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你好,欢迎来到小帮听书。
今天为你分享的这本书是《股票大作手回忆录》。
本书是美国新闻记者埃德温·勒菲弗撰写的传记体小说,记载了20世纪伟大的股票大作手杰西·利弗莫尔充满智慧而又疯狂的人生。在40年的投机生涯中,杰西与股市博弈,摸清了盈利的终极奥秘,也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悲哀,最终,将经验凝练成文字出版。
这本书被奉为美国投资领域的经典著作,列入《财富》推荐的“75本商务人士必读书”榜单。《金融时报》称其为“100年来伟大的金融投资业《圣经》”,是当代股神巴菲特、金融大鳄索罗斯的床头必备书目,给无数的股票小白指引了上手的方向。
在书中,杰西·利弗莫尔化名为拉瑞·利文斯顿,14岁攒了5美元进入股票对赌场,15岁凭借数字和投机天赋赚到人生第一个1千美元,21岁赚到1万美元,24岁赚到5万美元,29岁身价过百万,52岁在股市大崩溃行情中做空股票,获利约1亿美元左右。
要知道,当年的美国财政收入也才40.33亿,如果折合成现在的汇率,就相当于今天的687.83亿元,这可比极负盛名的金融投机家索罗斯的累计净资产还要多!
按照这样的势头,不出几年,杰西就会成为全美最杰出的股神,也正是在这一阶段,他出版了自传《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将自己过去与股市博弈的经历记录下来。翻开本书,你会发现,他并非一帆风顺,也没法将股票市场玩转在手心,而是多次吃苦头、翻跟头。
也许正是这段跌宕起伏的经历,让杰西变得更加沉寂,在经历过破产再破产之后,这位投资天才在1940年底饮弹自尽,只为世界留下“我是个失败者(I am a failure)”的遗言。
那么,究竟杰西是否真如他自述的“是个失败者”呢?这个问题,我们从书中为你找到了答案。《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共有24个章节,像一面镜子映射出股票作手的成长过程。
我们将分三个部分聊一聊杰西是如何抓住机遇,一举成功,又是如何顺应时势,成为股市的无冕之王,当面对一次又一次的破产打击,又是如何绝地反击,逆风翻盘。
1. 初入行,认识股票市场的三大规律;
2. 渐入佳境,三个技巧成为股市无冕之王;
3. 偶有低谷,从投机失败中总结的三点教训;
一、初入行,认识股票市场的三大规律
从中学毕业后,杰西在一家股票经纪行做计价员,日常的工作是抄录盘面数据。虽然只有十四五岁,他却有着超越常人的心算能力,能够记住数以百计的股票价格行情数据。
每天工作之余,他最大的乐趣就是预测价格,并验证自己的分析是否正确。偶然一天,他用5美元下了注,结果赢回来3.12美元。这份天降之财让他尝到了甜头,转而全身心投入买进或卖空股票中,很快,他的投机天赋为他赢得了第一个1000美元。
他就像一只聪明的猎狗,总能找到赚钱的那一只股票,也总能在亏钱的前一刻及时止损,在横扫了当地的对赌行后,股民们称他为“少年赌客”,赌行老板们却对他敬而远之。
上了“黑名单”的杰西不得不被迫离乡,来到全美最繁华的金融中心华尔街。信心满满的他遇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挫折,股票的执行价偏差让他输得血本无归。
纽约之战折戟,杰西痛定思痛,开始认真研究起股票市场的规律。
他得出的第一条规律是,市场按照最小阻力路线演变。
说起最小阻力,我们都不陌生。河水东流入海,不会绕弯爬坡,是因为水往低处流,最为省时省力。在两点之间,光会找到最近的路线,而不受到其他介质的影响······无论何种物质,在同等条件下,总是沿着障碍最少、阻力最小的轨道运行。这是自然界万物的运动法则,我们将它称为最小阻力法则。其实在股票领域,这条法则也是适用的。
