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老人和他的四部长篇小说

​本报记者 邓晓燕 摄影报道

“手头的这部书结起来,我就完成了四部书的写作。”这成了冯宏图最自豪的事。

今年70岁的冯宏图,是河间市诗经村镇西诗经村村民,因自小患小儿麻痹症,左手留下了残疾,右手也不灵活。

冯宏图是一个文字迷。自1997年与文字结缘,20多年来,他一直笔耕不辍,连吃饭睡觉都想着写东西。

村民说,冯宏图就是个“写痴”。

写在废纸上

由于残疾,冯宏图一生未婚,现在和老父亲生活在一起。

除了照顾年迈的父亲,冯宏图最愿意做的一件事就是写作。

冯宏图睡觉的屋子里,桌上桌下,床上地上,最显眼的就是一张张的“纸片”。

这些纸片,有的是学生用过的课本,有的是草稿纸。

只要灵感一来,不管是一个词还是一句话,冯宏图就会随手写在这些“废纸”上。

“时间长了,这些废纸上的句子就变成了我的书稿。”别人看不出哪一句连接哪一句,只有冯宏图自己才能把纸片上的句子连贯起来,也只有他自己才能读懂这些文字的内容。

坐下来时,冯宏图便将废纸上的文字整理出来,进行修改。就是靠废纸上的这些文字,冯宏图完成了几十万字的小说创作。

找故事

“自1997年我就开始写书了。”冯宏图写书纯属偶然。那年,他在一个电视节目中看到有人写书,便心动了,“我也能写书。”

他的这一想法,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

“你才上了四年小学,能写什么?”

“别瞎胡闹了,还是好好过日子,务实点吧。”

“一个残疾人,连笔都拿不稳,还写什么书?”

……

冯宏图的倔劲上来了,他非要拿出实力来让别人看看。

家里穷,没钱买笔,他就到学校的垃圾桶里捡铅笔头;没有纸张,他就向别人讨要旧书和草稿纸。

纸笔有了,静下心来写吧,可冯宏图的头脑里却一片空白:写什么,怎么写?

他忽然明白了,心中无事下笔难。离开家,他到村头巷尾与老人们聊天,听村里人讲一些传奇的民间故事和抗战故事。听着听着,他便有了思路。

村里人知道冯宏图写小说了,有的将废纸送给他,有的将铅笔给他拿来,还有的人将自己知道的故事讲给他听。

忘了饥寒

“只要一有想法我就写。”冯宏图就从废纸上的只言片语,开始了他写作的日子。

他在人们眼里,变成了一个“神经病”。不管白天黑夜,不管是吃着饭还是干着活,只要有灵感,他就拿起笔记下来。

一次,夜深人静,他入睡了,可不知为何,睡着睡着,猛然醒了,他有了写点什么的冲动。于是,他爬起来,趴在被窝里开始写……

冯宏图的枕边常常放着纸和笔,无论是睡觉还是干活,只要有了灵感,他就拿起纸笔写下来。

有一年的冬夜,冯宏图忘了准备笔和纸,睡梦中,他“得到”一段精彩剧情,一摸枕边,才发现没有纸笔。

他赶紧爬起来,顾不得穿好衣服,直接披了件外套,就坐在桌前写了起来。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脚都冻麻了,他低头一看,这才发现自己没穿鞋子。

冯宏图的左手残疾,右手也不像常人那样灵活,握笔写作时,只有拇指和食指能用上劲,这样写起来很吃力。往往是写着写着,手就麻了,他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一会儿。

尽管写作这样困难,但他一旦沉浸其中,就忘了所有不适。

有时候他都会忘记吃饭。一次,他投入地写作,忘了正热着饭。

直到一股焦糊味飘进屋子,他这才意识到炉子上还做着饭,他跑过去将炉火关掉,发现锅已烧干。他看了下时间,已是下午两点多了。

一筐墨水瓶

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在写作的过程中,冯宏图常常会遇上不会写的字。这个时候,他就用拼音先标注下来,等有空的时候,再查字典“填空”。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不知不觉,他用坏了三本字典。

冯宏图写作认真,修改仔细,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他都反复推敲好几遍。

一次吃饭的时候,他还在心里推敲句子,一走神,嘴里不知不觉说了出来。在一旁吃饭的老父亲以为儿子在跟他说话,问了好几句,冯宏图才回过神来。

全身心投入创作时,冯宏图一写就是四五个小时,有时甚至写十多个小时。

等他抬头想休息的时候,才发现手累麻了,腰累得直不起来了……

一万字,两万字……冯宏图就这样积累着他的文字。

五万字,十万字……一本书就这样完成了。

20多年过去了,他身边除了那一摞摞的书稿,就是积攒了一箩筐的空墨水瓶。

主角配角都是自己

冯宏图写的书,大都以民间故事为题材,讴歌民族精神,鼓励人们弃恶从善,净化人们的心灵。

他写的《御河情》,是一部战争题材的长篇小说,以一个经商的大家庭为主线,描述了战争年代,在父母的引导下,三个孩子一步步走上抗日道路的故事。

故事到了最后出现了拐点,家族中最小的一个孩子经受不住日本人的威逼利诱,投降叛变。父亲知道后,一怒之下掏出了手枪,把枪口对准了儿子……

“写着写着我就哭了。”冯宏图写作的时候,总是沉浸到故事中,把自己当成主人公。

故事写到父亲一怒掏枪,枪口对准儿子的那一刻,冯宏图完全把自己当成了这位父亲,他流泪了,甚至呜咽地发出声来。他边哭边写,稿纸上留下了点点泪痕……

冯宏图的写作理念,就是把自己当成书中的人。他说,只有这样,他才能把握主人公的思想,将主人公想说的话、想做的事,都顺利地写出来。

“写他,我就是他,他就是我。”冯宏图把自己变成了书中的“角色”。

写一部书,会涉及到很多人,冯宏图就在这些人物间穿梭、转换,他的思维就跳跃在这些人物间。

书中的人物哭,他哭;书中的人物无奈,他无奈;书中的人物活跃,他活跃;书中的人物兴奋,他兴奋;书中的人物苦闷,他也苦闷……

所以每次写作时,冯宏图的心情就会像过山车一样,随着书中人物命运的改变而忽悲忽喜。他说,他不像在写书,倒像自己在演绎一部戏,主角、配角都是他自己。

写到老

多少年过去了,冯宏图一直用笔书写,他说,电脑写作的感觉没有手写的感觉真切,也感受不到书中人物的心情和思想。

“在纸上写作,勾勾画画方便,删减句字、增添词语直观、真切,让我心里感到舒服。”冯宏图说。

写作24年来,冯宏图先后完成了15万字的《双佩记》、15万字的《珍珠泪》长篇小说。其中,描写清代后期一个农村家庭悲欢离合的《双佩记》被北京华龄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为了表彰他自强不息的事迹,弘扬他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2010年,他被评为河间自强模范。

冯宏图把荣誉当成鞭策,更加努力地创作。日前,他又完成了《寒楼梦》《御河情》两部长篇小说的写作。

“手跟书中剧情走,书中思想跟手走。我手写我心。活到老,写到老,只要活着就写下去。这就是我的人生追求。”冯宏图说。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