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点法则,教你成为选书高手
3点法则,教你成为选书高手
这是一个全民阅读的时代,随着教育理念的整体提升,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阅读是成本最低、回报最大的提升自我、教育孩子的途径。但是该怎么选书,是个难题;怎么让孩子爱上读书,更是难上加难。
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该给孩子选什么书,不知道怎么入手。借助书单,层出不穷的书单看得人眼花缭乱,照单全买,孩子不爱看,浪费不说,还消磨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到底怎么给孩子、给自己选书?教你最简单的三点法则,让我们和孩子都轻松爱上阅读。
1.阅读,切入点不仅仅是书籍。
不爱看书的小孩儿有很多,但是不爱看电视和电影的小孩儿几乎没有。如果我们尝试用电视电影来作为阅读的切入点,就会事半功倍。
比如,带孩子看《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先给一本书,孩子未见得喜欢看,但是先去看电影,孩子一定会为奇妙的情节所吸引,然后我们买来书,悄悄放在桌子上,孩子一定会觉得惊喜,也许从此就开启了阅读的大门。
而且有些影视作品、纪录片本身就是很好的阅读材料。比如这个假期,我和女儿一直在看纪录片《航拍中国》,首先是拍的特别美,整个纪录片融合了地理人文历史,解说词也精彩。每天吃中饭的时候打开电视剧,五十分钟,边看边吃饭,是特别好的一个放松的方式。类似的影视作品还有很多,比如《考古中国》、《中国诗词大会》、《典籍里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等。
还有一个切入点就是合集类书籍,比如《朗读者》,汇集了大量名家作品,有助于孩子在一本书中了解多个作家,然后挑选最感兴趣的开始阅读。这个《朗读者》,可以是从书籍开始,也可以从“朗读者”这个电视节目开始,完全可以视自身情况而定。一般来说,不太爱看书的,就先看电视节目,更容易引入。
2.给孩子选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语文书的目录。
用人教版八年级上的语文书来举例子:翻开目录,第一单元是新闻(包括新闻阅读、采访和新闻写作),这就意味着八年级的孩子是可以读一些新闻类书籍,可以选择一些媒体人的书籍,比如白岩松的《痛并快乐着》、柴静的《看见》,这些书不深,有看头,让孩子对新闻有所了解,并且能够看懂。
然后看语文书目录中出现的作家,有鲁迅、朱德、茨威格、朱自清、矛盾、罗素、汪曾祺等等。就是说这些作家的某些作品,八年级的孩子是可以看的了。可以在中间挑选适合孩子阅读的。比如鲁迅,现在看鲁迅的杂文集是有点难,但是《朝花夕拾》这样的书是最好不过。朱自清、汪曾祺的散文可以看,矛盾的小说可以选。
目录中还出现了《孟子》、《史记》,实际上就是说八年级的孩子可以开始看这些书了。如果看《史记》的原本有困难,那就先选看《少年读史记》这样浅显一些的书籍。
总之就是围绕语文书的目录,锁定现阶段可以看的作家作品,再从这些作家做个延伸,作为阅读材料,正是合宜。
3.怎么给自己选书,记住一个词 一个名字。
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自己也要做一个阅读者,这样才会给孩子创造更适宜读书的家庭环境。怎么给自己选书,记住一个词+一个名字。
一个词:经典。不知道选什么、不会选,那就选经典,总没错。随便搜一搜经典名著,就会找到几百本书的名字,挑出自己感兴趣的,搜搜简介,能吸引我们的,就可以作为我们的阅读启蒙书了。不是说经典就一定好看,一定适合,但是经典一定是经过千百年流传下来,已经有无数人为我们避过雷,鉴证过,在内容、形式和语言上必定有过人之处,所以如果不知道选什么,就选经典。
如果喜欢看中国的长篇小说,那就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记住“茅盾”这个名字就好了,上网搜一搜:茅盾文学奖,就会出现一长串响当当的名字:《芙蓉镇》、《李自成》、《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少年天子》、《白鹿原》、《长恨歌》、《历史的天空》……都是很好的作品。
总是选书就这么三个原则:
1.切入点不仅仅是书籍,还可以是影视作品、电视节目,这样的切入也许会收到润物细无声的绝佳效果。
2.给孩子选,围绕语文书目录。
3.给自己选:经典 茅盾文学奖。
选书是一件特别私人的事儿,所以我的总结难免片面,只希望对爱看书的你,对想自己好好选一本书的你有所借鉴。
读书乐趣无穷,一旦拿起,就很难放下,愿我们步入书籍的世界,终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