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之大肠手阳明经之脉白话解

大肠手阳明经之脉白话解

一  运行路线

大肠手阳明之脉

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字词句解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大肠手阳明的脉起于食指的顶端。大指次指,大指的次指,也就是食指。肺经脉“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经过阴阳转化后变成了大肠经脉的起点。肺经脉直行脉在大指出其端,它会去那里呢,会走大拇指的外侧经过虎口与肺经的支脉共同出于食指的顶端,阴阳转化后变为手阳明经脉的起点。

每一个指端都是阴阳的转化点。

循指上廉:沿着食指上边的赤白肉际运行,过二间三间。上廉,把手竖起来,掌心向内大拇指这边在上,小指这边在下。

出合谷两骨之间:出合谷,合谷在两骨之间。出,表示气机是向外运行。谷,“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肉会就是肉与肉相合相并,肉的相合相并多发生在关节的上下。人身上溪谷的地方很多。所谓“溪”,就是肉与肉相合相并时形成的空间小。所谓“谷”,就是肉与肉相合相并时形成的空间比较大。合谷,肉与肉相合形成的谷。合谷穴的定位,“合谷在大指岐骨之间”,也就是说,在骨头分岔的地方,相当于董氏奇穴中的灵骨穴。这才是合谷穴的正确位置。比我们教科书上看到的那个点功能强多了。

上入两筋之中:上行后进入拇短伸肌腱、拇长伸肌腱之间,也就是阳溪穴所在的位置。两筋之中,拇短伸肌腱、拇长伸肌腱之间,大拇指上翘时在腕部跳起来两根筋。

循臂上廉:沿着小臂的上边,进入肘窝的外边。

上廉,这个“上”定位是,掌心向内,拇指在上、小指在下。这时,桡骨最上面的部分就是上。上廉就是桡骨的上面的外侧边。

入肘外廉:进入肘窝的外侧边。也就是曲池穴所在的位置,我们来看曲池穴的位置,

“曲池,在肘外辅骨陷者中也,屈臂而得之”。辅骨,指肘外侧的前面摸到的骨头包。往回退一点的坑中,这就是曲池穴。我们现在的曲池都取在肉上,曲池不在肉上,在肉与骨之间。

所有的穴位都不在肉上。

上臑外前廉:向上运行于大臂外侧的前侧边。运行于肱肌与肱三头肌外侧头之间。臑,肩下肘上叫臑。

上肩,出髃骨之前廉:走三角肌中束的下面上行到肩部。从肩胛骨与锁骨的相交处的前边出来。髃骨,指肩胛骨与锁骨的相交处。前廉,锁骨在前,从锁骨的这边出来。

上出于柱骨之会上:向上运行,从柱骨之会上出来。柱骨,颈椎。柱骨之会上,胸椎与颈相会之处,也就是大椎穴这里。上,表示在大椎这里运行浅。

下入缺盆,络肺:然后从大椎穴这里向前运行,从缺盆处进入体内。分支网络肺脏。

缺盆是一个区,不是一个点。

下膈,属大肠:直行支向下穿过横膈膜,回到大肠。回到本脏腑叫属。属,表示经脉与脏腑是从属关系。

其支者,从缺盆上颈:手阳明大肠经脉,有一个分支,从缺盆处出来,走脖子的前面,向上运行。颈,脖子的前面叫颈,脖子的后面叫项。望其项背,看到时的是脖子的后面。刎颈自杀,割的是前面。

贯颊,入下齿中:穿过脸颊,进入到整个下牙床。贯,从中间穿过。以绳穿物曰贯。进入的穴位是大迎穴。

还出挟口,交人中:从大迎穴再出来,运行于口角的两边,在人中穴相交。还,去了又回,回到原来的那个点。从大迎穴进去再从大迎穴出来。人中,鼻食天气,口食地气,人在天地之中。人中在鼻之下,口之上,所以叫人中。

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在人中穴处,左边的脉向右走到时右鼻孔的旁边,右边的脉向左走到左鼻孔的旁边。挟鼻孔,鼻孔的两边。鼻孔的两边是迎香穴。到这里,手阳明大肠经脉结束,从迎香再向上运行,到山根穴就成了足阳明胃经了。

二 是动病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

字词句解

是动则病:脉有异常的跳动就是病了,容易得以下的病症。

齿痛:下牙齿的疼痛。手阳明入下齿,足阳明入上齿。手阳明可以引起下齿痛,足阳明可以引起上齿痛。

颈肿:“其支者,从缺盆上颈”。病之所在,经之所过。经脉病多发生在经脉所经过的地方。颈肿,脖子的前面肿。阳明阳气最盛大,病则易热,热胜则肿。

三 是主病

是主津液所生病者,

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字词句解

是主津液所生病者:主要是津液运行不正常所引起的病症。津液,大肠主津液,主津液是大肠的功能,大肠主津液的功能出问题后引发的一些疾病。津,“何谓津?岐伯曰:腠理发泄,汗出溱zhen溱,是谓津”。汗在没有发出体表的时候就是津。液,“何谓液?岐伯曰:谷入气满,淖nào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滑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淖nào泽,

水谷所化之液丰盛。水谷所化之液,能够注于骨、能够滑泽关节、能够补益脑髓、能够润泽皮肤的那部分,叫做液。

津液都是五谷水液所化。津稀而液浓。

从大的方面讲,“人体阴阳,气血而已”。所以从气血的方面讲,津液是血的一部分。大肠主津液,小肠主液。所以大肠的功能更偏向余津。汗出溱溱zhēn,是谓津,正常的汗出起什么作用呢,散热。当大肠津运行出问题,就会引起热郁。所以大肠经病多热肿的症状。

