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下)

          ——《中国诗词大会》嘉宾评点赏析


   导读:《中国诗词大会》的题目和嘉宾点评都是节目倍受好评的关键所在。在诗词题目的甄选上,大会题目创作团队注重“普及性和专业性并重”,邀请诗词领域的专家学者历时近一年组建诗词题库,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聚焦忠孝、仁义、爱国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而康震、蒙曼、郦波、王立群等嘉宾的点评更是帮助广大观众真情接触到诗词的真意所在,有时甚至独辟蹊径却解读诗词,令人拍案叫绝。现择其一二,供有兴趣的朋友交流和欣赏。

 

      曹操慨叹“宝宝心里苦”——《短歌行》三国魏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䜩,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的《短歌行》算得上是千古名篇之一,不过很多人对这首诗的理解却不一定对。大家看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一句,兴许都以为这首诗与喝酒有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首《短歌行》的主题词还真不是喝酒,而是一个字“苦”!王立群老师更是借用时下最热门的网络用语“宝宝心里苦”来形容当时曹操的心境。

   说曹操“心里苦”又苦在哪里呢?

   第一个“苦”是去日苦多,也就是人生苦短,来日无多。所以才写下“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也就是用杜康酒来解他心中之苦。

   第二个“苦”是求才不得的“苦”。“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引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成句。原诗后两句是“纵我不往,子宁不嗣”,意思是虽然我不能去找你,你为什么不能主动给我音信?曹操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去找那些贤才,所以他使用这种含蓄的话来提醒他们,希望贤才主动来归。“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引自《诗经.小雅.鹿鸣》,《鹿鸣》是一首描写贵族盛宴热情款待尊贵客人的诗歌,曹操引用这几句话,也是表示自己对贤才的热情渴望。

          中国古代两大爱情宣言——汉乐府《上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荡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上邪》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乐府民歌。这是一首情歌,是女主人公忠贞爱情的自誓之词。此诗自“山无陵”一句以下连用五件不可能的事情来表明自己生死不渝的爱情,充满了磐石般坚定的信念和火焰般炽热的激情。全诗准确地表达了热恋中人特有的绝对化心理,新颖泼辣,深情奇想,气势豪放,感人肺腑,被誉为“短章中神品”。

   全诗写情不加点缀铺排。“上邪”三句,笔势突兀,气势不凡,指天发誓,直吐真言,既见情之炽烈,又透出压抑已久的郁愤。“长命无绝衰”五字,铿锵有力,于坚定之中充满忠贞之意。一个“欲”字,把不堪礼教束缚,追求幸福生活的反抗女性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此三句虽未进行形象刻画,但一个情真志坚,忠贞刚烈的女子形象已清晰地站在读者面前。


   这古今中外无与伦比的表达爱情的方式,可以说是绝唱之作。诗中女主人公以誓言的形式剖白内心,以不可能实现的自然现象反证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确实具有一种强烈的主观色彩。诗短情长,撼人心魄。


   从艺术上看,《上邪》的抒情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其间的爱情欲火犹如岩浆喷发不可遏制,气势雄放,激情逼人。读《上邪》,仿佛可以透过明快的诗句,倾听到女子急促的呼吸之声。《上邪》是一首用热血乃至生命铸就的爱情篇章,其语言句式短长错杂,随情而布。音节短促缓急,字句跌宕起伏。

大家还记得《还珠格格》中尔康对紫薇《山无棱,天地合》的爱情誓言吗?康震老师在在“诗词大会”现场“怒斥”:“这明明是汉代一对恋人之间的甜蜜誓言,尔康,你如今还敢说这是你写给紫薇的诗吗?”而王立群老师则理性点评:“琼瑶当年大概是记错了,把'山无陵’写成了'山无棱’。”

《上邪》是汉乐府民歌中流传最广、最被人们熟知的作品之一,也是非常原生态的一首,因为《上邪》的意思就是“我的天呀”,可见多么口语化。而王立群老师表示,“上邪”可以算是中国古代第一爱情誓言,因为里面写只有同时发生以下五种情况,才敢和所爱的人分手——山被推平、江水干枯、冬天打雷、夏天下雪、天地合一。

对于“第一爱情宣言”这个名头,蒙曼老师表示“不服”。她以唐朝一首敦煌民间的《菩萨蛮》作比:“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这首《菩萨蛮》可不止五个愿望,这段感情若要停止,只能是青山烂、水上浮秤锤、黄河彻底枯、大白天看见星辰、半夜三更看见太阳。现在看,这位姑娘不知有极昼极夜的存在,否则最后一项不可能这么写。

字里行间尽显舔犊之情——《宗武生日》唐.杜甫


                       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
                       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
                       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
                       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
                       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倾。


   《宗武生日》 这是杜甫为勉励他幼子宗武写的一首诗。诗人要儿子发扬和继承写诗的家风,告诫其子要趁青春年少及早努力,熟精《文选》,继承父志,不要像古代的老莱子,七十岁还在父母面前嬉戏,以娱乐父母。最后说自己以衰病之躯,还为儿子的生日开筵祝贺一番。诗中殷切勉励儿子远绍家学,体现了杜甫的教育思想,足见父子之情深厚。

