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09教学手记——套路、模式、模型是一回事?

在一个讲逻辑的群里看到一位同仁的发言:
不要相信什么固定的套路会禁锢人的思维,扼杀创造力的鬼话,我可以很负责任地断言:所有的学习都是对模式(模型)的积累,创造力只不过是对模式(模型)的全新结构的重新组合。
人类对思考这件事并不擅长,思考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将其模式化从而避免在类似情境下思考。
我给他说:你对套路、模式、模型的概念混淆不清,所以你的结论就难说正确了。
可是他说:我认为我对这些还是分得清楚的。
那,还说什么呢?
套路,百度百科说:“套路”是指精心策划的应对某种情况的方式方法,使用该方式方法的人,往往已经对该方式方法熟练掌握,并且形成条件反射,逻辑上倾向于惯性使用这种应对方法应对复杂的情况,心理上往往已经产生对此方法的依赖性、对人有较深影响,使用某种特定不变的处理事件的方式,对一些情况下的处理方式形成“路数”,是名为套路。
显然,套路是方法论;很多时候成为了机械的死板的方法。当然,套路最初是对一些方法的提炼总结,有它的特定价值,可是,如果一直处于这种套路之中,不再有所改变,那么,我们现在还仍处在穿兽皮钻木取火的生存状态里!历史上哪一点进步不是突破套路的结果。历史上有名的战役失败方往往是只知运用套路的一方,而胜利者往往也是不按套路出牌的一方。语文考试,很多人喜欢教套路,比如,一提比喻,就是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其实学生根本不了解比喻的内涵。因此,套路一诞生就是一种阻碍思维发展的存在,不突破套路,就难以获得新的认知。这一点是常识。
模式,百度百科说:模式是主体行为的一般方式,包括科学实验模式、经济发展模式、企业盈利模式等,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中介环节,具有一般性、简单性、重复性、结构性、稳定性、可操作性的特征。模式是结构主义用语,指用来说明事物结构的主观理性形式。
显然,模式是一个上位概念,它是对事物、事理结构的抽象与提炼,模式更具有科学内核,它代表着人们对事物、事理的认识层次。模式具有重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生成的。许多科学家、社会学家就是要透过种种表面现象抽离出其中的模式来用以指导生产实践。当然,模式有时限性,人们在生活生产中不断地在发现、创新新的模式。
模型,是对一种事理或逻辑关系的形象化表达,可以用实体或虚拟的方式描绘出一种套路或一种模式的的模型,模型的价值在于更加简明地呈现出一种抽象的原理或方式方法。
这三个概念完全不同,这位同仁把它们混为一谈,认为是同一个事物,在这个基础上敷衍出一通自己的理论来,这样的理论能站得住脚吗?
创造力难道只是对模式的重新组合吗?请问每年那么多的发明奖全是重新组合的结果,网络、新能源、飞船都是重新组合的结果?这是违背基本事实的。
下面的说法更不合逻辑,如果人类不擅长思考,只想省事省力,那么,请问,你的这段话的价值是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表达,这个表达是不是代表你想要思考,想要表达自己的见解,虽然这个见解是有问题的,但这种思考欲望是真实的,是值得肯定的。
虽然只是一小段简单的表达,但思维的严谨性却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
有很多人很喜欢争论,这是好事,可是不看人家的观点,或者看了人家的观点,就是不针对人家的观点表达而是自说自话,永远处在自己的一套不讲逻辑的话语体系里,真是让人无语。
比如,我多次写文章批评衡水中学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有很多人反驳,反驳的理由是考上大学对农村孩子很重要。我们讨论的是衡水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并没有否定升学对农村孩子的重要性。也有人说,衡水搞励志很好啊,我想,他肯定没有认真思考过什么是励志,什么样的励志才是正确的励志。
我批评一些男性肥胖老师着旗袍送考现象,有人质疑,理由是只要是为了学生就是好的。难道说只要是为了学生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美的吗?美丑的标准是用目的来评判的吗?
总结一下可以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网评趋向于无逻辑的纠缠。
读不懂文章的本意,只看局部不顾整体,用个人的观点代替逻辑判断,等等,思维力弱是当下的共性。
学生写作文,往往只能在一个平面上滑行,很少同学能在思维的田野上划出深深的梨沟来,这与当下的语文学习有密切关系。语文教学不注重界定概念,缺少真正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阅读,阅读与写作倾向于“套路”化。不改变这种现象,提升核心素养只能是一句空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