比如,股价每天的变化,相对前一天是上涨还是下跌,都有轨迹可循。股价的运动,也会沿着最小阻力方向前进。如果当上涨阻力比下跌的小,股价就会往上走,反之亦然。当阻力出现改变,最小阻力位也会随之变化,股价会突破之前的点位或波动区间,相应地出现上涨或下跌。将这个规律熟记在心,这是杰西每次赢得对赌行的最大原因。
面对股票报价单,他像骄傲的国王在巡视自己的国土,对那些有规律性表现的股票,能够精准地预测、判断在哪个价格买入比卖出比较好。他甚至用105.25美元的价格做空3500股美国糖业,赚到了整整1万美元。这是因为,当买盘不能拉抬股价时,就要停止买进,开始抛售,因为降价已经成为阻力最小的方向,要顺势而为,及时出清。
第二条规律是,市场是不可违背的。
后来,杰西用对赌行的成功经验,来解决纽约股票经纪所的问题,却常常铩羽而归。对于前者,他运用自己熟悉的股价波动方法,常常绞尽脑汁地快进快出,牟取半个到一个点的利润。但纽约的游戏规则截然不同,他没法拿到准确的报价单,也没能掌握新的游戏规则。
实际上,所谓的游戏规则,就是市场趋势。杰西很快明白,如果忽略、违背市场趋势,会让自己陷入困境。结合第一条规律,市场沿着最小阻力方向发展,如果顺势而为,沿着最小阻力方向进行交易,低买高卖,就能盈利;如果逆势而为,与市场趋势相悖,高买低卖,不懂回补,面对亏损,也不愿脱手股票,就会被套牢,损失巨大。
这时的杰西在短短6个月时间内,迅速赔光了自己的本金,债台高筑。当他关注个股的短线波动时,往往会忽略整个大盘的走势。实际上,个股价格上涨,偶有自然的小幅回调,跟随涨势操作是非常安全的,但如果经过长期的稳定涨势后股价开始掉头下跌,只是偶有反弹,此时阻力最小方向已经由上涨转为下跌了,不能继续跟进了。
这也让杰西悟出来第三条规律,市场没有多头或空头,只有正确的一面。
在对赌行的经历,让他不自觉地认为自己征服了这个游戏,然而,现实告诉他,股票市场上没有人可以永远保持正确。一个成功的炒股者或许能在几只股票上赚了钱,却不可能完全战胜股市,因为投机行为本身不可能百分百的安全,总会存在犯错、亏损的可能性。
一只股票可能会在首次上涨越过100点,200点或300点的整数关口,继续上涨30到50点,等到突破300点之后,上涨的速度会比越过100或200点更加快。在股价刚刚突破整数点关口时买入,几乎肯定是赚钱的。这是老股民们的经验之谈。
然而,在几个点的股价波动上下注,往往会蒙蔽人的双眼。成功的投机者,首先要学会预判未来盘面的大走势。因为大盘的走势能够决定个股的演变趋势。市场是最正确的检验标准,盈利就说明操作是正确的,亏损则说明是错误的,这才是投机颠补不破的真理。
二、渐入佳境,三个技巧成为股市无冕之王
杰西似乎慢慢找到了股市游戏的规则,他用机敏的眼睛观察着盘势走向,同时用高速运转的大脑计算着股价的增量是多少,市场头寸是多少,波峰和波谷之间又有怎样的表现……这个少年天才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长,再次征战华尔街近在咫尺。
这次,他变得沉稳许多。即使市场出现下调,也不再急躁,反倒毫不动摇,在强大的自信面前,他很肯定,下调只是暂时的。同时,他热衷大额交易,当股市出现反弹,吞噬掉自己近半数财产时,他也不形于色,因为他知道自己抓住了市场最小阻力路线的方向。
渐渐地,他从一个股市小白,成长为一名股市大佬。1907年,旧金山大地震前夕,他果断地放空了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股票,赚取了25万美元。在随后的金融危机中,他又大量做空,一天之内净赚100万美元,成为股市上毋庸置疑的无冕之王!
