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体悟太极拳的四个“不可思议,妙不可言”

《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告诉我们什么(五)。本文首发于今日头条之允升园。

学习拳,下手处是自强不息;练好拳,成就处是至诚无息。这是我学拳的自勉。

本文作为我对武禹襄先生《太极拳十三势行功心解》的体悟之五,也是收尾之篇。

体悟之十五:太极拳“折叠之术”不可思议,妙不可言。后人争论不休,但谁能参透武禹襄的秘而不宣呢?

十三势行功心解言: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

现如今的太极“折叠之术”,便是由此而来。太极拳宗师武禹襄先生可能没有想到,他所创造的折叠一词,让太极拳界百年争论不休。

观点一:折叠,是变虚实。

黄元秀认为:太极拳折叠者,亦变虚实也。其所变之虚实,最为细微。太极截劲,往往用折叠。外面看似未动,而其内已有折叠。进退必变换步法,虽退仍是进也。

观点二:折叠者,是变化横竖。

姚馥春认为:折叠者,即变化横竖也。其往来之横竖,虚实不定,要有知觉,进前退后,必须变化随机,进退转换,亦要齐正相生,近亦是退,虽退亦仍能中敌也。

观点三:折叠,是对称的反向以意行拳。

郝月如认为:太极拳有折叠之术,有转换之法。折叠者,是对称的,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意要向下,即寓上意;前后左右,皆是如此,此即谓之折叠。

观点四:折叠,是曲肘弯肱之式,折背敌其身手。

杨澄甫认为:与人对敌,或来或往,折叠即曲肘弯肱之式,折背敌其身手。此系近身使用法,离远无用,进退不要泥一式,须有转换随机变化也。

虽然史上太极拳大家之于“折叠”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并不影响“折叠之术”的传承。

关于折叠的上述观点,我认为都有值得商榷之处。

武禹襄先生是一位学问很深的武术家,功夫好,理论高。折叠一词,自然不是顺口溜或者方言。

“折叠”含义,把物体的一部分翻转和另一部分贴拢。“往复”,来回。

我的体悟,形体的折叠是次要的,关键是劲路的折叠、转换时气息的折叠。

抛砖引玉,请拳友们思考。关于折叠之术,我正在撰写专门的体悟文章,欢迎指正。

体悟之十六:太极拳的“极柔软而后极坚刚”不可思议,妙不可言。极柔软的标准是什么?达到极柔软境界的路径何在?

十三势行功心解言:极柔软而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

杨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注解:练十三势要用柔法,然后功成就生出柔中含藏内劲;呼吸者,盖吸能提得人,能使敌后足离地,再呼气力从脊内发出全身之劲放得人远出,呼吸灵通,身法然后才能活无滞。

太极拳的灵魂,极柔软而后极坚刚。这是太极拳者的终身追求,也是太极拳界争论最多的问题。许多关于太极拳的误解,也是缘起于此。我体悟了几个问题,与拳友们分享。

之一。

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

极柔软而后极坚刚,符合“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太极思维。诸多拳者皆能出口成章,侃侃而谈。

然纵观百年太极拳史,有几人能做到“极柔软而后极坚刚”?现代太极拳人,又有几人仍在坚持这个传承?

吾辈须努力。

之二。

极柔软的标准是什么?

是松开双胯、松开脊椎、松开十二大关节,松开全身各个关节?

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极柔软指的是“以意行拳”吗?还有比意更柔软的吗?

我的观点,关节的松柔是外在的松,心神的松柔是内在的松,内外一体的松柔,才是真正的松柔。

之三。

怎么做到“极柔软而后极坚刚”?

我的体悟:

甲:

腰带手,是不能达到极柔软的境界的。因为,意为阴,想哪紧哪。腰带手,一点意念不作用于腰,那是不可能的。

腰为第一主宰,不是用把腰作为劲源,而是通过松腰、空腰,使人体成为上下贯通的整体,而不是拦腰截断。

现在,许多人都在打“半截子”太极拳。

乙:

唯有心神的松,才是真正的松。心紧,全身皆紧。比如,看见害怕的东西,人自然会紧缩一下。为何?心紧。行拳也是一个道理。

打拳时,一个人独处行拳,自然很放松。假若一群人看着你打拳,几乎每个人都会稍显僵硬。关键原因还是心神作怪。

行拳时,心里想着松脚、松踝、松膝,等等,感觉好像松了,实际效果正好相反。有意无意的松,是真松;心里想着的松,永远是紧的。

丙:

以“手带身”且循经走脉的缠丝法,是让身体松柔的重要外在方法。

比如,形意拳的横拳,走的是上下竖轴的双螺旋(注意,这个竖轴是前方倾斜的,不是垂直的,故横拳的运行轨迹稍微上旋),对于人体上下贯通的松柔极佳。但是,若走不出上下双螺旋,就不会有多大效果。

怎么练习上下竖轴双螺旋?站立,面对一棵粗树,你要打树后面的靶子,怎么打?一试就找到感觉了。

站桩,静坐,是心神放松的重要路径。这个最重要。只是现在能坚持的人太少。对方一拳打来,若你内心感到一收一紧,这就不行。

做到心神放松,需要时间和实战的磨练。太极拳实战,讲究“打死不退步”,实际也是心神的训练。

丁:

“极柔软”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劲路畅通,不是舞蹈般的高踢腿。如此才能手带身,“形于手指”,达到“极坚刚”。

何谓极坚刚?

