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打了,大人到底要不要插手?

孩子又被欺负了,一边心疼,一边又很生气!”这大概是很多大人的心态。前不久,演员秦昊因为女儿被欺负而伤心落泪,还上了热搜。

在妈妈群,也一直有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孩子跟别的小朋友发生矛盾争执,总是表现得比较弱势,不会拒绝不敢反击,该怎么办?每次讨论,家长们也是各执一词。

“一定要教孩子打回去,不然下次还受欺负。”

“'护犊子’的心咱都有,可下次大人不在身边怎么办?”

“平时还是尽量不跟那些熊孩子一起玩儿”……

1

大人该插手吗?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能帮助孩子避开那些艰难的人生坎坷,但每个孩子,都需要经历正常的社交伤痛,这是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孩子3岁前语言表达能力受限,大多也没有办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对规则的遵守还不能做到自觉。小伙伴之间发生冲突,大人就需要视孩子的表达能力来引导和帮助。

到了4岁+,孩子已经懂得了不少规则,自觉遵守规则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更懂得跟别人合作,也慢慢能够从别人的角度来看问题。这个阶段的孩子,大人可以鼓励他们自己解决冲突(当然,要提倡使用语言,而非拳头),然后在一旁观察。一旦冲突升级,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我们大人要及时提供帮助。

2

大人介入的原则

如果我们需要介入孩子间的冲突,先不要急着当裁判,而是要有一定技巧。我们先来听一个《吵架女巫》的故事:

天天请好朋友豆豆来家里玩。一进屋,豆豆就看见了天天最喜欢的玩具—蜘蛛侠。“这是我的玩具”,“我是客人”……

争吵中,突然“飞进来”一个女巫(天天的妈妈饰演):“我是大名鼎鼎的吵架女巫最喜欢小朋友吵架,因为小朋友吵架的时候我就可以霸占他们的玩具啦!”

女巫先在豆豆的耳边说:“小朋友,快把蜘蛛侠抢过来自己玩吧!”又来到天天的耳边说:“小朋友,这可是你最喜欢的玩具呀,千万不要把它分享给别人玩儿!”

没想到,天天没有上当,他对豆豆说:“我们是好朋友,对吧?”豆豆紧接着回答:“对!我才不抢呢,我们是好朋友!”

听到“好朋友”三个字,吵架女巫大惊失色,原来吵架女巫最怕听“好朋友”三个字。于是,天天和豆豆一起大声喊“好朋友!好朋友!”最后,倒霉的吵架女巫“仓皇而逃”,孩子们也决定好了“谁先玩蜘蛛侠”。

故事里的妈妈虽然是个“搅局者”,实际是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充当“裁判”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判断是非。这样推了一把之后,孩子们自己倒把矛盾解决了。

所以说,我们的介入,目的不应该是判断是非对错当裁判,而是充当“润滑剂”来缓解僵局,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至于具体的方法,也绝不是讲道理,而是提供更实际的帮助,修复孩子们之间的关系。

3

怎样帮助“社交弱势”的孩子?

永远敞开的“树洞”

畅通的亲子沟通渠道,是孩子向我们及时求助的前提。这个“树洞”,我们需要无条件地向孩子永远敞开。

当孩子之间发生矛盾,表现出委屈、难过、愤怒、甚至大哭等强烈的负面情绪,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理解孩子的情绪,帮他调整舒缓,而不是急着说:

“你现在哭有什么用,当时怎么不告诉老师呢?”

“他打你,你不会打回去吗?”

“没关系,我们是好孩子,不跟他计较。”

“你怎么……”、“你为什么不……”这样的反问,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无能懦弱,同样也否定了他来找我们求助的勇气;倘若放任不管一味教他忍让,孩子也就更加学不会反抗,容易形成胆小懦弱,甚至不敢维护自己利益的讨好性人格。如此一来,孩子下次受了委屈,不向大人求助岂不是更危险?

权力的界限

上个世纪90年代,家庭心理学家做了一项儿童攻击行为和行为强化的实验,在幼儿园记录了2583次幼儿之间的攻击事件(打人抢玩具等)。实验过程中,约80%的孩子,在面对攻击行为时选择了不反击

孩子是懦弱、胆怯吗?不,因为他们真的不知道如何处理。很多时候,在我们教导孩子友善礼貌时,却弱化了对他进行权利意识、反抗意识的引导。孩子被攻击时的下意识退让,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不知道自己权利的界限在哪里:我能打他吗?我可以把玩具抢回来吗……

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可以告诉他:“这是你的小汽车,你有权利决定要不要给别人玩。”让孩子先懂得认知权利的界限在哪里,他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另外,教会孩子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特别是四五岁的孩子。当别人做了你不喜欢的事时,要明确告诉对方:“我不喜欢你这样做!”“你不能这样抢玩具!这是我的玩具!”“你走开!再推我我就生气了!”这是孩子提出抗议、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人际关系模型

总怕孩子受欺负怎么办?尤其是天性温和的孩子,逼他反击,难度实在太大。既然我们不能提供贴身24小时保护,那么就让孩子成为不容易被欺负的对象。像让孩子不受欺负,重点是事先的预防,而不是事后的反击。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迈克尔·汤普森,在《朋友还是敌人——儿童社交的爱与痛》中指出:

母亲是婴儿的第一个朋友。研究表明,婴儿生命中的第一份依附关系的好坏将深深影响他们如何与朋友相处、在学校作何表现,以及如何应对陌生环境。这第一份友谊,成为了未来人际关系的模版。

儿童与他最重要的养育者之间关系的质量,不仅在儿童心中树立了人际关系的运作模型,也有助于他今后同龄社交关系的构建。

在怎么对待冲突上,父母是孩子的参照。美国儿童心理学家乔尔哈勃博士指出,8岁以前的孩子,对于社交冲突的感受,很多时候是不确定的,他需要通过父母的感受来学习“如何感受冲突”。

也就是说,在遇到冲突时,如果父母的反应是愤怒暴躁,那么孩子可能就会从中学习到:遇到这种事就应该感到愤怒。如此一来,他在今后遇到类似问题时也会非常紧张。反之,如果孩子看到大人镇定的态度、有效的解决方案,那么他也会从中受益,建立良性的人际关系模板。

家庭情境游戏

“情境游戏”可以模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具体场景,帮助孩子提前演练。比如在平时的亲子共读中,如果遇到类似题材的绘本书籍,可以拿来作为孩子模仿学习的素材,爸爸妈妈还可以跟孩子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

游戏开始前,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一些应对策略,被欺负时可以这样做:1)表情严肃,大声说出对方的错误举动,并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你打人是不对的,我的手现在很痛。”2)如果打人者有连续性的举动,要及时躲开他,不要留在原地遭受二次伤害;3)寻求家长或老师的帮助。

在游戏当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具体的情节,比如:有小伙伴推他、抢他的玩具等等,以此来跟孩子“切磋”应对的措施、话术,帮助他做好心理建设。如果以后再发生类似的事,孩子处理起来也更加游刃有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