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中医的人

作者:大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李冬月

医生都会建议,炖药时加些“生姜”、“大枣”,原来它们是中药的“药引子”。

那么,中医为什么要用药引子,如何正确使用药引子呢?

药引子——是引药归经的俗称,指某些药物能引导其它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起“向导”的作用。

另外,“药引子”还有增强疗效、解毒、矫味、保护胃肠道等作用。

药引子的作用

“药引子”在方剂汤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医学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气血通过全身经络,通达表里、脏腑,营养四肢百骸、筋骨皮毛。经络使人体内外表里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药引子”犹如向导,它将诸药引向某经络脏腑及身体部位进行针对性治疗。

增强药物疗效

健脾胃助消化的中药汤剂,常放入大枣;产后淤血多、乳汁少等,常会用到生化颗粒或生化丸,最好用红糖送服,以增强补血散寒、祛淤的功效。

直达病处

中医认为,盐味咸,可引药入肾,作为药引能帮助药物直达病变处,更好地发挥补肾的作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等,最好用淡盐水送服。

缓解“毒性”

清热解毒药药性寒凉容易伤胃,含贝壳矿石类的中药较难消化,都需要用米汤送服,可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顾护胃气。应用甘遂、大戟等有毒或烈性药物时,常常用红枣做药引,缓解毒性。

常见药引子的用法用量

1、生姜汤

常用于送服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脘腹冷痛等病症的中成药,如通宣理瞵丸、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亦或是中药汤剂。一般用生姜3、5片。水煎取汁,温热送服中药即可。

2、稀米汤

主要指粳米汤或糯米汤,能保护胃气,减少苦寒药对胃肠的损伤。常用于送服寒性较重的中药汤剂或中成药,如三黄泻心汤、牛黄清胃丸等。一般用粳米或糯米适量熬成稀粥,取上层汤汁,趁温热送服药物即可。

3、蜂蜜水

常用于送服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中药,如百合固金丸、养阴清肺丸、麻仁润肠丸等,一般用枣花蜜或槐花蜜5~10毫升,冲入温水300毫升,送服药物即可。另外,蜂蜜还能减少中药苦味,使中药更好入口。

4、大枣汤

常用于送服益脾胃、养心安神的中药,如人参健脾丸、归脾丸、香砂养胃丸等。一般用大枣5~10枚,加水煎取汁,送服药物即可。

5、淡盐水

常用于送服补肾药,如大补阴丸、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等。一般取食盐1~2克,加温水300毫升左右,溶于水后送服药物。

6、葱白水

常用于送服治风寒感冒、鼻炎,痘疹类病的药物。多以大葱白1~2段切碎,煎水取汁送服药物,或入汤剂同煎。

7、竹叶水

常用于送服清热利尿的中成药,如导赤丸、萆薢分清丸等。一般取竹叶6克,加水煎煮取汁,待温送服药物。

8、食醋

有散瘀止痛、收敛固涩之效。治疗妇女带下、血热崩漏、蛔虫腹痛病证时,常取食醋一汤匙作药引。

9、灯心草

入心、小肠经,能清心除烦、利尿通淋。治疗心火盛、小便短赤时,宜用灯心草一小把为引。

10、黄酒或者白酒

酒助药行,活血活络,温经散寒。用于风寒湿痹、腰腿肩臂疼痛、血寒经闭及产后诸疾、跌打损伤和疮痈、寒疝等。活络丹、云南白药、三七粉、乌金丸、醒消丸等都可用酒送服。用量可因人而异,一般25-50ml左右。

最 后

处方用药时,若能正确应用药引,往往有事半功倍、药到病除之效。

审稿专家:大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主任药师 李玲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