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 | 欧日组团全球最大自贸区:影响及对策
欧盟与日本的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于2019年2月1日正式生效。欧日人口总数达6.4亿,综合经济体量占全球GDP的28%,贸易总量占全球的37%,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由此诞生。据欧盟估算,欧日自贸协定落地后,欧盟对日本的出口将增加34%,刺激欧盟GDP增长0.76个百分点。日本预计这项协定可促进其GDP增长1%,即5万亿日元,并增加约29万个就业机会。
在WTO多哈回合受阻,美国和各主要经济体贸易战硝烟未散的情况下,欧日自贸区的形成将是对单边主义有力的回击,也是对双边和小多边机制合作的全新探索,将重构全球贸易格局、自贸规则和话语体系。
一是从全球多边博弈角度来看,欧日自贸区的落地会形成示范效应,加速形成全球多边贸易与自贸协定碎片化并存的局面。此次欧日EPA达成可以看做是对WTO多哈谈判长期受阻的回应,将对WTO的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二是从欧美日大三角的博弈角度来看,在欧日EPA和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都已成功签订的前提下,美国压力陡然增加,接下来的美欧、美日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更可谓迷雾重重。欧日自贸协定谈判多年迟缓,却在2018年终于尘埃落定,体现出在发达经济体中排名第二位的欧盟和第三位的日本不得不抱团取暖。
三是从中日在东亚的博弈角度来看,欧日EPA的生效会倒逼东亚小多边自贸协定的达成,中日之间的竞合关系也会进入新的阶段并逐步影响东亚政经格局。目前在东亚地区中日都在参与的自贸谈判有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和中日韩自贸协定,属于小多边合作范畴。对于东盟主导的RCEP来说,中日都以重要参与方的身份合力推进。
图1:欧日自贸区对全球贸易格局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在关税标准上,双方朝着全面零关税的实际目标更近了一步。欧日EPA规定欧盟将取消99%的对日商品关税,日本将取消94%的对欧盟商品关税,并在未来几年内逐步达到99%,在日本的优势领域,汽车的现行关税将在协议生效后第8年取消,彩电的关税在协议生效后第6年取消,和牛的关税则在生效后立即废除。欧洲的优势领域如牛肉、奶酪等,关税逐步取消,红酒关税则立即废除。
在开放领域及相关贸易规则中,EPA比传统的FTA(自由贸易协定,Free Trade Agreement)开放项目更多,覆盖范围更广,体现出欧日希望新一轮的贸易规则仍由成熟发达经济体主导的倾向。欧日自贸协定的全称为“欧日经济伙伴协定”(EU-Japan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包括23个章节,涵盖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国有企业及垄断、投资自由化和贸易便利化等方面,并涉及到新兴经济体难以达到同等开放水平的一些经济领域。以中国为例,发达国家普遍对中国的所谓“重商主义”有所诟病,不认可中国国企的市场化主体地位,欧日EPA在国有企业及垄断等方面达成一致,反映了欧日作为发达国家对以中国为主要代表的新兴国家的排他性,和美加墨自贸协定(USMCA)制定的“毒丸条款”如出一辙。
表:欧日EPA的章节内容
长期来讲,所有逐步达成的双边和小多边自贸协定都将会为新一轮的全球贸易与经济合作机制奠定基础,当前碎片化和蜂窝状的自贸区状态终将被全新的全球贸易体系所取代。有学者将区域经济一体化机制构建路径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俱乐部模式”,更多保护现有成员利益,对后续成员具有相对的排他性;另一类是“传导模式”,主要根据特定的区域或者议题范围建立,对后续成员的包容性更强一些。从此意义上讲,欧日EPA、美加墨自贸协定、CPTPP倾向于前者,标准比较高且有一定的排他性,而未来的RCEP和“一带一路”自贸协定等倾向于后者。
在目前的贸易体系重构阶段,从欧日自贸协定的达成可见,发达经济体试图再次主导贸易规则,只不过这次是在区域小多边层次的尝试罢了;而对新兴经济体来讲,现在面临的仅仅是准入机制或准予谈判与否的问题,未来可能就会是被发达经济体接纳与否的问题,在被动接受的贸易规则中,必然没有更好的选项可供选择。因此,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如果难以融入发达经济体组建的自贸圈层,那么该如何在未来的全球贸易规则竞争中争取主动权?
