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水散文】书与人生
书与人生
文字刻在简牍上,它硬朗的风骨与竹木相合,成了最古老的书籍。在当时读一卷书实则一屋子的书,木黑雕漆的屋子里因落一书而盈溢出一片竹林,耽听则竹叶簌簌作响,凝神则会嗅到幽幽竹香,一旦仔细看去,字魂环带青林,以形为意,与竹缱绻进而生发情意无限。那舒朗的笔顺腾挪与含义深蕴互相彰显,意趣无穷,它们是现今书籍的造始萌发,也是文化融合里不可剥蚀的物文合一。每每读书,都会在往今之间穿梭,或登高啸赋殷朱音,或窗侧品读厌茶香,落得个潇洒自得。于我而言,无书必是无字,没有纸质书的自然味道,就没有文字里延宕开来的生命,如不在纸上塘里一尾逗细雨,即使费劲口舌之劳,也只能是空空如也。没有寄托的幻象,哪里会品出读书的滋味呢?
一直喜欢读书,读纸质的书,书放在手里,如世间珍宝,即使不放手里也要含在“嘴里”。家里的半面墙修饰成了书橱,只要不睡,那里是我最为留恋的地方。三尺斗室琼宇中,自为朱华出液池,给自己的书房起名为多雪阁,之所以名里有雪,是因为有雪才会有书里的莹白,才能以无根之水浣洗灵魂,如此精心可与读金刚经时漱口,净手相并论。朔风寒烈,窗棂上的雪迎着窗外的月光,在屋的一角,有一个人她不释书,仿佛有和风柳袍与之枕藉,三九极冷,却能在雪光相映里掷出一个春日,并满满的爬升于书里的诗行,只有这多彩的书才能数九化春成,否则,字的萦绕定然使人陷入模式化的的一起一落中。书中以思想为圭臬,追寻着自由两字之外的东西,如果没有纸页的铺垫包裹,这些书中的种子,终会化掉,成为枯骨,落叶,浊魂,在一瞬间蒸发出去。
我成长的记忆和书店紧紧的融合在一起,从鲁迅笔下经过三味书屋,猝然而生的一种气息在孩子的心里徘徊,想想那时,在后院的菜园子里玩,很想捉只蟋蟀放在铜钵里,在不知三味为何意的情况下,走进书海人生里的第一味,以孩子的手指拨转出童话天地与神话人生,看园子里自然成长的经历是真正对那个孩子的呵护和熏陶。少年时的三味之意如同书和书香流溢的书屋,为多少人撑开了场景默默的等待那个过去里的自己,,默默地为它留下了无数美丽。父亲年轻时总希望我读西游记,那是小孩子的天地,父亲总说:不知孙悟空的童年是没意思的,于是父亲带我从农村来到城市的书店,买下了一本西游记,与之相对,还有一本东游记,父亲说,你读就读个够吧,从此我放下了祖父家里的聊斋,读起了《西游记》。花果山里石产一卵,一卵成猴,灵性的时候在花果山里占山为王,真是太快乐了,时至今日,我依然忘不了书里这段的描写,每每想起,都有一种我和猴王合二为一的幻觉,从此我进入了第二味,看物则有我情,看书合于我意,如果细究其因,也可能是一个刚步入青春期的少年因生理的变化引起情感的变化,既是我与书合一。时间推移渐渐的我喜欢上了书店,离开家乡去外地求学,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我像一只饥饿而又凶狠的动物看到了自己的猎物,时不时的追逐和捕获使我更加健壮。一到周末,图书馆闭馆让我不知所措,于是我开拓疆土,冲向了校外的书店和书屋,十几年前,沈阳的东宇书店是我周末必去的地方,周末的休闲时光是在书里和书店度过的,坐在某一个台阶上,听着幽幽的音乐,书里的世界和周围都在我的眼前。有人曾笑我:你这个书痴!我只是低头不应,只是笑而已。这种忘乎自己的情趣是书海人生的第三味,没有一架架的书,没有纸质的书,真无法感知哪个地方可以安放灵魂。
稻粮之味视为常事,肴馔之味常常萦怀,醯醢之味即可饱腹又可怡情,又要常常希望,不设虚妄。这书里的痴是修来的,通三味方能修痴,修痴才可纵至天地,横达三江。
我是那么的喜欢载字的书和载书的书店。
而今,书店消失的速度比我回忆消逝的速度还要快,像量子一样不停的像各个方向扩散,最后淡出人们的视野。我的孩子逐渐长大,她不能走我曾经的路,可是我要告诉她我曾经的路是怎么走过来的。欲说还休,因为书店已经没了。
作者简介:夏红霞,老师一枚,面对未来也携过往,想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人介四十方知喜欢的在笔端。
平台编辑
王志胜,坚持成就梦想。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如有转载请告知。
欢迎辽阳的乡土作者投稿,暂定赞赏的8成归作者,两成用于平台维护。无赞赏或者赞赏少于10元没有稿费。已在其他公众号发过的,请勿投,来稿附简介和照片。
邮箱:94124915@qq.com
一个辽阳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舞台,一个传播辽阳正能量的舞台,欢迎关注转发投稿。
这是两个有温度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