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细语】孙道临 朗诵《哈姆雷特》经典片段 “生存还是毁灭”

《 二泉映月听松涛 》人文综艺掌上微刊

孙道临(1921年12月18日—2007年12月28日),原名孙以亮,出生于北京市,原籍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中国内陆演员、导演,毕业于燕京大学哲学系。

1948年,参演个人首部电影《大团圆》。1949年,凭借主演的剧情电影《乌鸦与麻雀》获得中国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个人一等奖。1954年,主演战争电影《渡江侦察记》。1959年,由其出演的剧情电影《万紫千红总是春》上映。1963年,在剧情电影《早春二月》中饰演肖涧秋 。1979年,主演人物传记电影《李四光》。1984年,自编自导自演剧情电影《雷雨》。1986年,自导自演剧情电影《非常大总统》。1988年,担任央视春晚主持人 。1995年,获得电影世纪奖最佳男演员奖。2000年,与姚寿康联合执导的传记电影《詹天佑》获得第7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2005年,获得中国电影百年百位优秀演员奖 。

2007年12月28日,孙道临因突发心脏病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享年86岁。

孙道临所饰演的所有的银幕形象,都散发出明显而独特的知识分子气息。他塑造过一系列解放军指挥员和地下工作者的银幕英雄,却区别于同时代其他演员饰演的工农英雄和战士的银幕形象,带有知识分子在革命烽火中锤炼成钢的人民英雄特点。孙道临的一生,是有思想的电影人的一生,也是一位知识分子的一生。他运用自己的身体和演技,塑造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银幕形象系列,成为“五四”文化和当代知识分子的形象标志,这是他不可替代的文化贡献。同时,他又以广泛而丰富的文化活动展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和现实参与性,展示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操守和责任。孙道临作为一个以电影艺术为表达方式的文化人,用行动体现了使命和责任  (《当代电影》评)。

我 和 朗 诵

作者 孙道临

孙道临:朗诵沟通千万人心灵

“十七岁的时候,每个人都是诗人。”

不记得是在哪一本书中,读到过这样的话,从广义上来说,这句话恐怕不无道理。因为在步入成年之前,人们胸中时时涌起的情感,往往是如此纯真而强烈。……

青年的时候我也爱诗,甚至写过并发表过一些不成样的小诗。然而,那时我都认为诗只宜于写在纸上,盘旋在心里,诗是不宜于大声朗诵的,所谓“一说便俗”。

但解放后,我竟开始在公众面前朗诵了。有人讥笑朗诵是“大声说话”,我也不以为忤。我朗诵的第一首诗,便是《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记得在上海文化广场面对上万观众朗诵这首诗时,观众的情绪使我深深激动了。

我感到:诗,不再只是环流于心底的孤独的潜流,她插上了声音的翅膀,飞向听众,引起交叉共鸣和回响。她沟通千万人的心灵,共同溶入一个时代的感情巨流之中。比起演戏来,朗诵需要和观众更直接的交流和相互感应,因而具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煽动力。

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向红军朗诵塔的长诗《列宁》,在朗诵到“列宁在我们心中”时,一个红军站起来大声说:“枪,在我们手中,马雅可夫斯基同志!”这大概可以说明朗诵的力量吧。

愤怒出诗人。在一些重大的历史转折点,诗的朗诵更成为号角的吹奏,激荡起亿万人民的心潮,推动人们去创造美好未来。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朗诵也已成了陶冶性情、增强美的修养的高尚的活动。四年前我曾在广州主持了一次朗诵会。在那次会上,广州及来自北京和上海的许多演员朗诵了诗歌、散文、寓言、名剧片段等等形式的文学作品。我曾担心,平时不大讲普通话的广州人不会对此发生兴趣,然而,完全意外,三天的入场券在三小时内销售一空,演出的剧场效果竟是如此热烈,人们称道这样的朗诵会为一次“高雅的艺术享受”。

将近四十年来,我曾不断在各种场合进行朗诵。同时由于电台、电视台以及唱片公司的热情邀约,也录制了不少朗诵节目。但说来惭愧,她始终是我的一项“业余”活动。在这方面,我进行的研究和思索太少了。当我接到一些热情听众的来信,希望我能介绍一些朗诵的理论和经验的时候,我竟感到思绪非常纷乱,不知说什么才好。我知道,在影视界,语言界,有不少同志在朗诵方面下了不少苦功,他们切切实实地总结经验,深入钻研,并写出了有价值的论文。我敬佩他们这种精神!在朗诵这个艺术领域中,他们是真正的耕耘者,要是朗诵艺术得到发展,成为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鲜艳的花,是非常需要这样锲而不舍地努力的。

……

陆游说:“如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和许多其他姊妹艺术一样,朗诵技巧的提高也要求人们具备广博的知识和修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