而帮助杰西一路走来的,还有他从股市的摸爬滚打中总结出的三条技巧。
第一条技巧是,看盘:研究股票习性,观察行情走势,确定市场阻力位。
杰西在每次决策之前,都会花十天到半个月的时间研究大盘,他从来不靠运气下赌注,跟他相比,散户们盲目自大,跟着股价上涨就买进,很容易会被市场“割了韭菜”。为了避免成为傻大头,观看报价板和研读各种市场信号,就是杰西每天雷打不动的固定工作。
这些股市行情不单包括股价的波动,还包括股本、公告、负面清单、财务风险等各种有可能影响或左右市场发展走势的因素。比如,杰西在观察小麦行情时,会很快联想到国内煤矿和铁路运输工人的罢工。
罢工将引发交通瘫痪,冬小麦运输迟缓,等有所改善时,春小麦已经准备好起运,二者叠在一起,涌入市场。但市场不需要这么多的小麦,消费者也没有购买力,小麦市场价格就会低走,因此,看多小麦市场就不是明智的选择。
当然,杰西在看股市行情时,会优先去确定市场阻力位,判断股价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如果股价在一个狭窄区间内波动,那么预测下一次大行情是涨还是跌毫无意义,必须要根据盘势来判断股价震荡区间的大小,等到价格突破向上或向下的边线时火速出手,因为这是最小阻力线显露的方向,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是立于常胜不败之地的法则。
第二条技巧是,顺势建仓法:按照步步上涨的方式买入做多。
虽然杰西有着敏锐的直觉,能够清楚地找到该买入或卖出的时间点,但并不是因为他有多聪明,而在于他有着观察盘势的良好习惯。他会先确定好市场的最小阻力线,再开始交易。在初次交易后,除非能够显示盈利,否则他便不会进行第二次操作。
举个例子,假设一只股票的市价波动范围在110~120之间,达到120时,卖盘力量强于买盘力量,按照经验股价会出现回弹,很多散户不屑去看大盘,认为价格会一直涨到150,于是买进,当回弹开始时,他们或抱着股票不放,或割肉任赔,收益大打折扣,纷纷做空。当跌到110,卖盘超过买盘,股价回升,散户也不懂得及时回补,结果遭受双重损失。
可老练的杰西是怎么做的呢,他顺着大盘走势,一步步试探性地建仓。当股价在110时,他先买入2000股,如果买入后,股价涨到113,说明他的操作是正确的,目前已经盈利了。他会进场再买2000股,如果价格继续上涨,就买入第三笔2000股,最终持股6000,平均价格为112.75,有可能现在的股价已经涨到114了,他决定不再买进,先观望一下。
股票上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回调,如果股价跌回到112.25,又反弹涨到113.75,他会再买进4000股,同时观察股价的变化。如果买入后,股价不变,可以卖出1000股探路,看看市场如何消化,倘若市场中有人在吸货,卖出的股票会很容易出手,反之,则会被小股买进,买盘力量分散,说明市场缺乏购买力,应当加大卖出。如果买入后,股价一路上涨,则充分印证当前是多头市场,跟随市场行情买入很安全,只要适当卖空就可以盈利。
第三条技巧是,复盘:通过研究自己犯的错误,从中获益。
杰西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像一架显微镜一样严格地审视自己,从犯下的错误中总结经验、提炼教训,不断地形成新的法则指导自己前进。这是他能够从初征华尔街的失败中迅速振作,也是从数次破产后绝地反击的核心技巧:不断复盘,从试错中寻找正确的道路。
比如,在金融危机来临前,他凭借着多年看盘的经验,敏锐地觉察出“钱”景不妙,于是,他早早开始做准备,当然,这时他还没有总结出逐步加码的操作方法。结果,当市场一表现不妙,他就彻底放空了股票。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因为放空的速度太快了,他亏了一大笔钱,可他如果稍微慢一点,或者逐步放空,本可以赚取一笔巨额利润。
