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为什么成了“网红”城市?
这两天,一篇《日本兴起深圳考察热,华强北模式被誉超级市场经济》的媒体报道在网络扩散开来,文章本身没有什么新意。所以,我的一位在深圳政府部门工作的朋友在朋友圈转发之后留言说:“我们已经接待了很多拨了。”
我很想讨论一下的是为什么关于深圳的话题总是关注度这么高,而且非首发媒体的微博、微信也愿意为此做扩散,而相比之下,广州的话题似乎很难有这样的扩散效应。
当然,首先是深圳本身在用扎扎实实的数据、经济规模、良好的产业结构在说话。这是各方合力的功劳,政府、民间各有贡献,尊重市场的力量,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深圳努力在做的,而且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当某些城市在驱赶人口的时候,深圳的人口激增了62万,这62万至少都是实实在在的消费力量,其中不少人未来有可能或者本身就是社会中坚、中层力量或者技术人才。
深圳最近的一次“高调”是去年年底,当深圳的2016年度GDP超过2万亿的时候,广州的苦涩是可想而知的,这也是深圳的GDP首次在官方公布的数据中超过广州。彼时,广州正沉浸在举办财富论坛的喜悦之中,从广东省统计局修订的数据来看——由于“研发支出”未计入GDP的部分进行了补充计算,所以深圳2016年的GDP被增加了580多亿,而广州只增加了250多亿。这样,深圳2016年的GDP就以200多亿的微弱优势超过了广州。
深圳之所以引人瞩目,其实是市场经济力量的胜利,深圳人不在皇城根下,早期也没有得到超大型外企总部的青睐,这分别都是北京和上海的事儿,当然,后来很多世界500强都愿意往深圳布局了,那是后话。
即使是在一省之内,深圳其实也是一个典型的异类城市——外来人口占绝大多数,早期更是人人为发财而来,即使是今天,你去那些热门区域的咖啡店,十桌人有九桌在谈“创业、融资或者A轮、B轮”,深圳人天生就是经济动物,为发财而生,为发财而来。一路的生猛向前,一路的野蛮生长,深圳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塑造了自己独特的城市气质:不靠天,不靠地,只靠自己一路拼杀。
所谓的“杀出一条血路”不仅仅是小平的嘱托,而且已经内化为深圳人的实际行动。一百多公里之外的广州,相比较之下,其实缺乏这种“冲劲”,再加之国企比重相对多,科技创新、金融领域慢了一步或者半步,其光彩不如深圳(当然未来可能会反超,深圳不要骄傲),一升一降,更是让深圳的凝聚力大大强化。
时至今日,从官方到民间,尤其是在深圳工作时间较长,已经跻身中产或者以上阶层的人士,对深圳的热爱、赞美、维护是令很多其他城市市民错愕的。
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士本来就是媒体关注的人物,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理论水平,实际上担当了意见领袖的作用。不过,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并非只是为城市叫好,也敢对城市挑刺,甚至敢对某些明显有问题的决策叫板。深圳人在经济条件改善,某些人甚至已经取得财富自由的前提之下,更多地开始关注政府的权力边界,以及自己的权利保障。
这样的氛围一度感染和带动了很多关注公共利益的普通深圳市民,其影响力至今不绝,良性循环一度形成,其实对于官方的决策有很大的影响力。政府每出一个措施都会认真考虑民间的意见和可能的反弹,在客观上逐渐规范了政府的权力,反观内陆的某些城市其实是缺乏这样的氛围、力量的,因此出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政策是意料中的事情。
深圳的关注度为什么这么高?主要还是本身确实有成绩,“打铁还需自身硬”。
再就是各种机缘巧合、智慧聚集、政策给力,正好就用足用够用好了各种资源,包括临近香港这一个资源,近年来形成了加速度,当其他城市在下滑的时候,深圳却在“发力”,不想当网红都不行。
最后就是民间对城市的认同度高,大家感恩城市给予的机会,同时又不断挑刺城市的问题,希望城市更美好,如此氛围的城市与如此素质的市民在中国并不多,他们的自发撰稿、自愿传播也让深圳在舆论场中占据了特殊的地位。
抱朴守拙,万法归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