》。这部作品展现出了,运用现代商业手段,网络载体,以及多维产业运作,文字的影响力可以在几年时间内扩大到何等地步。
文字是一种可怕的力量,与语言一样,是一种超越直觉和第六感,能够在所有人头脑中引发连锁反应的工具,既创造世界,塑造世界,当然也毁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