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和立方”!

#1

“未诉先办”解民忧

7月初,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12368热线接到了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求助电话。原来,自6月底开始,该中心陆续收到群众反映某公司欠缴员工多年公积金未补缴的问题。事实上,该中心已于今年3月对公司作出补缴的行政决定,但按照法律程序,公司有六个月的异议期,如果超期该公司不履行也不起诉,中心才能向法院申请行政非诉执行。目前期限未到,群众不满却日益强烈,怎么办?中心相关负责人忧心忡忡,表示与该公司进行了多轮对话协调,但进展缓慢,希望法院能够想想办法。

“考虑到涉及121名群众切身利益,我们迅速启动'和立方’诉源治理机制,接到电话第二天,我就和同事到现场处理了。”法官冯晓光说。

经过实地调查,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后,冯晓光和同事马上组织各方见面。两个多小时后有了解决方案,各方共同决定:当晚24点前,把所有补缴前的准备工作完成;次日中午12点前,把资金补缴到位;公积金中心在收到款项后12小时内,迅速组织力量把款项分到每个人的账户,并同时做好群众答复工作。

7月15日,公积金拨付到了每一个员工的账户,公积金中心专门打来电话表示感谢:“没想到东城区法院法官这么给力,这么快就解决了纠纷。”

纠纷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与东城法院独有的“和立方”诉源治理机制分不开。“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上下功夫,'和立方’诉源治理不断做加法,推动实现'未诉先办’'未呼先应’。”东城区法院副院长王波表示,“自2019年推进'和立方’诉源治理以来,我们紧紧依靠党委领导,统筹协调各方调解力量,在行政机关、街道社区、行业协会等离纠纷最近、最适宜解纷的地方联合设立'和立方’工作站,目前工作站数量已达16个。”

运用“和立方”工作机制,东城法院法官助理到餐饮企业现场为13名劳动者办理调解和司法确认,解决劳动纠纷

今年1至6月,“和立方”成功调解纠纷3640件,成功率达70%。对调解成功的案件,东城区法院落实跟踪回访,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督促义务方履行到期付款义务284件次,涉及370余万元。

#2

优化服务暖民心

5月初,入职不到一年的青年党员李璐璐收到了人生第一面锦旗——“人民卫士”。

赠送锦旗的人是案件当事人马某。在查看马某网上提交的立案材料时,李璐璐发现存在案由适用错误、缺乏必要材料等问题,不符合登记立案要求,除了及时在网上审核系统中留言,告知马某审核未通过的原因外,李璐璐还主动打电话进行指导。立案成功后,马某由衷赞叹:“没想到现在立案这么方便了,法院同志太有耐心了!”

为有效指导当事人立案,东城区法院专门成立了团队,积极落实“一次性告知”,以电话答复、书面告知、网络留言等多种方式主动提供指导和服务。“对于像马某这样的当事人,我们都会主动进行'一次性告知’,帮助他们顺利立案。”李璐璐说。

网上立案和电子送达,不再要求当事人提交纸质材料;跨域立案,让群众快速实现千里之外的立案;非接触式查阅诉讼档案,省去了当事人到法院借阅档案的繁琐过程,对网上查阅有困难的群众,还提供邮寄查阅服务;使用移动微法院、公共邮箱、微信,当事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办理很多诉讼事项……东城区法院努力将优化立案和诉讼服务做到极致,让“我为群众办实事”落实落细。

#3

公正高效护民利

“因你申请免交诉讼费时提交虚假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现依法对你予以训诫……”6月上旬,法官古悦当庭对在案件中提交虚假证据的王某进行训诫。原告王某以经济困难为由申请免交诉讼费,并提供贫困证明一份。

通过核实,该证明系伪造。经训诫,王某认识到错误并具结悔过。同时,东城区法院认为该份虚假证据的形成过程可能涉嫌伪造国家机关印章罪,依法将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王某并非个例。为净化诉讼环境,东城区法院着力构建民刑联动虚假诉讼惩防机制,已向公安机关移送虚假诉讼刑事案件5件,已判处刑罚2人,罚款3人,训诫1人。

随着司法网络拍卖的蓬勃发展,拍品种类不断丰富,如何加快小额动产的网络拍卖,成为基层法院执行工作面临的一个挑战。东城区法院执行局通过探索,实现当事人议价、合议庭定价、网络询价、直播拍卖、专业机构回收等多种方式的创新,打造“三段集约”动产拍卖绿色通道,动产处置平均期限缩短至30天,同比用时减少一半,让胜诉权益尽快兑现为当事人手中的“真金白银”。

“公正高效司法是群众所盼,除了尽全力保障当事人权利,我们还注重以科学管理提升审判质效。”王波说。今年以来,东城区法院出台规范性制度15个,调研梳理审判全流程中的80类风险隐患,出台《审判流程重要节点风险提示》《审判流程风险提示鱼骨图》进行全方位风险提示。

来源:人民法院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