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这几点,一分钟就能辨别出郎世宁字画
郎世宁采用中国传统的颜料来作画,但在马匹、人物和柳树的表现上,却融入了西画著重光影的手法,显得立体感十足。右下角的签名,用极工整的仿宋体书写,据此推测,此画应是郎世宁来华初期,亦即雍正年间(1723-1735)的作品。
不同于中国传统的郎世宁风格的鲜明、绚丽和浓重。 郎世宁以严谨扎实的写实功底、注重明暗效果的绘画特色,以及作品整体上浓厚的欧洲绘画风格和情调,确立了自己在官廷画师中的地位。
康熙帝死后,郎世宁创作的绘画继续得到了雍正皇帝的认可和喜欢,紧接着就是乾隆,乾隆让郎世宁给自己绘制各种肖像,其中上图就是郎世宁的《乾隆大阅图》,有了三届皇帝的加持推荐,郎世宁自然大红大紫,成为了清宫上 流社会的流行时尚,自然也便名垂青史了。
郎世宁原系来华传教的耶稣会教士,但他在清廷官封三品,一直忙于为皇帝作竟没有机会传教。他擅于采纳中国绘画技巧而又保持西方艺术的基本特点。今日全球各大博物馆都有他的作品陈列。
油画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层层叠叠,反复涂抹,不满意的地方还可以用铲刀刮去重画。中国画就不然,讲究下笔定乾坤。如有一笔犹豫、软弱,整幅作品就有可能失败。郎世宁不负厚望,数年后终于熟练掌握了中国画的老辣的用笔技巧,但造型、明暗、色彩、透视仍犹如西画。他很好地将中西方两种绘画文化在中国的画绢和宣纸上结合了起来。
郎世宁《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御题格登鄂拉斫营之战》 《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又可称《御题平定伊犁回部全图》、《回疆一带得胜图》、《乾隆年间准、回两部平定得胜图》、《御题平定西征全图》、《平定伊犁受降图》等等。实为同一组战图。确切的官式名称为《乾隆御笔平定西域战图十六咏并图》。 《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制作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由当时清宫内的西方传教士郎世宁、王致诚、艾启蒙、安得义四人起稿绘图,第 二年又命丁观鹏等人用宣纸依原稿作着色画,原图稿完成后送至法国雕刻铜版。直至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十六幅原稿、铜版、印画才全部完成后并送回至宫廷,历时十三年之久,花费约204000里拉(法旧币制一里拉约为一两白银)。作为战图的四位作者郎世宁、王致诚先后于1766年、1768年去世,安德义于1773年离开清宫,改任天主教北京主教,均未能见到成品。可见成品的仅艾启蒙一人。 完整的一组《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包括16幅铜版画,18幅文字,文字为乾隆御题序、战图诗文等,为木板印刷。在最初送至法国雕刻铜版完成后即印制了200张铜版画送回国内。乾隆三十七年清内府又再印制多分。较珍贵的200份战图大多被乾隆皇帝赏赐给王公大臣,或分藏于各行宫园林中。现可见的战图大多为时再版印制。 这组《平定准部回部得胜图》与后来制作的其他6组战图均收藏于西苑的紫光阁内。直至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紫光阁悉数珍藏或掠至海外,或毁于战火。这组战图现能完整可见的极其稀 少,大都零散的被各国博物馆或学术机构或私人收藏。而战图的原制铜版则大多下落不明,现能明确已知的大多收藏于德国和欧洲博物馆。
虽然郎世宁开始用中国人的方式进行创作,但他依然保持着西方的绘画原理,两者结合,从而产生了一种别样的绘画风格。这样的结合方式,使得后人对郎世宁有着如下的夸赞:“盛世清廷,传教士画家入内供奉渐多,然以郎世宁声名最盛,盖郎氏夙即工于西方画法,既来中华,寓京师,入禁庭,见我国艺术之高妙,遂沉潜其间,弃西洋油彩刀刷,转同化于中华之丹青墨妙,虽据其西洋写实之素养,要仍以我国笔描彩绘为依归,乃能神形悉具,成其卓然独立之面貌。郎氏本以教士来华,而终以画艺振奇于世……足为一代画坛之英。”(秦孝仪《故宫博物院郎世宁诞辰三百周年特刊》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