目黄:五色中,黄赤为热。目黄表示有热,目黄这个病症在十二经脉中一共出现了五次,都与津、液、血,有热有关系。

口干:津液不足的表现。

鼽衄:鼽,鼻塞不通。衄,鼻出血。鼽,在这里实际上是鼻腔里面肿,是热症,病在气。衄,也是热症,病在血。都是津液运行失常热郁引起的病。

喉痹:咽喉部红肿疼痛。是外邪在血,引起的血郁。

痹,“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痹病皆在血,不在气。常见的扁桃体红肿,可以在肺与大肠经上调。新病在少商、商阳放血一般都可以好。旧病在大肠经的五俞穴上可以到痛点。处理掉痛点就可以好。

肩前臑痛:手阳明经脉行于臑外前廉,肩前臑痛指大臂手阳明经脉运行所经过之处的疼痛。

大指次指痛不用:食指痛,不能正常使用。不用,不能正常使用。热痛为气有余,冷痛为气不足。

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当手阳明大肠经脉气有余时,手阳明大肠经脉所运行经过的地方会发热,发肿。当气不足时,所过之处会振振发寒。这种寒,不会因为外部环境的变温而恢复正常。不复,指穿衣取暖不能改变发冷发寒的这个症状。

我们来看看这些病症的特点:1.与经脉所过之处有关系。2.与脏腑的功能有关系。内经中说,阳莫盛于阳明,所以阳明病多热症。热胜则肿,所以,阳明病多肿症。

四 针刺原则

为此诸病,

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字词句解

盛与虚:盛则是邪气盛,是邪引起的有余,所以用泻法。虚则是本气虚,是本气不足,所以用补法。

热与寒:阳气盛则生热,所以用泻法,泻热用快刺法。本气虚则生寒,所以用补法,补法要留针。

陷下:因虚而陷下,陷下都是虚症。

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人迎脉跳动的力度是寸口脉的三倍。

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人迎脉跳动的力度比寸口脉的小,反过来就是寸口脉跳动的力度是人迎的三倍。

注:如果您感觉写的不错请转让更多的人知道;

(0)

相关推荐

  • 少阴病以虚寒为主,多见少阴寒化证,少见少阴热化证。

    岐黄说医道 (一)少阴寒化证:是指心肾阳气不足,病邪入内,从阴化寒所表现的全身性虚寒证候. 表现:恶寒,手足厥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蜷卧欲寐,脉沉细:身反不恶寒,面赤,脉微欲绝. ...

  • 孙启泰老师:《黄帝内经》灵枢·经脉(2)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2) [原 文] 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 ...

  • 《十二经脉歌》

    十二经脉歌: 二:手阳明大肠经歌 2021-04-09 接缘堂:广和上传 手阳明经大肠脉 次指内侧起商阳 循指上廉出合谷 两骨两筋中间行 循臂入肘行臑外 肩髃前廉柱骨傍 会此下入缺盆内 经肺下膈属大肠 ...

  • 十二经脉之三焦手少阳之脉之脉白话解

    十二经脉之三焦手少阳之脉之脉白话解 一 运行路线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循属 ...

  • 什么是十二经络 十二经脉 阴阳 手经 足经 阳经 阴经

    ?循行于上肢的经脉称为手经,手经共有六条,分别联系胸部的脏器,即心.心包.肺,以及相应的腑,即小肠.三焦.大肠:循行于下肢的经脉称为足经,足经也有六条,分别连属腹部的脏器,即脾.肝.肾,以及相应的腑, ...

  • 明代手绘十二经脉穴位彩图

    <明代手绘十二经脉穴位彩图>: 手太阴肺经 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足厥阴心包经 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 大肠经不通的身体表现 [十二经脉不通的症状]

    十二经脉不通的症状 十二经脉不通的症状 1.心包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失眠多梦易醒难入睡:心烦健忘胸翳闷口干:神经衰弱. 2.三焦经常见症状:偏头痛头晕耳鸣上热下寒:手足怕冷倦怠易怒:皮肤容易过敏:肌肉关 ...

  • 十二经脉气血流注顺序3-足阳明胃经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经脉又分为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十二正经对应十二脏腑,经脉气血像人体气血一样有一定的流注顺序. 上节给大家讲了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路线,本节给大家介绍,足阳明胃经的气血流注循行路 ...

  • 人纪针灸系列:手阳明经之二间、三间(二)

    大肠经的荥穴,我们叫二间.由于大肠经这个经络五行是属于金,荥穴是 属水,因为大肠经是阳金.所以,二间变成是大肠经的子穴.大肠经的子穴,也就是说治大 肠经实症.大肠有实症时,在这泻它. 那二间穴怎么找, ...

  • 大肠经为手阳明经,有养阳、生津通腑等作用,打通大肠经的方法

    大肠经为手阳明经,在十二经中有独特的应用,有养阳.生津通腑等作用. 如果手阳明大肠经的经气发生异常变动,就会导致牙齿疼痛.颈部肿大等症状. 1 上臂偏粗.下牙龈肿痛的人,大肠经可能有堵. 在食指尖上的 ...

  • 十二经脉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

    十二经脉 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 ...

  • 《十二经脉学习及对应病症治疗》—手三阳经点穴

    《十二经脉学习及对应病症治疗》—手三阳经点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