到手的鸭子飞了,对杰西的冲击很大。他借助最小阻力线这个“望远镜”,在所有人都还没反应过来前就已经看到了暴风雨,但他冲刺得太快,距离市场崩盘还有很长一段路时,就操之过急,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但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对市场趋势的判断,需要改进的只是方式,认真观察、耐心等待,才是确保不被市场轧空的关键。
三、偶有低谷,从投机失败中总结的两点教训
杰西的一些大手笔,让他迅速跻身于投资领域的金字塔尖。这些极具传奇色彩的交易,让他赚得盆满钵满,赢得了巨额资产,然而,他的投机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在1929年华尔街黑色星期四的做空之前,他虽然找到了市场的最小阻力路线,但并未能坚持自己的立场。受到棉花大亨泰迪的热情游说,他不再能够独立思考,而是陷入对方提供的数据和事实陷阱中,甚至对自己观察盘势所收集到的信息产生了怀疑。
这是一个失败的开端,他从做空棉花市场的股王,变成模棱两可、优柔寡断的决策者,他因此丧失了对市场的直觉,盲目地操作棉花期货,最终导致了一场无法挽回的破产。杰西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财富付诸东流,装入别人的口袋和钱包中,却做不了任何事。
然而,杰西是个意志极其坚定的人,一旦发现自己的错误,就会下定决心去修正。他将自己的这份天赋称作操盘哲学,并从破产经历中总结出两条教训。
第一点教训是,克服贪婪、恐惧和私欲。
对于炒股者来说,最大的敌人不是大盘,也不是市场,而往往来自于他的内心。这与人性的弱点不可分割。当买进时,我们总希望股价能够一路上涨,低买高卖,赚取利润;当卖出时,我们又担心亏损弥补不回来,想要尽早脱手,却从未想过回补仓位,我们甚至对于股价下跌的行情,总是抱有过高的期待,认为市价可以回弹,紧抓不放。
杰西也不例外。在漫长的破产阶段中,他逐渐丧失了对市场行情的决断力,对于巨额债务的恐惧,让他变得投鼠忌器、瞻前顾后,可对东山再起的迫切希望,又逼迫他尽早出手,在不断的买进卖出中,他赔进去一大笔钱,不仅没能偿还债款,反倒更加捉襟见肘。
可杰西并未就此认输。他明白,成功的交易者必须与人性最为根深蒂固的本能进行斗争。熊市出现,必须心怀希望;牛市出现,必须心怀恐惧。他像外科医生一样解剖自己的内心,将人性中贪婪、恐惧和私欲的弱点一点点剜出来,进行审视。这份破釜沉舟的决心,帮助他度过一次又一次的破产危机,最终成就了为人称道的大作手。
第二点教训是,内幕消息不可信。
杰西从一开始就对内幕消息保留意见,在他看来,内幕消息是证券公司、操盘手、内线团伙为了尽可能多地卖出手中多余的股票,而采用的一种宣传策略。比如,放出买进或卖出某只特定股票的消息,建议炒股者们立即入场,造成股价的剧烈波动,从而大量放空。
更常见的是,内幕消息的提供者闪烁其词,遮遮掩掩,打听消息的人也不追求消息来源,只对泄露出的消息表现出狂热的兴趣,仿佛得到了消息,就得到了股市操盘的圣经。无形中,消息的寻求者和接收者都成了传播中的一环,消息不亚于股市上最好的促销兴奋剂。
当你听从内幕消息时,自我判断就会消失。打开耳朵,听信内幕消息非常容易,然而,消息的信效度会大打折扣,与其说是担心会犯错,不如说是惰于思考,不想自己动脑筋。
因而,当人们热情地向杰西打听消息,他会毫不迟疑地告诉对方,目前是多头还是空头,但他从不会回答自己买进或卖出的具体是哪只股票。他本人更是从不信内幕信息这一套,正因如此,他才能在众人不看好的情况下,做下正确的决策决断,成就股票投机的摩天大厦。
以上就是《股票大作手回忆录》这本书中的重点内容,听到这儿,你应该对杰西智慧而疯狂的一生有了大概的了解,能够明白什么叫市场最小阻力线,也能明白如何顺应市场趋势,择机而动,更能对杰西是否是个“失败者”有了自己的判断。
如果你觉得意犹未尽,不妨找到这本书来读一读。本书主人公的这种操作其实是一种“投机”,虽然书中也讲了一些方法论,但风险太高,并不建议普通投资者尝试。听过小帮股票课的用户都知道,我们倡导大家做价值投资,这才是普通人通过学习可以掌握的、持续稳定的赚钱方法。在读书之余,也欢迎大家听一听我们小帮的股票课,相信会有更大的收获。
积沙成塔,每天进步一点点,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