杜甫是个很爱孩子很爱家的人,他在诗中频频提到自己的孩子们,语气亲切极了。比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他说孩子调皮,“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淘气的儿子把辈子踹裂了;又比如在《北征》一诗中,他写道:“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这是说女儿学着大人画眉毛,却不知道把眉毛画得多宽。他善于捕捉到孩子们童真童趣的一面,字里行间透着满满的慈爱,而他对孩子也是满怀期待的,就比如这首《宗武生日》所寄托的一样。

宗武是杜甫的幼子,也是杜甫最抱有希望的孩子。传说宗武从小就是个神童,杜甫在《遣兴》中说,“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杜甫很得意,他说我这个小儿子刚刚说话时,便知道问客人姓什么叫什么,还能吟诵我的诗。此外,杜甫还多次提到并成长宗武,在《忆幼子》一诗中说:“骥子春犹隔,莺歌暖正繁。别离惊节换,聪慧与谁论。”

这首《宗武生日》字里行间透着对幼子的自豪,不过其中最著名的是那句“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杜甫的远祖杜恕、杜预是汉、晋时代的名臣名儒,祖父杜审言更是初唐著名诗人,诗人自己更是以诗著称于世,故勉励宗武:诗是咱们家祖辈相传的事业,需要继承和发扬,不仅是一般的世间亲情而已。

最后两句说自己以衰病之躯,还在为小儿子的生日开宴祝贺一番,父子情深,跃然纸上,字里行间也透出些许悲凉。适逢乱世,国破家散,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但即使分隔两地,拖着病体也要为儿子摆生日宴席,写诗勉励宗武,此情可取。

嫦娥还有曾用名——《嫦娥》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常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此诗咏叹常娥(即嫦娥)在月中的孤寂情景,抒发诗人自伤之情。前两句分别描写室内、室外的环境,渲染空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主人公怀思的情绪;后两句是主人公在一宵痛苦的思忆之后产生的感想,表达了一种孤寂感。全诗情调感伤,意蕴丰富,奇思妙想,真实动人。

   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兹且当作歌咏幽居寂处,终夜不眠的女子。以此而论,着实写得贴情贴理。语言含蕴,情调感伤。

 
   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悔偷灵药”式的情绪,却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意蕴。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尘俗,追求高洁的境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忍受孤孑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蕴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孤栖无伴的嫦娥,寂处道观的女冠,清高而孤独的诗人,尽管仙凡悬隔,同在人间者又境遇差殊,但在高洁而寂寞这一点上却灵犀暗通。诗人把握住了这一点,塑造了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概括的技巧,是李商隐的特长。

这首诗从字面上看,虽然是一首以嫦娥为主人公的诗,尤其是后两句,堪称耳熟能详的的名句。别看人们能说出来,但要是不注意,还真是容易写错。

不知您发现没有,诗中用的是“常娥”,而不是我们常写的“嫦娥”二字。是李商隐写错了吗?还真不是。王立群老师就解释说,嫦娥最初叫恒娥,到了汉朝,为避汉文帝刘恒的名讳,把“恒”字改成了“常”。“常”是本字,而现在看到的女字旁的“嫦”是后起字,因为嫦娥有神话的成分,又是个女性,所以后人才给“常”字加了个女字旁。

有资料显示,唐代人徐凝在《八月十五夜》一诗中也写到:“皎皎秋空八月圆,常娥端正桂枝香。”而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也在《定林示道原》一诗中写道:“常娥攀桂枝,顾景久徘徊。”

《金缕衣》或非杜秋娘所作——《金缕衣》唐.杜秋娘

版本一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须惜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版本二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金缕衣》是一首富有哲理性、涵义深永的小诗,它叫人们不要重视荣华富贵,而要爱惜少年时光,可以说它劝喻人们要及时摘取爱情的果实,也可以说是启示人们要及时建立功业,正因为它没有说得十分具体,反而更觉内涵丰富。

   这是中唐时的一首流行歌词。据说元和时镇海节度使李锜酷爱此词,常命侍妾杜秋娘在酒宴上演唱(见杜牧《杜秋娘诗》及自注)。歌词的作者已不可考。有的唐诗选本径题为杜秋娘作或李锜作,是不确切的。


   有一种歌词,简单到一句两话,经高明作曲家配上优美的旋律,反复重唱,尚可获得动人的风韵;而《金缕衣》,起诗意单纯而不单调,有往复,有变化,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作为独立的诗篇一摇曳多姿,更何况它在唐代是配乐演唱,因此而被广泛流唱了。

   此诗另一显著特色在于修辞上的别致新颖。一般情况下,旧诗中比兴手法往往合一,用在诗的发端;而绝句往往先景语后情语。此诗一反惯例,它赋中有兴,先赋后比,先情语后景语,殊属别致。“劝君莫惜金缕衣”一句是赋,而以物起情,又有兴的作用。诗的下联是比喻,也是对上句“须惜少年时”诗意的继续生发。不用“人生几何”式直截的感慨,用花来比少年好时光,用折花来比莫负大好青春,既形象又优美,创造出一个意象世界。