对中国而言,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的新一轮高标准自贸协定相当于FTA 2.0。目前,中国尚未与任何一个世界GDP排名前十的国家达成双边自贸协定。而今这些WTO贸易规则的制定者们正在逐步分化、重组,美加墨、欧日、欧加自贸区等是典型代表。一旦在全球层面形成多个将中国排除在外的类似欧日EPA的自贸协定,则中国所主要依赖的WTO很可能将会靠边站。
近年来,在与中国贸易密切相关的大国中,美国积极推进双边FTA谈判,试图通过双边的突破和小多边的规则重构,最终回归到全球贸易体系主导者的霸主地位;欧盟和日本都纷纷快速提升FTA覆盖率(即同FTA伙伴的贸易额/总贸易额),其中欧盟已经与韩国、日本、越南、新加坡等中国周边国家达成了双边自贸协议,日本则趁着美国的退出成为TPP谈判的主导者,并将其成功演化为CPTPP;当前欧日自贸协议的达成,以及日本接下来在RCEP和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中的态势,均已对中国构成较大的外部压力。双边/小多边自贸协定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贸易规则和关税标准的主导权,还包括由之引发的地缘政治和国际话语权的变更。
图2:主要经济体参与自贸协定谈判进展情况(截至2019年3月)
全球治理制度困境依旧,贸易秩序和规则面临重构,区域小多边机制探索带来各大经济体合纵连横,中国需要在这种态势下稳住阵脚、积极布局,加快实施多元化自贸区战略,促进现有自贸区升级,探索周边自贸区网络化,争取RCEP和中日韩自贸区年内达成,并推动“一带一路”自贸区和亚太自贸区早日落地。
一方面,在继续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坚定不移支持WTO改革的同时,高度关注在谈判中的美日、美欧自贸协定,以及全球小多边区域自贸协定的进展,并提前做好相关预案,避免由于局势突变而被迫陷入被动。另一方面,中国更需要加快实施多元化的自贸区战略,既要妥善处理中美之间贸易争端,加快中美双边FTA可行性研究,并推动中欧FTA谈判,又要积极探索“一带一路”自贸区的可能性,争取部分大国加入到中国倡导的经济合作框架内或者达成双边和小多边自贸协定。从英国加入亚投行、意大利接纳“一带一路”、日法两国同中国探索“一带一路”第三方项目合作等来看,G7传统上对同中国洽谈合作固有的傲慢与偏见终会让步于实际的利益。
目前中国已经签署的16个自贸协定涉及国家和地区共24个,但中国周边地区的仅有4个(新加坡、韩国、东盟、巴基斯坦)。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整体上带来一个比较适宜的环境。去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历史上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尽管绝对值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但意义重大;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正式全面生效;安倍访华后中日关系回暖;中韩自贸协定签署。中国要积极促成RCEP和中日韩自贸区谈判。RCEP如能达成,则将形成一个人口约30亿、GDP总和约21万亿美元、占世界贸易总量约30%的贸易集团,并可促成亚太自贸区(FTAAP,中国倡导)的早日实现。中日韩自贸区如可实现,则将涵盖15亿人口,GDP总量将占全球20%以上、占亚洲70%以上。中国还要适时考虑加入CPTPP的可能性,并在时机成熟之时积极探索周边自贸区网络化。
以欧日EPA为代表的新一轮高标准的自贸协定谈判正在展开,而根据双层博弈理论,谈判双方总是面临国内和国际两个谈判桌,国内的自贸区标准探索将对国际自贸谈判起到促进甚至是引领作用。我们要加快国内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国内自贸区作为中国制度创新的“试验田”角色,全面实施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外商投资法》,大幅放宽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速中国经济改革和国际规则并轨、国内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和国际小多边区域自贸协定谈判同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同频。
备注:美加墨新自贸协定(USMCA)第32章第10条被视作“毒丸条款”,该条款规定,任何一个成员国如果决定与非市场经济国家谈判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必须提前三个月通知其他成员,后者可以选择在六个月内退出协定,组建他们自己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