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特稿 | 最好的旅行是回家
再过两天,中国的传统佳节——春节伴随着汹涌的“春运大潮”即将到来。对于在外打工的人来说,近段时间的话题总绕不开谈论什么时候回家过年,你买了车票吗?买什么时候的车票等等。晚上躺在床上,做梦也会梦见家中父母做好年夜饭,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在一起吃天底下最美味的晚餐。
最近我几次打电话回家,父母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什么时候回来,一定大年三十的那一天才能回到家吗?”我的回答永远是那么的一句“公司要那天才放假”。
从大学毕业到现在,我回过3次家,看见父母双鬓已渐渐出现了白发,双手已布满了皱纹,我才醒悟父母老了,父母照顾了我们多年的不易,现在是该我们照顾、回报父母的时候了,然而这个回报不需要多么大的经济,不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只需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回家。
毕业的时候我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挣够钱了再回家,让父母脸上有光,让父母吃好的、穿好的。在万家乐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我曾傻傻的问过我们的老师傅,新员工过年可以留下来值班吗?我想多挣一点钱,身上的钱太少了不好意思回家过年,老师傅给了我们一句话:趁现在厂里面没有安排我们新员工值班,能回家就赶快回家,等到转正后安排你过年值班,你想回家都回不了的时候,你就知道回家的可贵之处。
那时,陈红的《常回家看看》在我耳边回响:“找点空间,找点时间,带着快乐,来我家看看,我准备了一份心意……”。听着听着,我的思乡之情越来越浓厚了。
直到临近春节,每次和家里通电话,父母多次询问自己什么时候回家,我才明白了老师傅给我们说的那一句话的真谛。我无法欺骗自己想回家的心,虽然团圆饭还没有开始做,但是我现在隐约的闻到了团圆饭的香味,让我还在工作的心早已踏上高铁,回到了家里。
以往的大年三十,总是看着满满一桌子菜,不知道该先吃那一盘。吃完年夜饭,陪父母看春晚,陪小孩嬉戏、放烟花爆竹。大年初一,早早的就被父母叫起来吃饭,自己总是在最后关头才离开那个暖和的被窝。我们老家按规矩初一要吃素食,而我们则悄悄在碗底盛上一大块猪油,吃完饭之后还把碗上的油给舔干净来蒙混过关。
早饭后,全家人一起去山上给祖宗烧香、烧纸,父母嘴里还念叨着让祖宗保佑我们这些小孩易长易成人。这种风俗,是我们湖南人很小就遵循下来的“规矩”。
初一晚上,父母牺牲了休息时间,将用来祭拜祖宗的猪头、公鸡洗干净了放在锅里蒸熟,在晚上11:30左右叫我们起来祭老爷(铜仁地方语言),祖宗灵位前的桌子上面摆好了热气腾腾的猪头、整公鸡、四杯酒、四副碗筷。等到大年初二凌晨零点的钟声一响,就要给祖宗烧香烧纸,接着挨家挨户的鞭炮声不断,每家每户都想争第一个祭老爷,晚了的话老爷就跑去别人家了。
大年初三,父母带着我们走亲戚。大年初四……
对于我们这些漂泊在外的游子,回家过年能给我们心灵上以安慰,给我们真实而有根的感觉。但多年生活在异乡的逐渐适应,又使过年回家已经成为一种仪式。无论怎样,都说飘的再远,也要回家,就像有句歌词唱的:有钱没钱,回家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