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孩子们的收获
有一个问题大概困扰了几代人,如果我们有孩子了:
是教他善良,还是教他现实?
摔倒的老人家,能不能扶?寻求帮助的孕妇,能不能帮?
不是没有前车之鉴,代价很惨痛。更何况在疫情防控的当下,尽管我们群策群力充满信心,但各种“现实”也层出不穷:
本该提供给医护工作者的防护物资,挪用给了不需要如此高防护的人;
因为担心影响自己的生活节奏,隐瞒出行史而致4000多人被隔离;
听闻辖区内出现疫情,立刻携家眷出逃到泰国又被劝返的科长......
以及,实名举报韩红违法违规进行慈善活动......
凡此种种,总让善良有担当的人难以置信,更难理解。但其实有关“人之初”的问题,由来已久。
对中国历史影响最深远的儒家内部,也有两种不同的声音:
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则认为:“人之初,性本恶”。
这个问题并无定论,但不管怎样,二位先贤都是期待良善之风广布天下,与我们每一个人都一样。其实无论最初性善还是性恶,人心向善,都是一种本能。
当然,善良有很多种:
有的人秉承“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不主动为恶,也算一种善良吧。
有的人心怀恻隐,总希望能帮助更多人,但有时会遭遇力所不逮。
有的人尝尽人生冷暖、世态炎凉实现了“凌云志”,会在能力范围内,竭尽所能的去帮助更多人。
譬如韩红。疫情蔓延之初,她一马当先。不是没有被世人伤害过,现在也依然被别有用心的人伤害着。一次采访中,她很坦然的说,自己有时候也不理解为什么,明明做了那么多好事啊!可是,这些不幸突然发生了,你没有办法置身事外。
中国现代思想家马一浮先生曾有“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之语,经历过人间沧桑,仍能对别人的悲欢保有一份理解和同情,这就是真正的善良。
善良的人,内心是强大的。
我们经常用“一帆风顺”来祝福别人,但现实中谁能真正一帆风顺?
曾被戏称为“国民老公”的王思聪,不也上了法院的“不诚信大名单”?
已经故去的褚时健老人,也曾在古稀之年锒铛入狱。
没有谁的人生,真正容易;也没有一个人,能逃得开现实中的负能量。当我们走向社会,见识到了人性中的黑暗,除了发出“很傻很天真”的感叹,接下来何去何从?
哲学课上都学过一个词:不破不立。
2017年上映的电视剧《楚乔传》,剧中的元淳公主最初单纯可爱,深受父母宠爱;但接连遭受心上人背叛、燕北军侮辱、父皇不择手段等一系列打击后,彻底黑化。
社会的负能量,恰是我们成长的契机。所有打不垮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
如同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即便生活在污泥之中,也并没有同流合污。人生的选择,当是如此。无论现实如何,内心的是非观,不能变。
当然,善良并不是一味地去做老好人。老好人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好说话,逆来顺受;但如此一来,有时难免与自己的原则底线背道而驰。这样的善良,未必能够持久。前不久上海传染病权威张文宏教授就曾说出,“党员干部全部上一线!我带头!不能欺负老实人”。随后,他在职权范围内充分执行了这一点。没有强硬的作风,恐怕很难。这大概就是先贤所说的:
没有霹雳手段,怎显菩萨心肠。
回到我们最初的那个问题,到底应该教孩子什么?
别担心孩子受伤!每个人都能通过学习获得成长。不必恐慌,请教孩子善良。生活,终会令他懂得:如何在现实中,保持善良。
春日融融,世事沧桑。善良,让这个世界充满阳光;让你我宁静从容,安然无恙。善良的力量岂止于此?幸福,已经奔跑在来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