   这就是艺术的表现,形象思维。错过青春便会导致无穷悔恨,这种意思,此诗本来可以用但却没有用“老大徒伤悲”一类成语来表达,而紧紧朝着折花的比喻向前走,继而造出“无花空折枝”这样闻所未闻的奇语。没有沾一个悔字恨字,而“空折枝”三字却耐人寻味,富有艺术感染力。

《金缕衣》一诗含义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它每一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可每句有都有微妙的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又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反复咏叹强调爱惜时光,莫要错过青春年华。从字面上看,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歌唱,是热情奔放的坦诚流露。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爱惜时光”的主旨。

有人认为此诗也可能是李锜作的,不过更多的人认为这首诗是杜秋娘所写的。其实这两种说法也许都是不对的。郦波老师说,杜秋娘本名杜仲阳,她是镇海节度使李锜的宠妾。后来,李锜起兵造反失败,杜秋娘被纳入宫中,还受到了唐宪宗宠幸。唐穆宗即位后,任命她为皇子李凑的傅母(傅母,古时负责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妇人,或指一般的保姆。)。后来李凑被废去漳王之位,杜秋娘被赐归故乡。

郦波老师表示,《金缕衣》是中唐时的一首流行歌词,李凑酷爱此词,常命杜秋娘在酒宴上演唱。只不过这首歌词的作者已不可考。当年大诗人杜牧经过金陵时,看见杜秋娘又穷又老的境况,作了《杜秋娘诗井序》,其中不仅简述了杜秋娘的身世故事,还附了一段注:“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李锜常唱此词。”并没有说这首七绝是谁所作,但后世多归入杜秋娘的作品,包括《唐诗三百首》。(主要信息源自中国电视报《新闻聚焦》记者李冰)


(0)

相关推荐

  • 他也曾是个莽撞少年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 七岁能咏诗 九岁苦练字 妥妥的神童一枚 十四五岁 已经震动四野 远近闻名 有自序诗为证 "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 斯文 ...

  • 诗词赏析之《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这是一首乐府诗.作者不详.有人认为作者是杜秋娘.杜秋娘是唐代女诗人,金陵(今南京)人.十五岁时成为镇海节度使李錡(741-807)的 ...

  •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王蓉婷 --漫谈古诗的"学习" 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文人墨客.民间诗家充分发挥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创作才能,于是,诞生了灿若繁星的奇丽诗篇.因此 ...

  •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全诗赏析

    文:古诗文网2021.3.20.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出自魏晋陶渊明的<移居二首>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 ...

  •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上)

                         --<中国诗词大会>嘉宾评点赏析     导读:<中国诗词大会>的题目和嘉宾点评都是节目倍受好评的关键所在.在诗词题目的甄选上,大会题 ...

  • 大家能翻译并鉴赏一下刘辰翁的词《虞美人·情知是梦无凭了》吗?太美了,奇文共欣赏?

    问题:大家能翻译并鉴赏一下刘辰翁的词<虞美人·情知是梦无凭了>吗?太美了,奇文共欣赏? 前言 刘辰翁字会孟,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和文天祥.邓剡是同乡和同学.刘辰翁生于绍定五年(1232) ...

  • 奇文共欣赏:潮汕俗歌

    出门来拍工,吕到裤破康,衫破无人补,只因还无亩,无亩生活过艰苦,三顿咸菜甲菜脯,个人丧过竹壳脯,腰裤一穿力破肚,照生做呢娶有亩.叔恶死! 岁月无声,转眼成老爹,出门踏破脚车,落雨骑破雨遮,遇着资娘仔看 ...

  • 奇文共欣赏,妙语连珠《送穷文》

    以"文起八代之衰"称誉韩愈恰如其分,韩愈诗名不彰,文章冠绝天下.察古论今,金声玉振鞭辟入里:即事明理,抽丝剥茧妙语连珠.读韩愈文章,犹如徜徉缤纷世界,行不止兴不尽,驻足沉吟兴味悠长 ...

  • 奇文共欣赏

    封面题词:林赤莹 "初中的作文不同于小学作文,不会动不动就被扣上'背题'的帽子,只要字数够,作文就不会太低分,语文要及格就不难!记住,即使废话也要连篇,一定要想方设法凑足600字." ...

  • 奇文共欣赏——且看古名士的傲气、骨气与才气

    古典名著<战国策>里有一篇让人读了感到震撼的文章<颜斶说齐王>,令人拍案惊奇. 颜斶(音"触"),战国时期齐国人,是当时一个著名的"士人&quo ...

  • 奇文共欣赏 十篇奇文 醒世养心 莫生气 知足常乐

    十篇奇文,醒世养心:是非不入东风耳,花落花开只读书 1.莫生气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 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 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 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