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向弱者示强,不向强者示弱
一、引言
不向弱者示强,不向强者示弱,很多人都是这么做的,可能是由小时候父母教的“不欺负别人,也不被别人欺负。”的人生哲学大原则而衍生出的子原则。不向弱者示强,不向强者示弱,这种信念的产生及强化,似乎还和武侠小说及根据它拍成的影视剧有关。武侠小说讲的是行侠仗义,至情至性,惩强扶弱,劫富济贫,众生平等,不论辈分,不畏权威,对权威的德行持怀疑和审慎的态度,很多年轻人都是读着武侠小说长大的。
不向弱者示强,不向强者示弱,这句话更多的是给那些争强好胜的人说的。因为一点都不争强好胜的人,不觉得强和弱有什么分别,对于示强和示弱,没有敏感的神经,人家少欲知足,生性平和,性格就是这么好,脾气就是这么没得说,没有办法。天性争强好胜的人就跟人家比不了,有时自己喜欢示强,有时讨厌别人示强,情绪易波动,即使天天看朋友圈、订阅号里的各种心灵鸡汤,甚至研究哲学、佛学、传统文化,也没有人家性格好,你信不信?
二、不向弱者示强
强者往往不用示强,因为你的强大家都能看到,从学历、能力、履历上就能看出来。学历都海归博士后了,甚至都教授博导了,能力都当上够级别的领导了,履历从十年二十年前就开始当领导了,荣誉数不胜数,这还用示强吗?不示强,实力摆在那里,人家就很尊重你,总示强,总强势,反而让大家有些反感。真正有实力的人,往往都很谦卑。向弱者示强没有什么意思,只能得到些“恩,啊,是,好,行”的回应,一般人也感觉没什么意思,向弱者示强一两次就不继续了。
不向弱者示强,还基于功利主义趋利避害的考虑。因为弱者可能当时就反攻,更甚的是过后反攻,基于“长期压抑——不断酝酿——瞬间爆发”的原理,这种反攻能量更大,破坏性更强,让人不堪招架。人们觉得老实人好欺负,这是一个误区,老实人要么不反攻,一旦反攻可能就来个大的,长期过分欺负老实人往往后果很严重。
三、不向强者示弱
你会说不向强者低头,不是有逆反心理吗?不是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吗?你说对了。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小孩,每个人都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小孩有逆反心理,成年人就有,而且和多大岁数关系不太大。如果说示强是主动攻击,而不示弱则是被动防御,有时你攻击别人,他就防御,你不攻击他也就不防御了。
通常不向强者示弱,更多是为了维护自己赖以生存的气场,和维护自己的独立人格。如果自己没有任何气场,人的热情、兴趣、行动力都会下降。压着别人的气场,就如同踩着别人的脚,尽量不那样做,因为不仅别人不舒服,给你的反馈也不会让你好受。
四、方法论意义
在一个群体当中,我觉得,天天在语言和行动上示强,气场压人,把下属天天吓得心惊胆战,胸闷气短,心理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失眠多梦,是一种相对过时的领导方式。这种方法论意义,同样适用于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不要认为孩子有逆反心理,就全都是孩子的问题,而没有自己的问题,不要总说孩子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年轻的父母有时同样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甚至更甚于孩子,这里我要替孩子们说一句话。
据我了解,五零后中的一些领导,前期愿意采取示强的领导方式,由于和下属冲突比较大,效果不理想,后期也逐渐放弃了这种领导方式。六零后和七零后的领导,不愿意采取示强的领导方式,即使偶尔采取,也会慎用,多数时候都很谦虚,笑呵呵的,见到下属不忘嘘寒问暖,让人感到很亲民。他们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他们的下属多是八零后和九零后,他们往往不畏权威,更适合“顺毛抹撒”。
当然,不向弱者示强,不向强者示弱,有一个例外,军队例外,任何原则都有例外,这很正常。对于半军事化管理的单位,也有一半的例外,这也不稀奇,下属首先得懂规矩,按照规矩去做,不懂以及做不到位领导批评是爱护你,一味顺着惯着是害你,这是由特殊单位的性质决定的。聪明人,都知道谁对自己好,什么是对自己好。
五、结语
总结来看,无论你是强者还是弱者,现在是文明社会,提倡民主,人们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了,与人交往时头脑中要有尊重人的一根弦。下属也要给予领导以必要的理解,领导之上还有领导,领导所承担的压力,往往比下属大得多,有时着急发脾气也可以理解。在工作中,多数情况下都是对事不对人,年轻人那根谁强谁弱,尊重与否的神经也不能太细腻、敏感、脆弱,对不过格的事要能容忍,才能控制好情绪,调整好心态。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心量大了,心胸宽了,关系就和谐了,这是正能量。
——修改于2016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