坚刚不是坚硬,坚硬就会出偏,切记。鞭稍劲,也不是极坚刚,怎么抡胳膊也不是。棚劲更不是极坚刚。

真正的极坚刚,是手带身打出的向心力和离心力,向心力是点打的穿透力,离心力是体打的浑圆撞击力。

体悟之十七:太极拳的“以心行气”不可思议,妙不可言。以心行气,非以意导气。用意不用力,非没有力。腰为纛,非腰为杆。太极拳诸多拳病皆为此因。

十三势行功心解言: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

杨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注解:太极拳之理,犹行军战事,必有令旗指挥驱使,练太极拳亦然。所以,心为令,就是以心行气,能使气如旗,意之所至,气即随之而到,就是心如令气如旗,腰为纛者即军中大纛旗也,小旗主动,大旗主静,拳法腰可作车轴之转,不能倒捌大纛旗也。

之于此段拳论,澄甫公解释得非常精彩。我的几点体悟如下:

之一。

以心行气,非以意导气。

许多太极拳家把“以心行气”,解释为用意念引导着气在身上走,这是偏颇的。

武禹襄先生说:“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怎样做到以心形气?沉着即可。何为沉着?心静神定。

怎样做到以气运身?顺遂即可。何谓顺遂?形正则气顺,形不正则气不顺。

何谓形正?这个我就不用解释了。

之二。

用意不用力,非以意导气。

怎样做到“用意不用力”?

岳武穆拳论言:“意自心生,拳随意发。心气一发,四肢皆动”。

用意,不是整个行拳的过程都用意念,而是起点和终点。用意多了也是拳病。有意无意是真意。其中,行拳过程一直用意,则可能会形成“以意导气”的问题。

用意,不是轻飘飘地行拳感觉就是用意。许多拳者追求这种感觉,我可以告诉大家,这样练,一辈子也练不出“用意不用力”。

我现在的体悟是,意念想打哪儿,拳便迅速打过去,根本不需要什么催什么,直接手带身就出去了。

不用力,不是身体不用力,而是不用拙力。

练成真正的“用意不用力”,拳者自身六合二争力的浑圆劲就出来了。此时,拳者的力量会倍增,因为二争力出来了。以前能拎一桶水,练了十几年还是只能拎一桶水,功夫等于没长进。

八极拳最有名的宗师“神枪”李书文,人称“钢拳不二打”,能举千斤磨盘,200斤粮食包用脚挑过头顶扔到车上,一丈长的大枪枪头挑一个80斤车轮旋转不显吃力,能撞塌墙壁,撞断树木。轻功能从人头顶跃过,气功能水下长时间闭气。

李书文的神力,不是后天的蛮力,而是冲脉通畅之后出现的力量。冲脉不通畅,劲力难增强。

冲脉沿着脊椎骨内部上行。所以,内家拳真正的龙脊,须冲脉通了才行。松开两胯和两肩,只是龙脊形成的生理条件。

之三。

武禹襄先生说,腰为纛。这三个字非常重要。

何谓“纛”。古代行军打仗时的大旗。旗是柔软的,能轻扬的。因此,腰也是软的,能连接上下的。

许多人把“腰为纛”练成“腰为杆”,把四肢当作旗,行拳总是用腰杆带动着四肢,这种练法是偏颇的。结果,许多人都把好端端的腰杆练出了问题。

太极拳的腰,必须松腰、空腰,如纛柔软轻扬。

体悟之十八:太极拳的“阴阳运动”不可思议,妙不可言。太极拳阴阳运动的规律是什么?怎样行拳可达到“臻于缜密”的境界?

十三势行功心解曰:先求开展,后求紧凑,可臻于缜密也。

杨氏太极拳宗师杨澄甫先生注解:开展大也,松其筋肉;初学练拳先求姿势开大,谓能舒筋活血,容易转弱为强,强而后,研究外能筋骨肉合一、内有精气神相聚,谓之紧凑。内外兼修,加以动静变化,自开展而及紧凑,身体强而使用全,可至臻密境矣,如说拳大练小练则误矣。

我的体悟,分享如下:

之一。

太极拳阴阳运动的总规律,来氏太极图已告诉我们,即我常说的“太极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引用太极拳者比较熟悉的一句话,即“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

之二。

我对太极拳开展和紧凑的体悟,和现代一些太极拳家的体悟有所不同。

我认为,开展和紧凑,本就是阴阳关系,是矛盾的统一体,不能分开单独训练。

有人认为,大架就是开展,小架就是紧凑,这种认识亦是偏颇的。澄甫公的注解也没有明确此说法。之于“开展”,他只说“开展大也,松其筋肉”。之于紧凑,他只说“外能筋骨肉合一、内有精气神相聚”。

之三。

拳架之开展和紧凑,我的体悟是:一个拳架之开展,须先有另一个拳架之紧凑。同理,一个拳架之紧凑,须先有另一个拳开展架之紧凑。如此,才是太极拳的阴阳之道。

之四。

关于开展和紧凑,黄元秀认为:无论练架子及推手,皆须先求开展。开展则腰腿皆动,无微不到。至功夫纯熟,再求紧凑。由大圈而归于小圈,由小圈而归于无圈。

我的体悟,大圈归于小圈,即太阳架变成少阳架或少阴架。小圈归于无圈,即少阴架变成太阴架。太阴,即是“点”,点即无圈。无圈,不是人缩成一个点,而是劲路走到太阴位,再也走不动了,处于临界点,此时必须转换劲路,即开始走出少阳架。

我举个例子,右盼之时,身体右旋到一定程度之后,便再也转不动了,即是太阴。为何是太阴?因为右盼一直在吸气,而且走的是地道右旋。太阴之后,身体便自动开始左顾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